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明︱一周书记:当代艺术中的“呼/吸”与……社会疗伤
参与社会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也是培养艺术感的一种方式。 #生活乐趣# #艺术创作#
原标题:李公明︱一周书记:当代艺术中的“呼/吸”与……社会疗伤
《呼/吸·关键词》,王璜生、徐梦可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2月版
王璜生、徐梦可编著的《呼/吸·关键词》是一部由艺术家、评论家和学者共同完成的具有鲜明主题与特定现实语境特征的艺术创作论著,正如出版社编辑的推荐语所概括的,“本书从王璜生与‘呼吸’相关的艺术创作中提取了21个关键词,发掘它在中外历史文化中的引申含义,串联起相关展览及作品图片,以及创作自述和艺术评论,深入分析解读了该系列作品的创作理念、思维过程、技法手段、风格特点及价值意义等。全书以全球化的视野展开论述,既展示了在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刻,王璜生对当代艺术创作的重新思考和认识,也以作品为线索,紧扣生命主题,唤起读者在人类共同体意识下的对自我、对社会的深度关注和思考。”徐梦可在该书“序”中对此有更具体的表述:“本书是一本关于‘呼吸’的‘词典’,从王璜生与‘呼吸’相关的创作中提取了21个关键词。它们是理解王璜生艺术的工具,也是通过艺术形式理解‘呼吸’这一庞大概念的桥梁……在某些关键词中,本书会发掘它在历史上的引申含义,以及……这一词语的含义如何被改变了、拓宽了,而这种变化,也终将影响到我们如何‘呼吸’。”(第2-3页)关于“呼吸”这一词语的语义从历史到现实的变化及其影响,这的确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关于这种变化的“影响”所及,恐怕还有更多、更复杂的语义及语境有待研究和探索。
可以说,以“呼/吸”为中心的二十一个关键词就是这本当代艺术论著的基本纲领,它们是:肺 、氧气瓶、氧气、节奏/击打、记忆、免疫、伤寒玛丽、 隔离、远程办公 、呼吸机 、睡眠、瘟疫 、口罩、生物公民权、霾、恐惧、边界、疫苗、照护 、冲突 、战争。这不是一份以某种对概念术语或概念史的学术兴趣而选择出来的词目,而是从印刻在内心深处的年度记忆中提炼出来的生命关键词。它们既是生物性、物理性的,如肺、氧气瓶等等,也是社会性、政治性的,如隔离、生物公民权等等,但每一个关键词实际上都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这是它们生成于其中的那种现实语境所决定的。
严格来说,这里的关键词已经不能仅从“词语”的概念来理解。根据德国历史学家、概念史家莱因哈特·科泽勒克(Reinhart Koselleck,1923-2006)的理论,词语的词义是可以通过定义来准确界定的,但是当某些词语融入了历史与现实语境中的多种含义之后,已经难以被清晰、准确地下定义和界定。这时在词语与事物之间难以维持真实的对应关系,只能上升到现实世界与概念世界的关系来予以阐释——要强调的是概念只能被阐释。因此,我认为理解以“呼/吸”为中心的二十一个关键词的关键是要在概念阐释的层面上才能充分展开。
这种关于概念阐释的工作当然有多种的学科、路径和形式,其中历史学中的“概念史”是一种研究范式,德国史学家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多年来在我国学界也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实际上对于国内史学界来说,德国史学中的概念史研究无疑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与意义,这也是我近年来阅读方维规教授的相关论著所产生的体会。顺带提到的是,方维规在《关键词方法的意涵和局限——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重估》一文(载《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中评述了威廉斯的关键词研究与德国概念史研究的某些区别。对于王璜生的“呼/吸”展览及这本《呼/吸·关键词》来说,我更倾向于从当代艺术研究的视角出发,借鉴以科泽勒克为主要代表的德国概念史研究的核心方法论来进行思考,也就是要强调关注这些“关键词”(关键概念)在历史与现实语境中的社会意义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其所昭示的历史社会学、政治伦理学等意义上的价值观念究竟应该得到何种认识和评价。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当代艺术研究的视角,既把这些关键词还原到历史语境中去,同时也把它们如实书写到日后人们的历史认识之中。
