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熟悉的“世遗”诞生!民俗学者解读→

发布时间:2024-12-05 15:01

民俗文化:解读传统民俗中的美学价值,弘扬民族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美学心得# #生活美学感悟#

羊城晚报记者获悉,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晚,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会议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位列全球第一!

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春节”申遗团队成员朱刚是此次“春节”申遗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之一,他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解释了“春节”这项文化遗产的内涵。

“我们在申报春节的过程中,尝试从时间维度来定义这一项目——从小年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结束,从旧的一年跨入新一年的转换过程。在此期间,人们会采取特定的文化实践来确保这一过渡的平安顺利,所以与春节相关的文化符号具有吉祥、和谐、美满的寓意,蕴含着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中国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文本中,如此阐述了“春节”:

“春节,在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在这时,人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促进社区和谐。这种庆祝的过程被称为‘过年’(跨越一年)。从腊月廿三起,人们开始打扫房子,贴春联和年画,储备粮食并准备食物。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熬夜迎接新年。在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新衣服,祭天地和祖先,并向长辈、亲戚、朋友和邻居致以新年的问候。节日活动包括社区举办的庙会、社火和灯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2024年广州水上花市重现“花渡头”水上交易。图/羊城晚报记者陈秋明 摄

申遗文本中特别强调:“‘过年’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延续性。这一项目体现了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多种社会习俗,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对家庭和国家的热爱。它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

朱刚解读,春节活动涵盖口头传统、社会实践、仪式庆典、传统手工艺等多项非遗,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文化时间与自然时间和谐关系的深刻认识。

这种植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知识和实践体系,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初春节只是一种年节通过仪式,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内嵌多种习俗、祭祀、娱乐活动且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的重要节日,如今已成为由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

2023年12月,春节正式被列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共享欢乐喜庆的春节氛围,感受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普宁英歌亮相2024英国伦敦“四海同春”新春庆典。图/羊城晚报伦敦特约记者余佳颖 摄

岭南“春节”特色鲜明

申遗文本中还指出,“春节”项目在全中国范围内广泛实践。一些代表性社群参与庆祝春节的具体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涉及全国多个地区,其中就包括广东的佛山市和广州市越秀区。

朱刚告诉记者,申报团队在选择地方案例时,会着重挑选一些有自身特色的地区或项目,将其纳入申遗文本中。

“广东省的非遗储量巨大、形态多元。由于宗族观念盛行等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在华南地区保存得比较好,比如广州越秀区的行花街素有‘百年花市’之称,历经700多年历史的佛山木版年画成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这些都是非常凸显岭南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历史悠久。岭南地区春节习俗的传承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朱刚表示。

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行花街”是岭南广府春节习俗。每年农历腊月廿八左右至除夕夜之间,人们聚集在特定场所,举行以花卉为主要载体,以年俗文化、花卉文化、商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辞旧迎新、祈福贺岁活动。

广州迎春花市。图/羊城晚报记者刘畅 摄

而在佛山,行通济则是当地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型民俗活动,“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在佛山流传了数百年。农历正月十六,佛山民众成群结队,步行至通济桥,或在社坛焚香烛、烧炮仗,或步入南济观音庙烧香,参神叩拜。然后购买“行运风车”,拿着游行于通济桥上,象征“时来运转”。

佛山“行通济”。图/羊城晚报记者林清石 摄

此外,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佛山木版年画,已有600余年历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的年画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

在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这项古老非遗正摇身变成年轻人追捧的“国潮IP”:有一个亿小目标的“财神”、逢考必过的“考神”、求姻缘的“脱单神器”……年画里的“诸神”都被赋予了时代意义,重新焕发生机。

春节期间,揭阳普宁英歌“炸街”。图/羊城晚报记者钟振彬 摄

【专访】

当“春节”正式成为“人类非遗”,意味着什么?对此后的非遗保护工作有何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朱刚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让中华民族像“石榴籽”般紧抱在一起

羊城晚报:都说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此次“春节”的成功申遗会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节产生怎样的影响?

朱刚:它会给社会各界带来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对于平时“习焉不察”的文化习俗,人们开始意识到它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参与这些与春节相关的文化活动时,就会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比如有的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年味儿”不那么浓了,一些庙会、社火也慢慢消失了。在春节被列为“人类非遗”之后,传统文化的实践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回潮。人们会有意识地恢复一些文化传统,“重拾”过去庆祝新年的习俗,穿上节日盛装,走上街头集体庆祝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坚持文化认同,文化认同要藉由这些日常的民俗、文化实践来完成,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大家在中华文化传统的浸润之下,在具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中,加深对“彼此都是中国人”的认知。由共有的文化传统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中华民族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向外讲好中国故事。

羊城晚报:近年来,“春节”作为非遗的传承现状如何?中国开展了哪些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您认为春节还有哪些值得深入研究发掘的文化内涵?

