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都在刷手机?2700个瞬间,记录北京地铁读书人

发布时间:2024-04-19 13:22

参加摄影俱乐部或个人摄影创作,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生活乐趣# #情感交流#

原标题:谁说都在刷手机?2700个瞬间,记录北京地铁读书人

“一个个地铁读书人就像一粒粒种子,传递着‘阅读可以随时随地开始’的讯息。在一次次短暂的旅途中,地铁读书人建构着丰盛的自我,也编织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当拍摄“北京地铁读书人”的日子“滑”进第7年时,朱利伟对于自己镜头中的主角们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过去6年间,身为出版人、爱书人的朱利伟在人潮汹涌的北京地铁上拍下了2700张地铁读书人的瞬间,也在网络上和热爱读书的人们一起分享地铁书单、观察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体味阅读背后的百态人生。

记录

坚持6年拍摄读书瞬间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朱利伟都要乘坐地铁通勤半小时,从家中前往位于东二环的单位。作为一名图书出版从业者,读书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爱好。但拍摄“北京地铁读书人”却纯属偶然。

2018年2月的一天,朱利伟在通勤路上遇到了一位阅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乘客,她很想问问对方这本书是否有趣,却始终没好意思开口。于是,她随手将当时的场景拍了下来。

也是从那时起,朱利伟开始记录早晚高峰时段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当她开始留心寻找时,竟然发现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在地铁上读书的人,多的时候,甚至一天遇到了十来位。

就这样拍了四个多月,为了方便存储,朱利伟开始将她拍摄的照片上传到豆瓣上,并给这个相册取名为“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就在朱利伟边传照片边逐一备注时间、书名、当时的想法时,她惊讶地发现,相册的阅读量正在噌噌往上涨,几乎每秒的数字都不同,这个相册意想不到地火了。

很多网友像“追剧”一样追起了朱利伟的相册,评论区里,大家纷纷留言,惊诧于还有这么多人在捧书而读,感叹着被记录下的阅读瞬间是如此美好。

她的相册吸引了照片外的读书人。“仿佛看到了每日上下班的自己,四十分钟的车程成了每日最沉浸的时光。”有网友留言“许愿”,希望有朝一日,能拍到正在读书的自己。还有网友受到了鼓舞,出门时随身背上了一本书,甚至买了电子阅读器。“多看看这个相册,激励自己每天坚持阅读。”

不知不觉,这个相册里的照片已超过2700张,朱利伟记录地铁上的读书人也已经过去了6个年头。在朱利伟看来,这份“坚持”是自然而然的,记录成为了她通勤路上的一份寄托和快乐,也带给她了无限“回报”:“遇到一本又一本我以往完全不知道的书,和一位又一位同样爱阅读的人产生共鸣,被一个又一个出乎意料的读书镜头打动。”

观察

地铁书单彰显精神底色

上传照片到豆瓣相册后不久,朱利伟就建立了“北京地铁书单”,现在,这份书单里已经有超过1200本图书。

匆忙的地铁上,轻松通俗的小说是最受欢迎的地铁读物吗?朱利伟手机记录的镜头给出的答案是:小说作品和思想性读物几乎是半对半。“那些被带上地铁的书,大多是读者悉心挑选的,不是经典就是畅销书,即便有些书比较小众,也是小众书里的经典。”朱利伟说。

《三国演义》《活着》《悲惨世界》等中外经典、名著依然吸引着年轻读者;在嘈杂的地铁里,真的有人能沉下心来,阅读大部头的《全球通史》《资治通鉴》;甚至还有人在读《西夏瓷》《木卡姆》《中国古代农耕史略》等专业小众或已经绝版的书……

无须特别留心,在地铁里,经常能看到学生、上班族捧着考试辅导书和职业提升相关的书籍阅读。从公务员考试到研究生考试,从注册会计师、司法考试到外语能力测试。看得多了,朱利伟甚至可以从备考书中推断最近到了哪些考试的季节。

又大又厚的考试书其实并不方便在熙熙攘攘的地铁里阅读,可是因为时间宝贵,他们往往是一边读,一边写写画画。朱利伟既遇上过抵在地铁门上做题的人,也见到过车到站前一秒依然在奋笔疾书的人。“他们也是努力向上的人呀。”朱利伟在照片描述里写道。