在2019年,有着艺术家、美术馆长、策展人等多重职业身份的王璜生以在生活经验中有独特感受的氧气瓶作为新的素材,创作了包括从平面绘画到装置、从影像到行为的综合性系列作品。“王璜生:呼/吸”展览原定于2020年2月在上海龙美术馆开幕,因疫情而延期到8月举行。《澎湃新闻》以《王璜生个展“呼/吸”正式开放,新作传递不安与紧张》为题作了报道(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594656),这个题目非常切合展览的作品与当时的现实语境。王璜生关于《呼/吸》创作的缘起如是说:“其实做‘呼吸’相关的作品应该是从2019年的三四月份春夏之交的时候开始的,那个时候碰巧在医院看到很多堆着的氧气瓶,这给我的创作思路以新的启发。氧气瓶的含义非常丰富,它既是生命的必需品,能呵护、抢救生命,但是它的外形却像个炸弹,氧气含量高导致压力非常大,非常危险。我觉得氧气瓶的丰富性特别适合做作品。然后我就开始画……此外,我又在想怎样能将它变成一个更立体、更丰富的作品,不仅仅是绘画。”(43页)在这里对于氧气瓶的观察、描述与含义解读是多维视角的,从物、生命、社会的维度突破了词与物的边界,围绕着氧气瓶的权力关系也已经呼之欲出。
本展览的策展人、著名学者顾铮认为王璜生在这次展览中实现了一次重大的艺术蜕变:“他把这些许多是以假借的材料构成的作品,在一个复杂的空间场域里加以重新组合,构建起了一种新的现实,既超越了实有其事的现实,也重构了一个与因疫情这一突发事件所生成的心理现实更为一致的现实。它由艺术家的强烈现实感引发与引导,却又进入到超越现实的更高现实中去,由此导向一个由独特的美学反抗所导致的美学奇观。” (249-250页)在这里如果要选择关键词的话,“心理现实”和“审美反抗”是应该入选的。顾铮进而指出:“……切实的生命体验,作为王璜生的创作资源,形成了他此次展出作品的底色,并且通过这些作品焕发出了不同寻常的力量与丰满的质感。而以这种深切的生命体验为基底的丰厚的美学表达,又是与他的以氧气瓶为关键意象的生命反思与现实立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更充分显示了一个处于危机时代中的艺术家的思想张力。”(250页)这段话说得很到位,从生命体验到生命反思,从现实立场到美学表达,的确是当代艺术家面对这个世界所应该干的活。如果转回到概念史研究的话,这种由生命体验上升到美学表达的具有思想张力的艺术创作,无疑属于科泽勒克所讲的那种产生于现实世界与概念世界之间的阐释性力量。
对于作为关键词的“肺”与“氧气”,作者很清晰地阐释了对于进行空气呼吸的动物来说,肺为何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实现的。“简单来说,肺让‘呼吸’得以可能,而所有呼吸困难的原因,也几乎都与肺相关。”然后谈到了在西方医学史上关于肺与呼吸的认识史,最后指出:“当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思考呼吸的时候,我们并非要通过隐喻的方式去关注病体,或者单纯要去描述在这种带有节律的呼吸之间所隐含的身体现实,而是希望通过这些与呼吸相关的关键词,可以拓宽我们理解呼吸的方式,让我们重新思考呼吸。”(23页)这也是对该书其他关键词的思考所应该有的认识前提:从当代艺术的角度重新思考围绕“呼吸”产生的生命权利、自由与边界、封闭与开放等关键问题。另外,在这里我想到的是研究者的语境毕竟有代际差异,“肺”与“呼吸”这两个身体/生理概念在我们的成长语境中有过很奇特的、也是很早熟的认识史。我们从小就会唱一首关于“通过肺部进行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的歌曲,而且紧接着就把肺和呼吸与政党政治学所描述的某种机制紧密联系了起来。那时满街的小孩子都会唱,真可以算得上是概念史上的奇观。
在关键词“肺”的阐释中,作者还提到了英国诗人、作家迈克尔·西蒙斯·罗伯茨(Michael Symmons Roberts)的小说《呼吸》(Breath,2006)中的巴拉斯,他因为肺部受损,在一呼一吸之间,体会到的整个世界的陌生感(22-23页)。我没有读过这部小说,据评论文章介绍,小说描写的背景是某个国家刚结束了发生在南方与北方之间的战争,但是战争的伤痕还在。一个十几岁的南方男孩杰米在城市街道上被自行车撞死,他的父亲杰夫·安德鲁斯是医院经理,他被问及是否允许切除杰米的一只肺以移植给北方一位老人。他虽然非常痛苦,但还是同意了。于是外科医生罗斯切除了杰米的一只肺之后,带着这只肺乘飞机飞到北方,为巴拉斯进行移植手术。