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严选,成都的非遗文创又火了

发布时间:2024-11-28 06:06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遗产,构成了地方特色。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文化遗产#

时隔4年,终于等到李子柒回归了。这一次和李子柒一起重回大众视野的,还有两项古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漆艺和蜀锦。

在有关成都漆艺的视频中,她从割树取漆开始,做雕漆隐花,历时半年才将“麒麟回首,紫气东来”的大漆衣橱完成。同时,我们得以窥见田园牧歌背后,创作艰辛的一面——大多数人都对生漆严重过敏,李子柒也不例外,拍摄期间她全身过敏红肿,痛痒异常。

“紫气东来”雕漆隐花漆器。(图/视频截图)

2019年李子柒便成为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为了掌握这门技术,她曾多次赴蓉学习。成都是中国漆艺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漆艺之都”的美名。金沙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历经岁月,依旧纹饰斑斓,色彩亮丽。

漆艺、蜀锦、蜀绣、竹编和银花丝并称为“成都非遗五朵金花”。这些独属于成都的“高定”,早在千年前就已是顶流。到今天,它们正在更多年轻人手中以不同的方式被呈现,让全球看见、喜爱。成都的非遗文创,也越来越火。

成都“高定”,

个个都是火了千年的顶流

成都漆艺火了,李子柒的新视频刚发布5小时,单微博平台播放量就突破1亿次。发布仅两天,海外视频平台的播放量也超过了1千万次。无数人开始在网上搜索“雕漆隐花”,巧夺天工的漆艺,究竟来自哪里?

所谓雕漆隐花,属于成都漆艺中绕不开的“三雕一刻”4种装饰技艺之一。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和拉刀针刻,这4种独特的装饰技艺,也被认为是成都漆艺区别于其他地区漆艺的重要特色。

李子柒在漆门上进行雕刻。(图/视频截图)

在李子柒发的另一支视频《送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里,她身着黄色蜀锦制成的百迭裙弹唱《如愿》,在线下参加“多彩非遗 共生共享”2024焕新非遗·天府之夜活动的她,也穿着了一条蜀锦裙。

李子柒用蜀锦制裙。(图/视频截图)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的另一别名“锦城”,正是源于独特的蜀锦织造技艺。被称为“寸锦寸金”的蜀锦,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其制作工艺复杂精细。2006年,在成都流传2000多年的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蜀锦一样流光溢彩的,还有蜀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以其色彩鲜艳、针法多变、形象生动而著称。更擅长运用晕针、纱针、点针等多种针法,让其在表现力上更为丰富。

除了从李子柒的视频中感受蜀锦、蜀绣的精致华美,不少人也会选择到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在线下一睹众多珍贵的成品,通过讲解,进一步了解“老祖宗”严选。中式“高定”的奢华大气,体现于精巧的技艺和细节之美中。

竹编与银花丝,也都是指尖上的技艺。无论是用细如发丝的银线,还是轻薄的篾条,编织出自然里的一花一木,都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说,非遗的魅力足以打破任何地域、文化的隔阂,正如大运会期间,无数外国运动员为成都非遗着迷。

看过老师展示的蜀绣作品,一位外国运动员也忍不住捏起了绣花针。(图/阿祯 摄)

作为有着4500年文明史和2300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成都如同一座非遗宝库,为人熟知的“非遗五朵金花”也只是群星闪耀中的几粒星子。据统计,截至目前,成都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5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7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8个。

在李子柒回归前不久,《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四川篇播出后,#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四川 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其背后,无不透露出非遗文化之丰厚,以及越来越多人对非遗的关注和喜爱。

来成都寻遗、寻艺,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在成都,年轻人让非遗更“轻”

