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我成功背后的3个王姓女子
子女的姓氏可以随父姓或母姓 #生活常识# #家庭常识# #婚恋家庭#
#历史开讲#
民国大家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一提到苏轼,人们脑海中便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伟大诗人”、“乐观豁达”、“遭遇无数被贬”等等。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的他,虽离不开自身的天赋与努力,但也少不了这三个女子的倾心帮助。
她们是他仕途不顺时温暖的港湾,鼓励着他,帮衬着他,伴他朝夕,随他左右。巧合的是,这三个女人都姓王,只是与他相随在不同的人生阶段。
就好似《狂飙》中大哥高启强只爱大嫂一个人,两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大嫂经常在背后支持帮助大哥,在大哥紧张冲动时,大嫂会及时的安抚劝阻,而大哥也给足了大嫂安全感与爱意。
果然,成功男人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智慧的女人,但比起大哥高启强,苏轼可就胜得多了,他可是有三个智慧女人的帮助。
01
结发妻子: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爱情与婚姻的初体验,是他的结发妻子王弗给他的。
那年他19岁,是书院学子中品学兼优的学生;那年她16岁,聪慧灵巧,待字闺中。
1056年,16岁的王弗嫁给19岁的苏轼,二人自此结为夫妻,才子佳人,令人称羡。
王弗是苏轼的师妹,是青神县出了名的貌美,不仅如此,还是一个精通诗词的才女。
婚后,两人更是琴瑟和鸣、相濡以沫。每当苏轼在书房读书时,她都安静的陪伴在一旁,有时为在一旁写字、画画的苏轼研研墨,有时伴着苏轼的读书声做做针线,有时当苏轼读书忘记时,她还总在一旁提醒。两人的日子过得简单,却又处处充满了温馨快乐。
王弗的陪伴让苏轼很安心。
在凤翔做签书判官时,家里经常会有人来拜访。
这天,苏轼与客人在外堂中交谈,而王弗就在内堂隔着屏风仔细地听着。
等到客人走远后,王弗走出来,就对苏轼说:此人不能过多的信任与接触,现在这么快的就和你做了朋友,不停的夸赞鼓吹你,不符合常理,如果出现了什么事情,他一定不顾及友谊之情走得很快。
苏轼将夫人的话听进心里。后面发生的事实果然印证了此言,王弗对人的洞察之力让苏轼佩服不已。
这也著名典故“幕后听言”的出处。
初入仕途,年轻气盛的苏轼难免志得意满,开始寻道问仙,常常到道观与道士交谈,并因此迷上道学。
王弗见状,便委婉的劝诫苏轼:“大丈夫当以读书为重,不可因此荒废学业仕途。”而一些不怀好意之人却趁机,常在苏轼家附近伪装赠送仙罐。
苏轼深以为是仙人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前来指点,赐给他的长生不老药,想前去一探究竟。
正巧被王弗撞见,王弗连忙上前说:“婆婆若在,必不可取之。”
听罢,苏轼感到羞愧难当,自此便专心求学做官。
王弗总是能在恰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方式提醒丈夫为人处事之理。苏轼在她的的帮助下,仕途平稳,生活现实惬意。然而,不幸的是王弗遭遇病痛,离世于公元1066年,留下了不足6岁的长子苏迈,从此阴阳两隔。
王弗与苏轼相伴了11载,从青春岁月到为人父母,两人执手前行,却遭遇如此不幸,让人为这对才子佳人叹息。
王弗去世10年后,苏轼屡遭贬谪,即使再乐观豁达,梦里忆起与妻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半夜醒来,含泪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写出了对亡妻深沉的思念、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细致委婉,令人动容。他们的爱情佳话也随着这首词而传颂千年,永垂不朽。
02
王闰之:患难之妻——“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王弗去世之后,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
在苏轼的三个女人中,王闰之的存在感最小,可苏轼却最想跟她葬在一起。
王闰之未曾读过书,根本不能想王弗一样与苏轼吟诗作对,但是她对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王闰之一碗水端平,真真正正地做到了一个合格的继母。
王闰之嫁给苏轼后,给苏轼生下了两个儿子苏和苏过。对待三个儿子,王闰之始终如一,给足了三个孩子完整的爱。
苏轼常常在外与友人交谈诗词歌赋,王闰之虽不懂,却为苏轼料理好了家中的一切事务。就连流传千古的名篇《赤壁赋》的创作,都少不了王闰之的功劳。
在黄州时,苏轼遇到了两个好友,月色之下,三人肆意的畅谈着,可苏轼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原来是觉得如此情景下,有好友却没有好酒与佳肴作伴。
一好友则说:我今天打了鱼,佳肴已有,只是这酒......