在飞机上,那只肺是有声音的,飞行员可以和它交谈,尽管这种交谈可能只是发生在飞行员的脑海中。而在北方的那位肺的接受者巴拉斯(Baras)是一个手上曾经沾满南方人鲜血的老人,罗斯在手术前告诉巴拉斯,他知道巴拉斯在战争中曾经用毒气使人窒息死亡,“现在我的一个族人献出他的肺来给你呼吸”,他要巴拉斯为呼吸而祈祷。有评论认为这是一部关于暴力、复仇与和解的小说,对战争和悲伤的裂痕以及为和解而进行的斗争给予了感人的及时审视。作者罗伯茨在接受访谈时谈到他出生在一个有肺部问题、呼吸困难的家庭,他小时候曾因双重肺炎而辍学了几个月,他记得那时自己还为患有双重肺炎而感到自豪。无论如何,他一直都知道呼吸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参阅《呼吸——迈克尔·西蒙斯·罗伯茨访谈录》,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在这部小说中的“肺”象征着对生命的祈祷与宽恕的见证,让人思考的是,呼吸本身就是一种与生命不可分离的持续的祈祷。从生命的祈祷来思考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呼吸,这是作为关键词的肺与呼吸所具有的令人震惊的象征意义。
从呼吸作为生命的祈祷来看,很自然会想起2020年5月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因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而死亡的骇人悲剧。当时一名警察用膝盖压住弗洛伊德的脖子大约持续了七分钟,弗洛伊德多次哀求:“我无法呼吸”(I can't breathe),送医后不治身亡。随后引发蔓延至全美国至少四十个城市的示威游行,抗议者高喊口号“我不能呼吸”。 在这一年发生在全球各地的冲突事件中,“呼吸”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诱因与症结,呼吸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年度关键词。2021年3月,美国歌手和词曲作者H.E.R凭借一曲《I Can’t Breathe》获得第六十三届“格莱美”最佳歌曲奖。该作品为纪念遭白人警察跪压身亡的弗洛伊德而创作,是记录全美各地“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活动的一首主题歌曲。王璜生在该书“后记”中也专门谈到了身体政治与这一事件,说明“‘呼吸’不仅是生理的需求与现象,更直接与生存权利、生命政治等紧密相关,‘I can’t breathe!’甚至变成了一个口号,一种宣言!在其后的骚乱游行中,这一口号总是伴随着抗争的人群,成为社会情绪的一种象征”(893页)。
在2020年的这个展览中,有部分作品是从王璜生过去几年的创作中演化而来的,比如纱布、铁丝网、包裹着铁丝网的沙发等。由此应该说的是,作者对生命、自由、权力、压迫等观念的关注以及对压抑性的不安和紧张的揭示不是在非常时期中才突然产生的冲动与创作灵感。在日常状态与紧急状态之间的突然转换,对所有人来说可能都是猝不及防的,但是对于一直关注生命意义、正义伦理等问题的思想者和艺术家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纯粹断裂的,而毋宁说更带有从断裂中产生的更深刻、更内在的联系。正如有评论者引用的阿兰·巴迪欧关于艺术领域的“例外状态”的说法:“在艺术行为中的无限意义上,艺术的目的并不是用来满足平庸的日常生活中人类活动的。相反,它的目的在于迫使思想宣布,在其关心的领域内,存在例外状态”。作者进而指出,王璜生通过在作品中创造出一种例外状态,并用与该状态对话的方式揭穿日常看起来平稳的生活所遮蔽的危机、痛楚与不安……”(杜慧珍,357页)在所谓安全的、宁静的、常态的生活之中就隐藏着通向例外状态的风险,这固然是艺术家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但是在例外状态中产生的新的常态则需要有更为敏锐的感受力和极具穿透性的表现手段才能揭示出来。