“看到李子柒做衣柜的时裸手触碰大漆,我就在想,如果她不是天赋异禀,那一定吃了大苦头。后来看她的采访,果然过敏非常严重。”四川夯丸文化的负责人方梓熙告诉我。

现在从事非遗文创开发的方梓熙曾在法国留学,归国后选择在成都创业,一开始主要负责策展业务。自身兴趣和工作内容使然,她结识了许多非遗大师,2020年开始跟随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学做漆器。

方梓熙正在学做漆器。(图/受访者供图)

“从2020年到现在,最严重的一次,我过敏到全身长水泡,去医院躺了5天。”但也是因为长期学艺的经历,让她对成都非遗产业发展现状和困境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跟随师傅学习的第二年,逐步有了一些非遗文创产品化的构思。”

正如李子柒此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将非遗比作“老人”,而她在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这位老人注入更年轻的血液。“我想让他年轻起来,想让他能够跟着时代一起继续向前走。”李子柒说。

除了视频与非遗的结合,在成都,非遗文创产业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的设计师在结合当下青年消费兴趣与时尚潮流后,对非遗进行再造,使它在具有在地文化特色的同时,又能够更加便于生产,保持持续性的迭代,以进行产品传播和知识传播。

夯丸文化和年轻化的竹编品牌合作设计了一套竹编文创。(图/受访者供图)

接触到大量非遗传承人,让方梓熙看到了他们在品牌意识和产品意识上滞后的一面。“在我看来,非遗产品和非遗文创产品之间,只是差了一个工业化。非遗产品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就是‘贵’。因为它材质好且工艺繁琐,比如漆器、蜀锦,就很难便宜。”

对于消费者来说,带走一套具有成都非遗特色的纪念性小商品必然更加容易。同时,为了能够让非遗“守艺人”跟上潮流,方梓熙计划免费面向成都非遗相关传统工作室及个人开放公司设计的IP图库,包括IP形象、包装、品牌视觉等一系列设计。

更受年轻人欢迎的产品设计正在与非遗结合,走向公众。(图/受访者供图)

除了和非遗传承人的合作,从事视觉设计的年轻人也依托于成都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及零售行业,用更加轻快的方式对非遗产品图像进行视觉上的再造与焕新。

95后文创设计师敏敏,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成都一家旅游文创产品公司工作,成为“成都礼物”背后的设计者。为了寻找灵感,她过去几乎每周都会前往成都博物馆、锦里,仔细观察、描绘传统皮影。

在成都的大量年轻设计师笔下,川剧脸谱、皮影、面塑等本地非遗与熊猫等动物卡通形象融合,兼具纪念意义和实用价值。11月9日,第四届四川省文创大会在成都召开,其中就有不少产业从业人员聚焦非遗与现代文创跨界融合的讨论。

无数年轻人进入文创产业发挥不同作用的背后,成都的消费活力和天然的包容性,是让非遗“轻”起来的重要背景。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破万亿元大关。非标商业、社区商业、市集商业等一系列新消费场景,正在积极与非遗结合,实现传统与潮流叠加的消费市场。

方梓熙坦言,回成都创业也正是看中了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年轻人对文化发展的大量需求。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复兴的社会背景下,非遗文创领域早已承载着不可忽视的市场需求。同时,成都年轻人对新兴事物又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让我相信,文创产业可以在这里快速跑起来。”

空间与时间,成都非遗文创的纵深之境

从回国创业至今,方梓熙见证了成都文创产业的井喷式发展。

她表示:“从2022年到现在,市场上涌现了大批的文创公司。文旅热点、政策支持和营商环境等综合因素比对下,成都对于全国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机构来说,都是沃土。不只是本土的创业者越来越多,还有很多从北京、上海等地来成都设立分公司,开展相关业务的从业者。”

吸引文创公司的,除了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包容的创作氛围,还有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政府不仅从政策上聚焦民营企业家的实际需求,同时积极为企业家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更好地服务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在本月月中成都市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成都也强调始终坚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坚定支持广大民营企业大胆创新、安心创业。成都将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方梓熙直言,在回国创业之初,就受到了政策层面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引导。

