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作家东西携《城外》走进长沙 体味“日常生活的惊骇”

发布时间:2024-04-02 16:2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趣味性,让每一天都充满惊喜。 #生活乐趣# #家庭欢乐#

原标题:茅奖作家东西携《城外》走进长沙 体味“日常生活的惊骇”

3月31日,东西《城外》新书发布会在长沙乐之书店雨花店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蔡娟 长沙报道

“像我这种类型的写作者,喜欢胡思乱想,如果用正面的词就是‘思考’。思考有时候来自生活的直接刺激,有时候是通过阅读,因为你读书多了,你会对比、会联想、会思考。”

3月31日,东西《城外》新书发布会在长沙举行。茅盾文学奖作家、广西作协主席、知名作家东西携中篇小说代表作《城外》作客长沙乐之书店雨花店,与中山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就“日常生活的惊骇”主题展开文学对谈。湖南文艺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城外》是东西的中篇小说集代表作,包括《城外》《美丽金边的衣裳》《慢慢成长》《痛苦比赛》《肚子的记忆》《祖先》六个中篇小说。此书甫一出版,即获得2024年2月-3月中南好书。

用文字传达家乡的美、善良,也书写邪恶

东西,现任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协主席、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曾凭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023年,其代表作《回响》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至此,东西成为广西首个斩获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的“双料”作家,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两奖“双料”作家。

作家东西分享创作思考。

虽然是广西人,东西却对湖南有着深厚的感情。“追溯族谱,我的祖籍在怀化。很感谢中国的传统文化——族谱,把我的来龙去脉记得清清楚楚,甚至我祖父的墓碑上都写着来自于湖南怀化麻阳县,我至今记得。”新书发布会上,东西坦言,他本人的早期写作也受到湖南作家沈从文的启发。

“我二十几岁想写小说的时候,读到了湖南作家沈从文的小说,他把湘西写得那么美,我想去看看。然后,我就到了凤凰,那个时候凤凰还没有开发成旅游景区,我记得是1992年。”后来,东西在湘西走了一圈,觉得风物和风景差不多,就连他的民风民俗也很接近,特别到了湘西之后,发现他们表演的民俗,怎么样迎亲、接亲,和他小时候在家乡看到的一模一样。“所以,我得出一个感悟,不是湘西有多美,是沈从文的文字让它更美。所以,我想做这样一个人,用文字传达我家乡的美、善良,同时也要书写邪恶,同时我就坚定了写作的信心。”东西分享道。

顽童式的写作,走进“日常生活的惊骇”

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对谈。谢有顺长期关注东西的作品,曾发表过多篇评论文章。《城外》这部作品,收录了东西早期创作的中篇小说,都保留着早期的探索风格。东西表示,“那个时候的小说写得生机勃勃,那种是顽童式的写作。”东西用一种对文学充满着探索精神的写作方式,常在生活中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文学评论家谢有顺谈与东西展开对谈。

在艺术探索和精神深度上,谢有顺认为东西开创了一个新的高度。谢有顺说,小说家的本事就是在于他能够创造不同的生活的类型,他能够虚拟不同的人生。通过阅读经历别人的人生,可以想象别人的人生,这样一种人生的叠加可以使得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宽广,也更丰富。

谢有顺说,东西在90年代开始写小说,正是先锋小说还非常风行的时候,先锋小说是探索性的,实验性的。东西的小说,从普通的日常事件出发,沿着他的故事,沿着他的线索往前走的时候发现不断发生反转,发生很多交叉小径,不同的小路走进去有不同的风景,看起来平常的事件的背后,平常的人物关系的背后原来藏着如此波澜万丈的内心活动,藏着多少意想不到的人性的微妙,包含光明和黑暗,希望和绝望交织的东西。当我们深入到这样一个故事的背后,人性的背后,一定会对人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更加开阔,这就是“日常生活的惊骇”。