这次展览中的《会谈》(装置)就是这样一件在例外状态中呈现变化与新的意味的作品。作者的自述是:“这是在之前我的装置作品《谈话》基础上,加入一组氧气瓶进行新的组构而成的,《谈话》是由聚酯包裹铁丝网而成的‘沙发’,沙发本与舒适性和日常性等有关,而这里的‘沙发’冷冰冰硬邦邦,透明的聚酯显露出内里的尖利铁丝网,这使人在视觉和感受上产生强烈冲突。而由10个‘沙发’与10来个‘氧气瓶’组合而成的会议室状态,引发的是对国际、政治、商务、外交等博弈的可能性联想。毕竟,2020年开初以来,无论是疫情还是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的危机,都在这样的明里暗里中博弈着。”(671页)在这里应该补充的是,在作者原来关于《谈话》的创作自述中还谈道:“而‘谈话’的命名也很平常,似乎是我们日常中经常做的一件事,但是,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谈话’就如‘喝咖啡’一样,是有特定而模糊的涵义的,在这样特定而模糊的涵义背后,是一种特殊的生命经验和感受。”这是原版《谈话》中的关键:那些沙发本身的危险性构成了一个充满悬疑与焦虑的世界,强烈地提示着“谈话”这个主题本身是一种不祥之兆。对于有着不同“特殊的生命经验和感受”的读者来说则不难从“喝咖啡”延伸到同样是“特定”的但是并不模糊的涵义,比如“喝茶”、“旅行”等日常生活景观。德国哈根奥斯特豪斯美术馆馆长泰丰·贝尔金博士(Dr. Tayfun Belgin)认为,“王璜生设计了两个由亚克力支撑起来的透明扶手椅,并把铁丝网捆入其中。亚克力的外壳隔离了铁丝网带来的危险,但因为材料的透明属性,通过观察带刺的铁丝网来限制光滑的扶手椅表面带来的游移不定的舒适感,从而造成了一种原则性的威胁”(497-498页)。话说得比较含蓄,但是关于“原则性的威胁”的说法却是很准确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旧版《谈话》指向的那种内部性常态中的危险性在新版《会谈》中似乎暂时被隐匿、被替换了,就如作者所讲“引发的是对国际、政治、商务、外交等博弈的可能性联想”。徐梦可也认为,“重新看增加了氧气瓶的《会谈》,我们会发现另一重含义:在展露着尖利危险的日常之中,在一米之外的呼吸中,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场呼吸的危机代表的是深刻的现实和历史议题。‘会谈’的道路或许充满荆棘,但这也能进一步祛除‘隔离’”(275-277页)。这种转换当然有其现实语境,无论如何隔离、脱钩,总的来说还是改变不了全球化的现实,“会谈”仍然是接触、交流、缓冲的刚需。因此从“谈话”到“会谈”在阐释中的转变是合理的。但问题是不能因此忽视了原来的意涵,它只是被暂时搁置,但一直是在场的,甚至可以产生关于内部性“会谈”的联想。在这里值得思考的是符号学(semiotics)在当代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帮助艺术家把视觉经验转换为代表着真实语义机能的符号,同时也是对作品的解读能够产生适应语境变化的张力。
王璜生在2019年创作的《呼/吸——呼吸击打》(视频)是一部行为影像作品,以人在氧气瓶之间穿行、击打的行为与声音来“提示生命的坚韧与脆弱的双重意义”(顾铮)。由此我想起的是德国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他的《首领——激浪之歌》(1963年哥本哈根、1964年柏林)中充分运用了声音的元素,通过和人一起包裹在毛毡里的麦克风,博伊斯的呼吸声、咳嗽声和尖叫声和他制作的模拟兔子与牡鹿的声音在展场回荡,同时传到外面的大街上,以此表达战后柏林的战争记忆和对社会疗伤的呼吁。在这里应该谈到的是,王璜生对博伊斯的艺术和思想有过深入接触,曾经于201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成功策划了“博伊斯在中国”的展览。我认为博伊斯的社会关怀、政治意识和具体到伤害、记忆、治疗等议题中的深刻隐喻,对王璜生的创作信念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召唤与影响。
前段时间在广州美院举办了一个“博伊斯与中国”的公共艺术系列项目,在展厅中博伊斯的那件《革命就是我们》的照片作品在我看来仍然有强烈的感染力。当代艺术中的“呼吸”的自由与权利以及博伊斯所讲的那种“社会疗伤”,仍然有待继续探索与研究。
责任编辑:
网址:李公明︱一周书记:当代艺术中的“呼/吸”与……社会疗伤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3954
相关内容
李公明︱一周书记:当代艺术中的“呼/吸”与……社会疗伤李公明︱一周书记:时代症候中的压抑情绪与……可能性
李公明︱一周书记:人与虫子的微观文化史与……社会学
李公明︱一周书记:作为怀疑论者与独行侠的……思想斗士福柯
李公明︱一周书记:迈向现实的越界与……艺术之“罪”
李公明︱一周书记:生命中不应辜负的独立、自由与……激情
李公明︱一周书记:“自由的技术”与……对自由的威胁
李公明︱一周书记:王国维“境界”论中的……康德哲学与多重愿景
李公明︱一周书记:作为“眼睛”的光荣与梦想……及罪恶感
专访徐冰:当代艺术深深扎根于社会现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