李白的现实遭遇,与诗词中的豪放是天壤之别

发布时间:2024-11-08 16:10

品读诗词,如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深沉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古典文学阅读#

说起李白,不只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说他在诗的造诣上冠绝古今也不为过。很多人对李白的印象是这样的:

白衣飘飘,豪情万丈

身背佩剑,四处云游

举杯邀月,语出惊人

名动天下,众人仰望

也难怪,李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因此将他的形象浪漫化、戏剧化,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接下来我用三张图来让大家了解李白。

第一张图:李白所处的年代

李白生活的年代正值唐朝最兴盛的时期,他出生在武则天后期,青壮年时期正好赶上开元盛世,死于“安史之乱”结束那年。

武则天做女皇做了15年,但自从655年被立为皇后起,很早就开始参与朝政,之后李治头痛病加重,她对朝政的控制越来越强。李治死后,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称制,时间长达7年。因此,武则天走上权力巅峰的时间,前后算下来将近有50年。

在这漫长的当政岁月里,武则天给天下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比如完善了人才选拔制度,让庶民也有机会步入仕途,任用贤能的风气使天下长治久安;对外则收复了安西四镇,使后突厥臣服。但她也留下了不少“劣迹”,重用酷吏大肆搞政治迫害,开创了后宫、外戚干政夺权的恶劣影响。

中宗李显和睿总李旦尽管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长年受打压和迫害,在其淫威下谨小慎微、缺乏主见,基本上是“打酱油”的皇帝。尤其是李显,虽然庙号为“中宗”,也就是中兴国家的意思,但只不过捡了“神龙政变”的便宜,而并非他个人有什么作为。李显极其昏庸,任由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胡作非为,结果还被她们害死了。李旦在“唐隆政变”后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扶上帝位,他尽管也无能,但功劳在于将三子李隆基立为太子,并早早禅位。

玄宗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皇帝生涯可以分成截然相反的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励精图治、勤政为民,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代——开元盛世。后一个阶段则沉溺于享乐、重用奸臣宦官、处死三个儿子,其昏庸无能引发了“安史之乱”,将自己一手造就的盛唐打回到“解放前”,从此一路衰落。

肃宗尽管平定了“安史之乱”,却重用皇后和宦官(唐朝皇帝的老毛病),结果朝廷始终混乱。他恨透了玄宗,对其严加看管,最终两人死在了同一年,这也许就是命。

第二张图:李白的短暂仕途

李白有大才,又生活在盛世,却并没能飞黄腾达。很多人以为他视功名如粪土,不屑于做官,还在他的诗句中找到很多“证据”,这其实是天大的误解。

李白的出身不好,不仅没沾上家庭的光,反而被严重拖累。他的祖上因犯法被流放碎叶城,到了他父亲这辈也没多少好转,他父亲是剑客,四处行侠仗义,杀人后躲避仇家,躲藏到了蜀地的江油,做起了生意,既掩饰身份,为了养家糊口。

根据唐朝律法,“

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不预

”,什么意思呢?犯人和经商者的子女,都禁止参加科举考试。李白倒好,这两样都沾上了,要想走仕途的话,只能靠别人举荐。再来看他具体生活的年代,701-762年,武则天的武周是690-705年,唐玄宗在位时间是712-756年,其中开元盛世是712-741年。可以看到,李白的青壮年时期正好处于唐朝的鼎盛时期。

按理说,身处这样的盛世,政通人和,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会没有从政的机会。更何况李白在世时就已经名满天下,甚至还被唐玄宗召见过,不像杜甫在死后才渐渐出名。

别看李白在诗词中表现得很脱俗,现实中的他一直寻求出头的机会,除了四处游历、吟诗作赋、结交朋友,还想方设法向各路贵人自荐。只可惜李白始终怀才不遇,直到天宝元年(742年),才在玉真公主(李隆基的妹妹)和贺知章的举荐下,得到了皇帝的召见,进入翰林院,做了御用文人。但他很快就厌倦了这份工作,而且他生性桀骜不驯、自命不凡,又得罪了不少人,在长安只待了三年就离开了。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在庐山隐居的李白尽管年事已高,却仍然按捺不住从政的冲动,投靠了永王李璘。他认为大唐已乱,很像西晋末期的永嘉之乱,引发了“衣冠南渡”,由此进入了偏安一隅的东晋及南朝时代。他自比谢安,拥护永王割据江南,结果很快兵败入狱。被宰相崔涣、御史中丞宋若思救出后进入其幕府,最终还是被流放夜郎。走到白帝城时接到被赦免的消息,便乘船去往江陵(写下了《早发白帝城》)。

李白稍微像样点的为官经历,基本就这两次,都很短暂。名满天下的他,写了无数的自荐信,只不过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第三张图:管理者应借鉴李白的教训

既然讲的是李白的仕途经历,那就要按照当官的要求,而不只是专业诗人的要求。放在企业管理场景中,就是要按照管理者的要求,而不是专业人才的要求。

按照管理者的要求,李白显然是不胜任的。

首先看做人。

按理说以李白的大名,应该会遇到很多“贵人”。但他恃才傲物,并没有很厉害的人脉。就拿他跟随永王造反来说,他的好友高适当时官拜淮南节度使,负责讨伐永王,在整个案件审理中却没有帮他,而且是在李白写了很多封求救信的情况下。崔涣和宋若思出面相助,也没有完全搞定此事,最后还是被流放。

李白一直希望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却不屑于做基础工作。在他做翰林期间,不好好工作,酗酒、不听召、得罪高力士,怎么看都不像个优秀员工。如果你的才华让人惊艳,那么就会获得机会,当然对你的期望也会很高,但如果接下来你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你觉得之前赏识你的人会怎么想?

再看做官。

李白对自己定位不清,不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优势,偏要往政客堆里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便以为天下从此大乱,国家会走向分裂,但其他人觉得大唐不会这么快就衰落,这时候造反肯定讨不了便宜,可惜他就是不信。明明没有战略眼光,偏要在这方面逞能。

他对于仕途没有长远规划,到处投递自荐信,总想着遇到大贵人,就能一步登天了。没有想过从基层做起,先积累官场经验、资历、人脉,多多学习官场技能,步步为营。就算机会来了,也肯定抓不住,所以他在长安只待了三年,这是必然。

最后总结一下:管理者需要综合能力,只靠某一方面的专业能力,是不可能成为合格的管理者的。跟李白同时期的很多朝廷大员也都是文学大家,但他们并没有局限在文学领域,而是在仕途上勤勉耕耘,因而人生更为成功。

李白如此大才都免不了人生失意,更何况才华一般的普通人呢?需要引以为鉴。

(作者简介:做了近20年管理咨询,目前除了咨询业务,还经营贸易业务,兼顾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民企尤其颇有心得。关注我可以深入探讨管理的方法论和实践案例。)

责任编辑:

网址:李白的现实遭遇,与诗词中的豪放是天壤之别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03429

相关内容

李白的现实遭遇,与诗词中的豪放是天壤之别
辛弃疾词全集:豪放中的柔情与深沉
陶渊明最豪放的一首诗,6句就有4句千古流传,迷茫人看清人生真谛
李白:诗仙的传奇一生
家有儿女 真的是紧密贴合现实,剧中夏雪遭遇男生欺负…
品茶吟诗感受太白遗风,李白诗词吟诵会在南山区举办
通义推出数字人李白,化身“语文老师”进学校教诗词
唐朝诗人李白,最厉害的不是写诗,他的剑法几乎无人能敌
辛弃疾《水龙吟》:宋代词坛的豪放巨擘
《蜀道难作者李白的人生轨迹与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