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墙壁上秀书法,写的还是《祭侄文稿》,网友:比书协会员强

发布时间:2024-04-08 17:50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律之一。 #生活常识# #历史文化常识#

原标题:农民工墙壁上秀书法,写的还是《祭侄文稿》,网友:比书协会员强

农民工墙壁上秀书法,写的还是《祭侄文稿》,网友:比书协会员强

书法走到今天其实已经进入了“黄昏期”,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前辈书法家们几乎已经穷尽了灵感和才能,所以我们“接手”时,五体已经完全成熟,笔法、结字、章法、墨法也几乎想不出什么可以变革的地方了。

当代书法家转而从抽象绘画、行为艺术寻找灵感,从国外“取经”,结果搞得不伦不类,像“超级狂草”“英文书法”“射书”“吼书”很难得到大家认可。其实,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我们不妨以古人为师,深耕笔法,慢慢实现自我革新。

那些寄希望于书法与世界接轨,从其他门类艺术找灵感者,很难让书法实现复兴。不过,当今书坛的所谓“名家”“大师”有不少自身功底存在不足,缺少扎实的临帖经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轻视楷书,创作时往往只写草书。原因无他,能掩盖自身弱点而已。

这些年有一个视频非常火,某地一处在建楼房内,一位农民工正拿着毛笔、看着手中的字帖,在墙上书写《祭侄文稿》。这个视频不仅火遍全国,连俄罗斯、法国的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只见他笔走龙蛇,如颜鲁公“附体”,短短几分钟内,就把全文一字不错的写完了,而且涂抹部分都非常还原。

有网友看了这个视频大呼“高手在民间,小丑在殿堂”“书协会员看了脸红吗?”《祭侄文稿》是颜真卿最著名的行书,号称“天下第二”,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此作临摹起来难度非常大,不仅是因为它出自“亚圣”之手,还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祭侄文稿》非常考验书写者对笔法的领悟,满纸屋漏痕、折叉股,篆籀笔法比比皆是,如用笔圆转连贯,笔画遒劲有力,绵里裹铁,转折时对手腕的回转要求也非常高,如果这些处理不好,即使是形似也做不到。

其次,《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极度悲痛愤怒之下所写,章法、行文并没有过于精致的安排,但乱中有序、密中有疏,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断连、呼应和一笔书处理,如果这一方面没有安排妥当,会给人以满纸狼藉的脏乱感。

其三,《祭侄文稿》全文近300字,只蘸墨了7次,飞白、枯笔、迟涩效果丰富,而每一处可能都代表了颜真卿的情绪起伏,这一点临摹者也要详细观察。综合而言,对于这样一件处处都在考验功力的作品,一位农民工朋友完成的如此之妙,很难不让人赞叹。

您觉得这位工人写得怎么样,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

网址:农民工墙壁上秀书法,写的还是《祭侄文稿》,网友:比书协会员强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2362

相关内容

农民工墙壁上秀书法,写的还是《祭侄文稿》,网友:比书协会员强
《兰亭序》和《祭侄文稿》,谁是真正的“天下行书之冠”?
保安大爷用“颜体”写告示,网友纷纷点赞,业内人士:这不叫书法
“东坡大家讲”读书日特别策划 苏轼的书法是要“读”而非“看”的
环球小姐投稿国展,被网友质疑代笔,中书协紧急取消她入选资格
它才是名副其实“第一行书”,人大教授:《兰亭序》差它两个等级
迎接全国书法篆刻展,成都书协实战培训备战忙
山西省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开幕
古人写错字怎么办,熟知这些修改方式,让您欣赏书法时不再迷茫!
“南秀北雄——王冰石诗书画印作品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