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青玉案》中的案我们一直读错了?诗词大会郦波:想多了
一次聚会上,有人问:‘你们觉得谁最能装?’大家想了想,答案竟然是那个一直默默为大家倒酒的服务员。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轻松一刻日常趣事#
作为苦难学校中最优秀的毕业生,辛弃疾宋代少有的文武全才。他22岁便率众击破金兵抓回叛徒“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23岁被任命为江阴签判,之后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身居要职,工作出色,业绩卓异,无奈北伐收复失地的报复不得施展,还屡遭主和派的排挤,只能感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戎马的经历,不羁的情怀,侠客的风范,让辛弃疾的词极具风骨、卓尔不群,豪迈奔放与苏轼齐名。作为豪放派诗人,他的婉约词不多,但是一首《青玉案·元夕》确传唱千年,多少人读罢此词,脑海中都曾浮现出百度求索,于灯火之中遍寻美人的场景,这就是诗词的魅力。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火树银花照亮夜空,词人追寻从宝马雕车上下来看花灯的女子而不得,回头间她却在灯火稀疏的地方站着。但实际上,那个遍寻不见的美人,实际上是自己的初心,举兵北伐,收复中原,但是歌舞升平之下,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就像一个人孤独地站着灯火阑珊处。
对于这首词的解读,历来没有多大的分歧,无非是对作者写这首词所表达的心境略有不同。但是对于词牌“青玉案”中“案”的读音,百年来一直有不同观点,大部分人可能未加思索,就读àn,也有一部分人称应读wǎn,与碗同音,而且言之凿凿。那么“案”到底该读哪个音呢?
青玉案这个词牌,源自自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句。南宋时,有文人认为“举案齐眉”中的案应为碗,否则根本举不起来,后来清朝人也考证,案应当为“碗”,否则史书上那些“持案”“奉案”“举案”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宋代和明清的个别文人学者,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考证“青玉案”应当是“青玉碗”,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有些站不住脚。原因如下,一是北宋官方修订的字典《大宋重修广韵》中“案”的读音只有一个读音“按小韵”,根本没有wǎn的读音。二是西汉儿童启蒙读物《急就篇》中,对案作了解释,“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有足的盘子就是“案”。
2019年初,著名人文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在《中国诗词大会》中也提到了青玉案的读音问题,并作了解释澄清。他说,案的读音宋明以来争议很大,到底应该读什么?案我们日常的理解就是“几”,但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案是一种带足的盘子,所有青玉案不应当读青玉wǎn,就是青玉àn。
各位读者朋友们,以上就是小编对“青玉案”词牌读音的观点,欢迎批评指正!正月十五可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哦,你准备好跟心爱的人一起看花灯了吗?
责任编辑:
网址:辛弃疾《青玉案》中的案我们一直读错了?诗词大会郦波:想多了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30320
相关内容
运河文化说丨郦波:诗意里的运河四“yun”辛弃疾词全集:豪放中的柔情与深沉
品人间诗意 《2024中国诗词大会》开播
一生写了六百多首诗词的辛弃疾,为何从来没写过抗金名将岳飞?
“工科博士”陈更:中国诗词大会冠军,跟武亦姝相比,谁厉害?
第二届湖南乡村诗词大会启动 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品诗词之美 诵中华经典,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商丘路社区开展诗词大会活动
辛弃疾啰哩啰嗦的一首词,一韵到底对一汪清泉好言相劝,令人捧腹
“我们爱诗词”第三届北京市小学生诗词大会收官
奔赴诗和远方——摘得诗词大会总冠军的“一带一路”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