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试浅析“薛小妹新编怀古诗”(其一)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
原标题:红楼梦:试浅析“薛小妹新编怀古诗”(其一)
1、 一个王朝兴亡的“诗史”
薛小妹新编十首怀古诗谜,“内隐十物,(众人)皆说这自然新巧”。谜中的“十物”与上回宝黛钗所制的灯谜一样,“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的”。
这些灯谜都是在李纨、李纹、李绮的谜语之后所作,宝钗道:“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 大家雅俗共赏才好。”众人也表示赞同。三李的谜语和随后湘云所作的关于耍猴的谜语,大家虽然偶遇波折,但最终都给出了正确答案,而第二十二回中所有的灯谜,连贾政等都能一猜即中,反倒是为贾母量身定做的“浅近的、雅俗共赏”的灯谜却难倒众人,这也引发历代无数人前仆后继挑战的欲望,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用“贾雨村言”敷演的“甄士隐”之文本中,作者“笔笔不空”(脂批),不大可能耗费如此多的笔墨,通过梦中人薛宝琴之手创作这么多谜语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高超的写诗技巧和非凡的制谜能力,同时,让读者去猜谜,因读者无解而偷着乐。
而且,宝钗、宝玉、黛玉、湘云等都是何等聪明之人,宝琴又是制谜人,文本也没有给出谜底,这是作者在暗示读者,不必在这些灯谜的谜底上枉费心思,作者的原意并不是要让读者去猜谜,这些灯谜,在通常意义的谜底之外,另有真正的有意义的"谜底”,是“谜外之谜”。
在用“贾雨村言”敷演的“甄士隐”之文本中,这些“谜外之谜”的“谜底”其实就是作者不能言说的“甄士隐”。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这些怀古诗,就必须要理解文本中的“甄士隐”所指为何。
文本中有“虎兕相逢大梦归”(第五回元春判词)、“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第八回“金玉初聚”)和“双悬日月照乾坤”(第四十回史湘云之酒令)等句,而且,“深知拟书底里”的脂砚斋,在“诗意骇警、诗句警拔、为绝调”的题《红楼梦》一律中也指出:“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因此,所谓“大旨谈情”的文本中暗藏着惨烈的政治厮杀。
其实,“写假则知真”(脂批)的贾家既艺术再现曹家,又暗喻皇家[注1],特别是拥有秦可卿(隐指谥号“密”的胤礽、康熙帝二皇子)和贾敬(隐指雍正)的宁国府直接就是简史版的皇家,因此,贾家的“鹡鸰之悲、棠棣之威”(脂批)也涉及到皇子之间权力之争,而这种权力争斗在用“贾雨村言”敷演的“甄士隐”文本中还具有正统与非正统之别,这就是文本中所暗藏的惨烈的政治厮杀的真相。
文本以秦可卿为正统,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脂批);以贾敬为非正统,是此书“大讽刺处”的“箕裘颓堕皆从敬”。胤礽在所有皇子中排序第二,文本也以“二”为正统,二老爷贾政夫妇、宝二爷贾宝玉、黛玉、琏二奶奶凤姐和大观园中诸芳的大多数是正统一方;大老爷贾赦和其妻邢夫人、贾环(谐音“假皇”)、赵姨娘、贾兰等等则是非正统一方。
宝玉等一干风流冤孽下凡之时已是正统式微、非正统甚嚣尘上的末世,此时胤礽已死,太虚幻境因此而有,而雍正也已经登基,因此,文本是末世哀歌。但是,文本以梦幻形式呈现,采用的是“又不知历几何时”(脂批)的“梦时间”,打破了普通物理时间的界限,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完全融合在一起[注2],又是全时段、全景式艺术再现一个王朝盛衰兴亡的史诗,寓言了包含“三春”和“三秋”的“九十春光”(第一回脂批)[注3]。
作为通部书的中心舞台,大观园“系玉兄与十二钗之太虚幻境”(第十六回脂批),具有正统象征的意涵[注4]。大观园正文看似极齐整地以时间为序描述了三年时光,但大观园的三年时光其实也是“梦时间”,同样也寓言比托于秦可卿的“三春”和“三秋”的“九十春光”[注5]。
文本“笔笔不空”,因此,薛小妹怀古并不是作者发思古幽情之作,而是作者借古伤今、悼今、讽今的“贾雨村言”,“甄士隐”了一个王朝(即清朝)在正统与非正统恶斗之下九十年兴亡的“诗史”以及在此背景下的作者家族的盛衰史。
注1、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11-13《贾家一一既是曹家,又是皇家》
注2、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18一28《红楼时间》
注3、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1《林黛玉一一末世哀歌,“九十春光”寓言》
注4、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15《大观园一一正统之象征》
注5、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2《比托于“秦”的大观园之“九十春光”》
