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 于丹:文化是汤里的盐

发布时间:2025-01-23 16:39

面汤里加少许醋,提鲜且能软化面条 #生活技巧# #厨房烹饪技巧# #中式面点制作#

丹枫有意染烟岚,牛首寻美共菊芳。近日,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做客牛首十二讲堂,与观众共同探寻中国千年传统文脉,蕴藏于生活之中的哲学思想。借此机会,记者采访了于丹,听她讲述她的人生故事。

文化是汤里的盐

“此天阙也,岂烦改作?”东晋初,有人提议建立双阙,名相王导面朝牛首山双峰说了这句话,自此也奠定了牛首山的超然地位。在当日的牛首山讲堂上,于丹谈及这段东晋史实,认为王导以此劝谏晋元帝应勤俭止奢,顺应自然,王导这一言行,恰恰彰显了“天人合一”的大道精神。

这是于丹讲课的风格。她惯于从别人不着意处品咂中国的文化精神。在当日的演讲中,从历代艺术瑰宝谈到经典文学,从诗词歌赋聊到民间传说,于丹旁征博引,以《论语》《庄子》等经典著作为基石,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的哲学思想。她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给在场听众在为人处世、思维逻辑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带来非一般的启迪。

于丹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在高校任教之外,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在《百家讲坛》中,于丹讲授的《论语》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无数人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门。大部分人也是从这个节目开始认识她的。

于丹与《论语》结缘于四岁那年,当时父母带她参加一个聚会,父亲试图教授女儿一些基本的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而在日常生活中,父亲也给年幼的于丹讲解唐诗宋词,让她对传统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对蕴含其中的智慧有了很深的感悟。

中国智慧是什么?如何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其实我也经常在思考,智慧和文化有什么关系。”于丹将“智慧”两个字进行了拆解,“智慧的‘智’,上面是知识的知,它是可以从外面来的,而‘慧’字下面一个心,正所谓慧根是从心里长出来的,所以智慧是外在的知识和内心的慧根相遇所形成的一种化合反应。”于丹深耕传统文化多年,她深知要想从典籍中获取智慧,埋头死记硬背是不管用的,“智慧和知识水准不一定成正相关,有的人掌握很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没有在心里激活。”

这实际上也与文化的传播类似,在于丹看来,文化是一个动词,正所谓文而化之才是文化,“有的人说,听过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有文而无化,读了很多的书但是没有感悟。”于丹用做菜来举例子,“汤里有没有放盐你是看不见的,但是一尝就知道,放了盐,汤才有鲜美的味道,这就是化。”

于丹说,不管如今的阅读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经典仍是经典。经典的力量给我们一种支撑,默默地温暖着我们的生命。读经典不应该只是从书本上读,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来感悟。伴随着生命历练与个人成长,用生命体验去解读和认识经典本身具有的多重意味。

对不确定性的焦虑是伪命题

采访中,于丹分享了自己与友人的一段故事:之前她到南京的时候与友人聚餐,上了一道菌菇汤,“白色的钵,汤也是白色的,没有花里胡哨的点缀,但是我喝了一口,鲜得下巴都要掉了。”于丹觉得不可思议,友人则说,“感受食材本身的味道,感受时光在食材中沉淀下来的味道,这样的味道就是最好的。”这让于丹深受启发,“现在的快餐,煎炸烹炒、浓油赤酱,把味蕾都弄坏了。文化也是这样,不从容,就会失去对美的细微感受。”

放慢脚步,从容一点,这是于丹对待人生波澜的态度。从一个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孩子成为研习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再到走上《百家讲坛》为全国乃至世界所熟知,于丹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期间有过高光,也有过低谷,“印度诗人泰戈尔有一句话说的好,举足是走路,正如落足也是走路。抬腿走路时大家都能看到意气风发,但是如果没有落足,后面的脚也抬不起来,常常有人会在落步的时候感到沮丧,但是落步何尝不是抬腿的前提呢。”

这几年来,社交平台上开始流行起了“淡人”,指的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情绪稳定,追求心灵的祥和,对外界纷纷扰扰持有淡然态度的人,这种人设的出现也恰恰反应了人们在面对焦虑情绪时的一种处理方式,“对于不确定性风险的焦虑几乎成为今天大家的一个普遍情绪,其实我觉得我们应该少焦虑一点,不要被伪命题绑架。”在于丹看来,很多焦虑属于被制造出来的,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伪命题式的压力造成的,“比如说老有人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人就觉得非常焦虑。但你想问,起跑线到底在哪?小学开始跑,又变成学前班就开始跑,到最后弄成幼儿园就要跑,胎教就得起跑,人还没出生就开跑了,那这孩子为什么要来人间呢?”