听到此,王闰之随即跑到后屋,端着一坛好酒上桌,苏轼惊讶的问道:“夫人这是何时备上的美酒的啊。”
王闰之说:“我怕你突然需要,就提前备好了。”
如果我是苏轼,我心中定会感动到无法自拔。
于是,佳肴美酒俱全,友人相伴左右,苏轼写下了名篇《赤壁赋》。
王闰之就是这样,在点点滴滴中总是为苏轼准备好了许多,在她的料理下,苏轼的家庭稳定和谐美满,让苏轼有更多的时间追求自己的政事与诗学。
王闰之与苏轼相伴25年,陪了苏轼的大半辈子。
苏轼做官,她当官太太,却也是多年如一日的操劳着这个家。
苏轼被贬,她与苏轼一起经历“乌台诗案”,也毫无怨言,默默地陪伴在苏轼的身旁。
王闰之去世后,苏轼悲伤不已,始终觉得对她有所愧疚,还未能让她享受更多安慰的日子,悲痛地写下悼词:
“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苏轼去世后,他的弟弟苏辙将他与王闰之葬在了一起,完成哥哥的愿景。
03
王朝云:红颜知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4岁的苏轼对12岁舞姬王朝云一见钟情,还为她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两人的第一次相遇充满了浪漫,天气晴朗,微风轻拂。在西湖的一场宴会上,王朝云12岁,便已是西湖名妓了,在台上展现着曼丽的舞姿,而苏轼正是看客之一。西湖美景,佳人伴舞,苏轼觉得十分赏心悦目,就此写下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阳光正好,西湖的水在微风的拂动下微波荡漾。
当时,苏轼的妻子王弗一眼便看中了王朝云,就买下来成为了苏轼家中的婢女。
王朝云家中贫困,这也是她为什么小小年纪就已成为舞姬,若不是为了生活,也不至于如此。
在家中闲暇时分,苏轼也会耐心地教王朝云识字,常伴苏轼左右,一边学习诗词,一边为他跳舞取乐。就这样,在慢慢地相处中,两人心中也落下了情根。
王朝云陪伴了苏轼二十多年,但是却一直以婢女的身份。后来在黄州才被抬为妾室。
比起前两任妻子,王朝云陪伴苏轼的日子最长,陪着苏轼经历了人生中的两个低谷,患难见真情,王朝云对苏轼的爱让人深信不疑,苏轼也因此对王朝云尤为宠爱。在两人相处的时光里,苏轼为她写下了很多诗,如《朝云诗》《西江月梅花》等等,足以看出,苏轼对王朝云的重视与喜爱。
朝云亦是苏轼的红颜知己。
一日饭后,苏轼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女:“所装何物?”
一婢说:“是文章。”
另一婢说:“是见识。”
苏轼听后,皆不以为然。
惟有朝云朗声说道:“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
苏轼大笑曰:“知我者朝云也!”
元丰六年(1083年),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可不幸的是,不久后,这孩子便夭折了。朝云大为悲伤,身子虚弱了许多。正时,苏轼被贬于惠阳,随着家势的每况愈下,侍女姬妾都离他而去,只有朝云相伴。
第三年,朝云感染瘟疫不幸亡故,年仅34岁。苏轼悲切落泪、凄凉低语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
04
结语:唯有真诚待人,才能得以真诚回报。
苏轼的一生遭遇了多次大起大落,但幸运的是他的身边始终有这三位如此爱他的女子相伴左右,给予慰藉。我想在这三位女子的倾心下,苏轼的焦虑抱怨情绪总是能够被治愈吧,即使在外遭受再多的不公,家中始终是温情的港湾,温暖着他,包容着他,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得以展示才化。
苏轼对待每一位女子都给予了她们尊重与安全,我想这也是这些女子愿意无悔地跟着苏轼的缘故吧。
因此在我们现在的生活的也是如此,唯有真诚待人,才能得以真诚回报。
责任编辑:
网址:苏轼:我成功背后的3个王姓女子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18946
相关内容
杨幂拖累3个杨姓演员,杨紫逃过一劫36岁苏轼初见12岁王朝云,写下一首千古名篇,成追女子惯用的诗
林雯语与少将间的紧张态势渐趋和解,然而苏姓女子又酝酿出新风波
95岁老人自称苏轼后代,专家不信,老人拿出族谱后,专家:我错了
苏轼一首描写女子身体的词,古代女人读了脸红,现代女人读了恼火
男人“成功”的背后 一定有一位清醒的女人
体坛与内娱的两位biking,都被两位姓王的牢牢掌控?王楚钦 王一博 超a
你肯定没留意过吧,凌不疑眼神中的那份绝望,当他吐露 我不姓凌,我姓霍…
女子在婆家吃尽苦头,到父母坟前哭诉,公公丈夫就在背后
梁王组合3个月前曾输给谢苏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