作家的原乡,也是写作的故乡和出发点

故乡就是小说开始的地方。在中篇小说集《城外》出版后,东西进行了重读,他惊人地发现他后来的很多作品都跟这部作品集有着很大程度的巧合,也看到了在不同作品中一以贯之的坚持。

《城外》,东西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东西说,早期的《慢慢成长》写一个身体稍微有点残缺的人,后来鲁迅文学奖作品《没有语言的生活》写盲人、聋人、哑人生活在一起的故事,其实早期在《慢慢成长》这部小说里已有所涉足。

同样,在双线结构上,茅盾文学奖作品《回响》两条线索,一条是推理案件,一条是推理情感,但其实在《城外》里已经使用了两条线索,一条是秋雨逃出乡村的线索,一条是虚构的小说中的人物的线索。还有在叙事角度的扩展上,东西也进行了创新,写了《肚子的记忆》,所有人物都是叙事者,这是关于一个饥饿的故事,人除了大脑记忆之外还有肚子的记忆、胃的记忆。通过扩展叙事角度,最后将一个故事发展成了一个几万字的中篇小说。

东西的写作性格形成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强调写作要有创新性,要与众不同。这个写作性格,东西一直坚持到今天。所以看《城外》这本书,也就看到了东西出发的地方。东西的长篇小说《回响》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文学的基因仍然跟随他走到了今天,这也是回头看这本《城外》的意义所在,这也是跟故乡,跟写作出发地的关系。

读小说一定要读“有难度的小说”

当下,越来越多人选择用通勤的时间来阅读,读什么书,该怎么读成为了大众关心的焦点。关于阅读,谢有顺提出,读小说一定要读“有难度的小说”,当我们读懂有难度的书之后,我们的思想与认知都会得到提升。比如读像东西这样具有现代探索精神,用不同的视角、不同角度展开叙述的小说。

东西的小说并没有给读者提供现成的结论,没有展示毋庸置疑的真实,他小说里的所有东西都可以被追问和质疑,而这一切到后面都会发生反转。谢有顺说:“没有一个人的人生经得起追问,但是我们必须要追问。”当我们这种追问不断继续的时候,当人性里最真实的一面被看见的时候,这个世界会变得不一样。

谢有顺表示,如果他遇上有难度的书,他会读慢一点,当作家埋伏在叙事里的线索在一遍遍的阅读里被发现,当明白作家为什么这么处理的时候,我们就会掌握了一门读小说的艺术。

东西认为,读小说不像是背理论,它起到的不是直接的效果,而是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读者。“某一天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这个东西会突然跳出来,小说里感受到的那些就会产生效果。选择有难度的阅读,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东西说。

4月1日,东西携《城外》继续走进长沙师范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城外》的封面绘画由著名画家、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谢麟所作,写意画绿色的笔触充分调动了我们对春天的向往,给《城外》带来一抹春天的绿意盎然。

4月1日,东西携《城外》继续走进长沙师范学院荷苑讲坛,以“阅读与写作”为题带来文学讲座,与现场师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阅读体会和创作历程,强调了阅读和写作对于青年精神成长的重要作用,引发热烈反响。

责任编辑:

网址:茅奖作家东西携《城外》走进长沙 体味“日常生活的惊骇”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1364

相关内容

茅奖作家东西携《城外》走进长沙 体味“日常生活的惊骇”
(文化新观察)何以“先锋”?——专访茅奖作家东西
茅奖作家同台亮相对话青年作家:不管贫穷或富有,我们都一直在写作
茅奖作家毕飞宇走进南财,分享“如何走进一部小说”
鲁奖作家钟求是推新作 用文学捕捉日常生活里的隐秘
茅奖作家乔叶:我喜欢虚构的自由感和弹性
探究茅奖得主东西的文学世界,这套书带你了解作家创作历程
茅奖作家徐贵祥新作《老街书楼》在京首发
3月主题阅读活动“热辣绽放” 两代茅奖作家共话深度阅读
相隔十五年茅奖重回故里,这不仅是文学爱好者们的盛典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