允许自己生命从容,这是于丹对待生活的态度,“如果说人生是场马拉松,你看有跑马拉松的在前10公里就把自己跑残的吗?要允许自己有长板有短板,看得见自己的短板也要看得见自己的长板,毕竟人的一生不就是在扬长避短嘛。”

“人活着不乐,那多冤啊”

在研究、传播传统文化之外,于丹还是一名书法爱好者。

于丹在北师大读硕士的时候,导师是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学者聂石樵,聂老先生毕生喜爱古典文学和书法,跟随启功学习书法,年轻的于丹借此机缘常常跟着导师在启功跟前,学到了不少书法知识,甚至人生道理,这段情谊对于丹的性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启先生那时常乐呵呵的请我们吃饭,但他不吃,我说您怎么不吃呢,他呵呵一笑说‘我无齿’。”当时启功年岁已高,牙齿脱落,后来配了一副假牙,但是因为牙龈萎缩,戴了假牙后嘴巴会有点外凸,在饭桌上,启功还幽默地和大家开玩笑:“你们看我的嘴像不像鸟喙?”

但戴上假牙后,启功依旧不能舒舒服服地吃饭,因为假牙磨得嘴生疼,“你想没牙齿也吃不好饭,天天疼的呀多难受,有天我就问他,启先生您为什么每天这么乐呵啊?启先生哈哈一下说,人活着不乐他多冤啊。”

当时的于丹还只有二十来岁,其实并没太理解启功这句话的意思,现如今启功去世快二十年了,于丹自己也风雨兼程的走到了中年,现在回过头来看,她对于这句话有了不一样的感触,“人活着不乐,那多冤啊”,这背后是启功与生活的和解,“一个人如果跟自己不能和解,不就要和世界对抗嘛,总觉得这个世界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自己的家人朋友也不行,这辈子没遇到好人,总是在倒霉,要与自己逻辑自洽的和解,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现在北大师的校园里立有启功先生塑像,于丹路过了会去给启功先生鞠一躬,“我的导师聂石樵先生2018年去世了,师母邓魁英不久前也去世了,我想要和启功先生说一说这么多年的这些事。到了现在我明白了,人生在积累了一定阅历后就会知道,本来世间不如意十之八九,要是再不乐呵,那多冤啊。”

快问快答

S:沈昭

Y:于丹

S:您对南京这座城市有什么感受?

Y:我喜欢南京,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觉得此心安处是吾乡,我在90年代初就来过南京,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时光中南京一直是我心有归属的一个地方。

S:您为何喜欢南京这座城市

Y:南京是很有人文底蕴的,同时它还拥有四时好风光。我一直相信中国人说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我们看山看水就是看大地的锦绣文章。现在初冬时节我走到绚烂浓郁的浓郁,来看看牛首山的秋景,乌桕树的颜色五彩斑斓,这样的秋色其实让我也有点伤怀。

S:何来伤怀之感?

Y:叶嘉莹教授刚刚去世,人间百年终有辞别一日,我想到我十七八岁时在北师大礼堂听她讲诗词的情景,看到这片秋色想到了刘长卿的“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感慨万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文

摄像 陈金刚

剪辑 唐嘉钰

校对 徐珩

网址:面对面 | 于丹:文化是汤里的盐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41374

相关内容

喜马拉雅盐做凶器,用完后放在泡菜缸里,这凶手是个高智商
“汉字之美”走进维也纳 于丹发表主题演讲
宝子们真细心,背景音乐居然是婚礼进行曲,原来国外粉丝也在磕汤丹CP…
若曦真是古灵精怪,在四爷点心里加了盐!
诗意之旅 | 于丹:春天的每个时光,我们真去珍惜了吗
转发给于正,咱们祝绪丹真是火了!
弟媳吃饭时作妖,说菜里的盐放多了,谁料大哥把她给治了
从《论语》专家到人人嫌弃,被北大学生轰下台的于丹,经历了什么
“至爱之人就是你的归途” 祝绪丹 海陆 于朦胧
彻底翻脸?导演于正严厉批评祝绪丹品格低劣,言语犀利毫不留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