成都文创产业发展之迅速,在数据上也早有体现。《成都市文创产业建圈强链策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成都市累计建成文创产业园区面积968.2万平方米,打造城市文化新空间404个。文创产业建圈强链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共有规上标上文创企业845家,已形成20余个文创产业集聚区。成都的文创产业无疑已迈入国家第一梯队。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垂直细分领域的非遗文创产业并未呈现单一的竞争和表现模式,成都市场上能看到形形色色的非遗文创商业运作模式。除了如夯丸文化这样通过IP赋能多类非遗项目的公司,还有散布于成都各个城区、垂直于单项非遗的中小型独立工作室,以及立足西部、西南部的非遗产品零售商业。

方梓熙观察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半路出家”的形式,学习单项非遗技艺并在初期就建立品牌,这些工作室大部分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产品销售与知识传播,同时也能提供一些定制化服务。既熟悉社交媒体运营,又拥有技术的年轻非遗传承人也为文创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非遗产品也在以集合商业的形式,出现在成都大量非标商业、社区商业之中。在辐射西南的地理优势,及非遗产品的大众化认知加强的环境下,除了价格较为便宜的纪念性小商品,一些单价较高、生活属性更强的再造产品也在被年轻创业者带入成都的消费市场。

比如开设于成都非标商业CPI中的民艺零售品牌“席地而作”,以及专注于“西部乡村女性非遗传承孵化”的成都本土品牌“还原女性非遗”等,涵盖了不同消费层次、满足了不同消费需求的同时,让产业结构更加丰富。

“需要关注的是,成都非遗文创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由年轻人发展起来的产业。近几年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许多国家级工艺大师持之以恒的宣传。”方梓熙说,“在李子柒出现前,奋斗在一线的专业从业人员并不太懂网红流量经济。很多年纪挺大的老师,一直在积极地参与推广,比如到全国各地参加展览、亲力亲为介绍产品,或是在非传统文化的跨界领域进行很多品牌授权活动。”

令人欣喜的是,除了行业内年轻创业者的不断涌现,她也见证了一些非遗传承人工坊的产业化发展。“比如一位成都蜀锦传承人,在过去最艰难的时期甚至完成不了人员、机器、厂房的配备。但现在当资本看到了新兴市场的出现,他们收到投资,快速建立品牌及市场营销团队,实现了产业化。”

成都郫都区蜀绣商会会长尹文慧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蜀绣基地由最初的几家绣坊,发展到有30多家相关企业及上千人的生产规模。产值、产能也越来越大,由以前一年二三百万元收入,到现在产值已经达到上亿元的规模。”

在一次深圳文博会参展期间,方梓熙和夹江年画的非遗传承人成了展会“邻居”。她观察到,这位老人带来的两块可供年轻人上手亲自体验的拓印模板,受到了极大欢迎。很快老人的展台前就排起了长队,虽然一次体验大概短短5分钟,但是体验后的年轻人都无比开心。

这次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了她莫大信心。成都非遗文创产品无论是在市场受欢迎程度上还是展现形式上,都大有可为。

随着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与内容创作者对于非遗重视程度的提升,成都的非遗也将解锁更多形式,以更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责任编辑:

网址:李子柒严选,成都的非遗文创又火了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21643

相关内容

李子柒严选,成都的非遗文创又火了
李子柒非遗工作站授牌
李子柒成立非遗工作站 获聘“焕新非遗计划匠心守护大使”
李子柒到处加微信
李子柒复出惊艳全场,非遗文化再掀热潮
成都漆器工艺厂谈李子柒“雕漆隐花”:她学了两年,感谢她为这项技艺宣传和推广
文化杂谈|打破田园滤镜,李子柒给非遗带来什么
我也想加!李子柒到处加微信
李子柒与非遗产业园:让传统文化焕发经济活力
李子柒回归,文化IP开发大热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