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千年的唐诗名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这能有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2025-01-18 17:29

古代诗词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绘了江南秋夜的景象。 #生活知识# #生活智慧# #文学#

文|四季文史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关于这首诗,有不同的声音,很多人觉得有问题!

人民文学出版社八零版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说,这一句写的是“秋天的夜晚”,月亮落下去了,乌鸦开始啼叫;中华书局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也做了差不多的解释。时间是在“半夜”,所以才能和末句的“钟声”相呼应;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同样说是“一个秋天的夜晚”。

这些还不足以显现问题。

前文有说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乃“孤篇压全唐”,不过,在唐朝那个开放的朝代,各色诗人如“神仙打架”,层出不穷,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诗词界大咖,张若虚、张继等人也是“硬核”诗人。

就像一人一首成名曲一样,能有孤篇留下的,在历史上都享有崇高的盛誉。除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要数张继的《枫桥夜泊》了。

流传至今,这首《枫桥夜泊》可谓家喻户晓,然而,这首诗却存疑千年,尤其是里面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更是引起了很多同行的不解,大呼张继犯了常识性错误。

北宋大诗人欧阳修说,作者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罔顾事实与逻辑,诗中“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就是典型,听起来虽然很有诗意,但却没有寺院会在半夜敲钟。

这个疑问引发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讨论,按理说宋朝的欧阳修是不会对唐朝的诗人产生嫉妒心理的,那么他挑出的毛病是否属实呢?后来,有人在史籍当中真的找到了“夜半敲钟”的证据。

晨钟一响,群眠皆醒。暮鼓再击,觉悟无明。

自南北朝开始,苏州地区的佛寺就有在半夜敲钟的风俗,被称为“分夜钟”,也叫“无常钟”。因古时候没有计时工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以官方或寺院的钟鼓声,来作为计时方式。地方够大的话,还会安排更夫报时。因此,寺庙很自然地就承担了报时的工作。

白居易曾写过“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也有写:“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种种证据表明,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在古代本来就是有的。

如果说这一句尚且可以解释,后来却有更多人对全诗开头一句发起了质疑,即: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诗有什么问题吗?

自欧阳修提出前面的质疑后,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夜半钟声到客船”反推,“月落乌啼霜满天”发生的时间大概是在夜晚,而且是“半夜”。

《唐诗鉴赏》中明确提出,这是一个秋季的夜晚(因为有霜),但“月落”则又可以分为多种情况。农历(阴历)上旬,月亮在上半夜就会落山,中旬,月亮是在下半夜落下去,到了下旬就不一样了,月亮差不多要到清晨的时候才会落下去。

而诗句中,被很多人认为的“乌啼”乌鸦声声叫唤,一般只会发生在清晨或黄昏,这么看来,这首诗争议最大的“时间”问题,就发生在清晨,既符合“乌啼”,也符合“霜满天”情景。

但根据人们查阅史料又发现另外2个延伸的问题:“乌”是不是指乌鸦,“霜满天”究竟是怎样出现的?

有史学家说,张继听到的不是乌鸦的叫声,而是另外一种叫乌雀的鸟叫,这种鸟一般是夜里10多以后出来,这也符合了“夜半”的时间设定。也有人说诗句中的“乌”既不是乌鸦,也不是乌雀,而是苏州地区特有的乌鸡,这种鸡就是天明时分啼叫。

以上两种说法皆有可能,不过另外一种说法就显得非常不靠谱。有人说张继诗中的“乌”至“乌啼山”,这明显不对,因为乌啼山恰恰因为这首诗才得其名,也就是说,在张继之前,并没有乌啼山的叫法,包括“愁眠山”也因张继的诗而得名。

还有就是“霜满天”,很多人也认为张继是在“胡说”。但凡有点常识我们都知道,霜的形成,是在寒冷的天气中,由地气上升,在地面和草叶上凝结而成。张继既然能看到“霜满天”,简直是胡说了。

不过有人曾替张继解释说,作者在渔船中睡觉,偶然听到乌雀鸟叫唤后,探出头来张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面上树枝的倒影,而树枝上早已挂满了白霜,树枝在水面上的倒影,可不就是“霜满天”吗?

有人却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湖面根本就是漆黑一片,怎么可能再看到树枝的倒影,分明就是张继的思想在信马由缰。

不过在小编看来,张继的想象并非凭空捏造。有个成语叫繁星似霜,月落则星亮,“霜满天”怎么就不可以理解为“满天星斗”?诗词文章的写作手法本来可以充满想象和夸张,所以这里不能单纯地用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每个字每个词,如果是这样,我们一定不会走进作者的世界,也就不能身临其境。

换句话说,你能说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有问题吗?看似有问题,又没有问题,可如果要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去分析,李白是不是又是酒后乱写呢?

近代学者俞陛云认为:唐代七绝佳作如林,就只有《枫桥夜泊》这一首传到了日本,并且还是“凡妇孺皆习诵之”。可见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我们在欣赏诗歌意境美的同时,其实就是现实的升华,就像一部文艺作品一样,可以有多种描写手法,无论是“夜半”“乌啼”还是“霜满天”,作者恰如其分的表达和描写,无疑就是成功的写法。

所以,这首诗没有问题。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网址:争议千年的唐诗名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这能有什么问题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39972

相关内容

芒果这满天的富贵你可得接住了
穿越千年,与唐诗群星对饮:一部诗人江湖的风雅传奇
让墨方聊一会儿有什么问题呢?
霜降这个节气名不副实?!它真正意味着——
这深V 燃霜为昼 田嘉瑞 依旧帅气如初 田嘉瑞
是好看,这千年的狼妖都看呆了
十年时光,足以见证一个人的变迁,这变化能有多么深远呢?
满天繁星皆逊色,唯你闪耀无比
确实好看,这千年的狼妖都被迷住了
是好看,这千年的狼妖都被迷住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