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汉学家林西莉:让古汉字“活”起来,学得更有趣

发布时间:2024-04-16 06:11

做汉堡包时,可以在汉堡包中加入一些生菜叶,这样能让汉堡包更加清爽。 #生活技巧# #烹饪秘诀#

原标题:瑞典汉学家林西莉:让古汉字“活”起来,学得更有趣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舒凡】长期以来,海外跨文化汉字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比如近年《汉字王国》作者、瑞典汉学家林西莉的故事引起很多关注。林西莉生于1932年,是著名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弟子,曾耗时8年写了《汉字王国》一书。该书从她在瑞典教汉字的经验而来,选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汉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其起源和特点,被译成了中、英、法、德等10多种语言出版。

林西莉对媒体讲述过一个与“木”字相关的故事,在她刚接触中国文化时,这个字贴切的形象曾给她留下深刻印象:“没有任何叶子,只有干和枝,在冬天的天空下树黑乎乎地站着,这是一种单调但真实的形象。”所以当她给学生教汉字时,想要做到“让汉字活起来”。“我希望学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汉语着迷。我会给学生讲一些汉字最初在甲骨或青铜上的样子,并提供一些历史资料与考古图片,让人对汉字的形状来历一目了然。有了这些图片,学生们不仅学得快,也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而且学得兴致勃勃。”

林西莉认为,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形式讲解得越多,学中文的学生会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当同时讲解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房子、车辆、衣服以及使用的工具,讲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乡野、山河、动物与植物时,效果会更好。

除了林西莉外,一位名为明义士的加拿大学者曾助力于更早的汉字研究与传播。明义士于1885年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从多伦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又加入多伦多长老会中心教会,在那里他常听到从中国归来的传教士们的精彩故事。毕业后,明义士便迫不及待地申请前往中国。1910年,明义士来到当时隶属河南省的武安县,因着迷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常探访附近的名胜古迹。当他来到殷墟遗址,见到了传说中的“龙骨”时,对这种带有文字的骨头产生了浓厚兴趣。明义士在当地寻访并收购了大量甲骨,使得当时很多珍贵的甲骨得以保存下来。

1917年,明义士临摹和出版了《殷虚卜辞》一书,收录甲骨摹本共2369片,后来又出版了《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商代的文化和宗教思想》等。中国甲骨学家董作宾曾称赞,明义士是甲骨文研究中的“西方学者第一人”。

责任编辑:

网址:瑞典汉学家林西莉:让古汉字“活”起来,学得更有趣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3562

相关内容

瑞典汉学家林西莉:让古汉字“活”起来,学得更有趣
东西问·汉学家丨“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横撇竖捺间的中式之美
《创世纪》知识库上线 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活”到了网上
让更多古籍“活”起来
甘肃文化品牌:一部《四库全书》,让中国古典文化“活”起来
童心演绎经典,让绘本里的故事“活”起来
河北宁晋:千年技艺鲁班凳 让木头“活”起来
讲述汉字之美 海派名家杨正新“画”出书法新意
苏州昆山:系列改革让昆曲“活”起来
原来 可以用汉字打开春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