朱刚:在全国上下重视文化遗产特别是非遗保护的语境下,我国近年来在春节相关习俗和社会实践的保护上也卓有成效。例如,2006年春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来,截至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仅以“春节”为名称的国家级非遗就有5个地方性扩展项目加入。

包括:春节(怀仁旺火习俗)、春节(查干萨日)、春节(娘子关跑马排春节习俗)、春节(行花街)、春节(六盘山区春官送福)。这充分说明我国非遗整体保护意识的提升。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活态遗产,春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不断发生变化。例如,中国人对“阖家团圆”有一种“执念”,在这种内驱力下,每年春节前后都会形成规模可观的“春运”现象。

2000年广州春运图像。图/羊城晚报记者邓勃 摄

2024年广州白云站春运场景。图/羊城晚报记者蔡嘉鸿 摄

此外,春节联欢晚会作为除夕之夜链接海内外中华儿女情感的集体性事件,似乎也已成为现代语境下的“新民俗”。

诸如此类相对后起的民俗文化现象,正是春节这一活态遗产不断更新、调适,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表征。这也能有效地证明中华文化认同的巨大张力,进而让中华民族能够像“石榴籽”般紧紧地抱在一起。

2025蛇年春晚logo发布,象征“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图/央视新闻

美美与共,让“传统”可持续发展

羊城晚报:申遗成功之后,世界各国将如何看待春节这一节日?

朱刚:春节申遗成功,应当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这意味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核心的国际社会,认可春节所彰显的人类文化的普遍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基础上,以辞旧迎新为核心的、向往美好生活的文化期待。

从国家级非遗“升级”为“人类非遗”,意味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还是全人类共享的遗产。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能让世界各国人民看到当地在年节转换时期,进行的多种辞旧迎新相关的庆祝活动或祭祀仪式。

这能促进多元文化对话,加深不同群体之间的了解和尊重,进而有可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鼓励的文化对话精神。

只要能激发各国民众了解该项目的好奇心,或是在初步了解之后,能够让各国民众在文化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也就实现了申遗的初衷。

我们认为,申遗绝不是竞争或“选美”。各美其美是基础,美人之美是途径,美美与共是目标。我国的申遗实践,始终以追求人类文化的最大公约数为最重要的旨归,绝非借助国际舞台展示中华非遗的博大精深。

英国伦敦新春庆典上的舞狮表演。图/羊城晚报伦敦特约记者余佳颖 摄

羊城晚报:本次“春节”成功申遗,会对未来其他项目的申遗工作带来哪些启示?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本次申报以来,已经使用了全新设计的申报表格。最大的变化在于,过去强调申遗项目有助于促进文化对话、维护文化多样性,而现在则更强调申遗项目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这成为当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列入机制改革的重点所在。

以“春节”为例。作为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首先,春节带来的节日经济有助于与春节相关的其他非遗项目的持续发展,同时,广大传承人在春节期间通过参与、展示一些非遗项目,或者进行生产、再创作后,能获得实际效益。这就印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让项目本身,以及参与项目的团体、个人与当下社会文化产生更多关联。

我们常说“讲好中国故事”,其实很容易落到一些比较老旧的叙事中。如今非遗申报的新趋势,有助于转变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观念。传承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为了满足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传统”也需要不断变化和发展。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非遗就在日常生活中,和自身的行为紧密相连,从而重视并参与其中,增强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不只是国家出资出力去保护非遗,而是要给非遗创造更好的生存土壤,让它与社会紧密联系,处于一种持续发展的状态,如此一来,非遗的存续就有了保障,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

这种观念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高度一致性。

有的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碾压”传统文化的。中国则是以传统为本,同时强调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且服务于当前各项事业的发展。对非遗而言,不能把它“锁进博物馆”,而是让它与时代同行,这才是对“传统”更好的保障,也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前景所在。

综合 |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 | 记者 周欣怡 朱绍杰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

网址:中国人最熟悉的“世遗”诞生!民俗学者解读→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25131

相关内容

泉州留住世遗之城的“根”与“魂”
陕西渭南:“非遗+” 带动传统民俗从“活”到“火”
做五毒饼、配艾草香囊,民俗专家、老字号传承人解读端午传统民俗
她真是乱世佳人的完美化身,遗世而独立,独树一帜
文水县举办“龙腾鼓舞闹元宵”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展演活动
众学者纪念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诞辰110周年
看大戏、观非遗、品民俗 湖北枣阳新春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澳大利亚华人学者圣童博士主讲《解读毕加索的艺术“密码”》活动悉尼举行
海报︱AI“话”春节——感受不一样的“非遗”年俗
最好笑的一幕…为什么听说我是中国人会一脸惊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