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手心弦 | 钱绍武的雕塑民族化之路
介绍传统节日习俗,传承民族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文化生活资讯#
愚公移山(雕塑) 63×27×34厘米 1983年 钱绍武
教师的爱(雕塑) 82×30×64厘米 2005年 钱绍武
钱绍武(1928—2021)是我国著名雕塑家、艺术教育家、理论家、书画家。出生于江苏无锡钱氏书香世家的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旧学启蒙。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钱绍武赴苏联留学六年,受到系统而严格的西式造型艺术训练。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孜孜以求中西融汇、新旧合冶,探索西方造型与东方审美的结合之路,最终成长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家的杰出代表。
2008年,耄耋之年的钱绍武受聘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三年后,在清华大学喜迎百年华诞之际,钱绍武将自己历年创作的雕塑、绘画、书法、陶瓷等门类总计928件作品慷慨捐赠给清华大学。为了突出呈现钱绍武对造型艺术的杰出贡献,近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启幕的“国手心弦:钱绍武艺术作品展”,从其捐赠作品中精选雕塑、素描、人体速写等作品110余件进行了系统梳理。此外,还集中呈现钱绍武创作高峰期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雕塑作品26件,包括其留苏的毕业创作《大路歌》、首件写意性雕塑《杜甫胸像》、首个纪念碑式作品《闻一多先生纪念像》,以及写意性雕塑巅峰之作《李大钊纪念像》、迁想妙得的《李清照像》,还有精彩的《嫘祖像》《阿炳像》《孔子像》等。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认为,钱绍武始终尝试用恰当的雕塑语言对历史人物进行理性的表现和感性的升华,力图将深重的历史意识熔铸在人物造型中,使其承载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这正是钱绍武所开拓的雕塑民族化新的实践之路。
实际上,钱绍武有其独特的人体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思考,他曾在复刊后的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第1期发表了题为《为什么要画裸体模特儿》的文章,从艺术家的角度,深入细致地讨论了人体艺术的丰富性、复杂性。在这篇文章中,钱绍武提到了米开朗基罗运用人体的艺术语言来强调自己的主题思想,运用人体的动作和肌肉本身来说明问题。这篇文章的发表,打开了新时期中国现代美术和人体艺术的启蒙大门。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了钱绍武的一大批人体速写,很多都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如《钢笔人体速写8》画面上有一方朱文印,印文为“五十后作”,即1978年以后所作,这正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艺的春天。钱绍武创作的大量人体速写,开拓了他对雕塑形体学的研究空间,2004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进行“人体学与雕塑关系”公共课程的讲授,进一步推动了雕塑形体学的发展。
欣赏钱绍武的人体速写,可以看到作品中的线条流畅简洁、落笔坚定。虽然观者看到的是人体优美的外轮廓,但钱绍武最为关注的还是人体的内在结构。“可以看出他的速写的基本思路,是先用长线条抓住大的人体动势,再以结构表现的方法画出主要的胸廓和骨盆结构线。如同数学家的方程式演算,以大量具体的人体速写实践来求证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体艺术的结构规律。”在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看来,钱绍武的线描人体,都具有一种空间中的深度表达,这种人体结构的复杂透视,使得人体似乎可以从纸上站立起来、走向观者。观众不难从钱绍武的线描人体中感受到某种具有音乐感的节奏和韵律,这既是人体的节奏和韵律,也是艺术家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和表现的艺术节奏和韵律。
钱绍武在《雕刻之美——教学笔记》中写道:雕刻家应该善于从“形体”的角度来感受世界。一下乡,大爷迎出来帮着搬行李,你一握他的手,那粗大的关节,那厚厚的指甲,那老树一般的手背,那结实的体积,粗糙的皮肤,一下就使你明白了他的一生。已经用不着听他讲什么话,甚至色彩都是次要的。这就是形体、触感在说话。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就产生雕刻。
钱绍武的观点是不管是画人物还是雕刻人物,要“意在笔先”,他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出发,不断深化对中国传统雕塑和民间艺术的认识,并且将中国书画实践中获得的艺术体悟融入雕塑创作。他的雕塑形体学体系,其实是一种中西融合的体系建构,其中,受到中国传统画论谢赫六法的影响颇深。有关气韵生动的“气”的理解以及在雕塑中的运用,钱绍武自称受到滑田友的启发,即“气韵生动”,在雕塑中就是将不同的体积、形体贯穿一气,成为统一的生动的形体表达。只有这样创作的作品才能“真气逼人”,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知名建筑家、清华校友马国馨院士以1991年落成于唐山的《李大钊纪念像》为例,认为这是钱绍武晚年的巅峰之作,“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石刻造像的滋养中,形意结合而又特别追求意境的理想。”特别是钱绍武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杜甫像》《闻一多像》和1995年的《曹雪芹像》,以及一系列中国古代和当代人物的肖像雕塑,都表现出“吸取中国传统雕塑,尤其是秦汉雕刻循石造型,随形就势,不拘泥于物象的精细刻画,而着意表现其精神气质的风格和手法,从而体现圆浑厚朴之中的深邃。”
钱绍武总结中国传统形体造型的艺术方法,是建立在“一气呵成”的中国审美基础之上的,这成为钱绍武构建中国雕塑形体学的核心概念。正如殷双喜所言:“如果说,刘开渠那一代留法雕塑家以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欧洲雕塑的影响下,开创了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教育和艺术创作的基础,那么,以钱绍武为代表的一代雕塑家则吸收了前苏联雕塑的经验,并展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精神的研究,这对推动中国特色雕塑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发展,促进中国雕塑的创作与教学、史论研究与美育鉴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5年1月19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国手心弦》
↓ ↓ ↓ ↓ ↓ ↓ ↓ ↓ ↓
网址:国手心弦 | 钱绍武的雕塑民族化之路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40146
相关内容
杨幂 冯绍峰著名雕塑作品《成熟》意外被发现
全国雕塑作品展览彰显雕塑艺术多元创新
破界创新:国艺中联马通盘点大唐不夜城以雕塑为舞台的演艺作品
触动了我的心弦
70余件名家雕塑免费展出 首届天府雕塑展在成都开幕
十年一剑,舞动心弦!
任如意复活再现,杨盈的蜕变之路令人震惊,的感人之处让人泪崩…
这个“穿”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精美雕塑亮相河南博物院 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第59站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