“诗无达诂”,在“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戚寥生序)的文本中,“妙在全是指东击西、打草惊蛇之笔,若看其写一人即作此一人看,先生便呆了”(第三回脂批),诗词因而往往具有多义性,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某个人。
薛小妹怀古诗,试浅析如下:
赤壁怀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曾经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胤礽终将继承大清江山,但随着胤礽与康熙之间的嫌隙加深,更多的皇子看到了机会,加入皇储之位的争夺战,此一事件即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九子夺嫡”事件关乎江山社禝,而且,其影响超越了康熙朝,直到雍乾两朝依然余波未了,最终,发生于乾隆4年的“弘皙逆案”似乎终结了这一残酷而又漫长的过程,但清朝也就此进入了末世[注1]。
呈现在用“贾雨村言”敷演的“甄士隐”之文本中,正统一方看起来也是优势明显,“聪明灵慧,略可望成”(第五回宁荣二公语)的宝玉继承荣国府也只是时间问题。但兄弟、妯娌、婆媳之间的明争暗斗一直不断,最终是贾环小人得志[注2],非正统一方大获全胜。贾环掌控荣国府之际,也就是元妃判词中的“虎兕相逢大梦归”上演之时,已元气大伤的贾家更加急速地奔向“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这一切以一个“假托之家”的盛衰兴亡呈现,似乎云淡风轻,与战争无关,但其中“甄士隐”了一个“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一回脂批)、让人无所适从的时代,多少家庭、多少生命因此被卷入时代的漩涡中,消失在浩渺的历史烟波中,其残酷性一点也不亚于战争。
赤壁大战,同样攸关天下大局,曹军与孙刘联军生死对决,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以赤壁大战暗喻这一惨烈的“九十春光”,妥当之极。赤壁大战,曹军号称拥有八十万大军,看似胜券在握,但是,战局的走向和最终结果却与双方本来的实力对比大相径庭,孙刘联军利用东风之利,火攻曹军,曹军大败,多少无辜的生命永远消逝在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徒留名姓载空舟”、“无限英魂在内游”,与之对应的是,第八回金玉初聚,宝钗赏鉴过“通灵宝玉”,后人对此以诗嘲讽:“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从更深远的历史角度看,历史像永不停歇奔流的江河,即使是决定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也只不过是这条江河里转瞬即逝的浪花而已。“赤壁沉埋水不流”,赤壁之战终将成为凝固的历史,沉埋于历史之江底,而曹、孙、刘,也都是是非成败转头空,最终三国总归司马懿,空留下他们的传说。
贾家由于自身内部的恶斗,最终一败涂地,“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仅是作者家族繁华落尽,也是拥有秦可卿(胤礽)和贾敬(雍正)的宁国府即清朝皇家剧终落幕、王朝终结。曾经喧嚣无比的王朝,如同“空舟”,一切只如过眼云烟,所有的强争苦夺都失去了意义,而那些参与其中的帝王将相和皇亲国戚,同样也只是“徒留名姓”。
因此,这首诗可以说就是寓言的“九十春光”的一个总括,风云激荡的“九十春光”(脂批)除了演绎同样的成王败寇、吞噬许多无辜生命之外,也同样只不过是历史天空中的一片过眼云烟而已。
如果仅仅将此诗理解为作者惨痛的家族史的一种隐晦表达,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作者家族再大,毕竟人数有限,即使家族内伤亡再惨重,也绝对达不到“无限英魂在内游”的程度。
注1、文本“写假则知真”(第二回脂批),根据文本,雍乾开始,清朝即进入了末世。
注2、第七十五回赏中秋,贾环作诗,贾赦激赏:“这方是咱们的口气,将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在“草蛇灰线、伏线千里”的文本中,庶子贾环最终将掌控荣国府。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责任编辑:
网址:红楼梦:试浅析“薛小妹新编怀古诗”(其一)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0595
相关内容
红楼梦:试浅析“薛小妹新编怀古诗”(其一)红楼梦: 试浅析“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其三)
汪原放标点:《红楼梦》(亚东版)
爆甜番外 ——薛芳菲因叶世杰主持岁试对镜贴珍珠惹得萧蘅吃醋…
薛宝琴的怀古诗到底隐藏了什么?不是谜语那么简单
红楼梦:薛蟠和宝钗是亲兄妹,为什么两人差距那么大?
苏小妹为什么拒绝新郎入洞房,苏东坡帮新郎解了围
红楼梦:薛家为什么会衰落?这三大原因不能忽略,个个致命
红楼梦:看看薛蟠都交往了什么烂人,难怪香菱会得干血症
红楼梦:果然是千年的狐狸,贾母指桑骂槐,薛姨妈被逼露了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