在不同的地铁线路上,读物的种类也有所差别:比如,在途经众多高校、中关村的4号线,读数学、物理专著、外文类图书的年轻人总会吸引朱利伟的目光。在出版社、文化单位众多的5号线,她总能看到有人捧着刚刚出版的新书。

在朱利伟的眼中,这份不断拉长的地铁书单,也折射着时代的印记和变化:生活在当下时代,人们很难不被流量影响。比如,电视剧《狂飙》带火了《孙子兵法》;再如,有段时间,朱利伟接连遇到了好几位正在读《遥远的救世主》的乘客,原来是短视频平台将多年前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炒火了,这本书也重新焕发了生命力,甚至连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也接连出现在朱利伟的手机镜头里。

流量带来的影响也是双面的,在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下,诸如“人性的优点全集”“每天学点心理学”“逻辑表达力”这类作品也会在地铁上阶段性流行。“这和个别直播号为了提高销量,不顾及品质,推荐并带火了很多口碑平平的‘口水书’有关。不要用质量一般的作品搪塞了真诚想在书中找到答案的读者。纵然是开卷有益,为不同读者群体提供恰当的优质内容,出版业和传媒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朱利伟说。

体味

阅读背后藏着百态人生

和每一本书的相遇,都打开了朱利伟的视野;但更打动她的,是读书的人。拍摄之初,朱利伟以为,地铁里擦肩而过的都是陌生人。当她记录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有很多人都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乘坐相对固定的线路,因为阅读习惯或需求,会在地铁上翻开书阅读。他们中的很多人,朱利伟都遇到过不下两次,最多的一位,朱利伟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反复遇到了上百次。

在相册中,朱利伟称她为“女神”。她每次都是早晨8时10分左右,坐在地铁换乘站站台的同一个座位上,安静地读一二十分钟书,然后上车离开。“早高峰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都是争分夺秒的,可她却能不受来往人群的干扰,安静地享受阅读。”朱利伟说。 半个月的时间,她读完了茨威格的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完了古斯塔夫•勒庞的《革命心理学》,她又捧起了《从晚清到民国》,这是她一个月内读的第四本书。

在地铁上,朱利伟也常常被“出乎意料”的画面击中,被美好的平凡所打动:绘本不是只有孩子喜欢看;哈利波特的粉丝可能已工作多年;当很多人的注意力都被流量吸引,找出各种理由不读书时,还有老人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句地读着《斜阳》……“阅读是没有边界的,我们也不该为自己设限。”朱利伟说。

少年读者也不断刷新着朱利伟的认知。她常暗自惊叹,少年读者的阅读范围和品味甚至超出很多成年人。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在读一本小众的历代笔记小说大观《塵史侯鲭录》,很多成年人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这本书;补习归来的中学生捧着本《灿若黎明》,“这是本节奏很棒的成长故事,她是个会选书的姑娘。”朱利伟说。 看到有人读书,朱利伟绝大多数时候会选择默默记录,但她的脑海中会闪过一个个画面,“脑补”这些读书人背后的生活。朱利伟说,地铁阅读和日常生活其实是连续的,他们正读的也许是前一天晚上没读完的书,可能出于提升自我或日常生活的需要,选择了带着某本特定的书坐地铁。 比如,一位老人在认真地读《空中英语课堂》,看书间隙,老人打开手机,扬声器中传来了稚嫩的童声在讲着外语。“或许,老人不辞辛苦地学习,是为了跨越语言障碍,更好地跟小孙女交流。”朱利伟暗暗思忖着。 再如,在局促的地铁环境中,安静地读着《新加坡旅行小密探》《搭地铁游首尔》的读者,常常抑制不住脸上放光,“或许不久后,他们就会拥有一段美好的旅程。”朱利伟猜测。 喧嚣的地铁车厢里,每位读书人就像星星点点的微光,提醒着朱利伟,也提醒着周边的乘客:匆忙旅途上,可以用书开启另一段精神上的旅途。阅读,可以无处不在。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

网址:谁说都在刷手机?2700个瞬间,记录北京地铁读书人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4179

相关内容

谁说都在刷手机?2700个瞬间,记录北京地铁读书人
2600个瞬间记录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
欣赏艺术长廊,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开幕
爸爸刷视频发现女儿的秀身材视频,瞬间表情大变去质问
谁说严肃不能与幽默并存?
170幅北京地铁壁画艺术作品集中亮相,为近年来首次大规模展出
小S公公葬礼,媒体记录感人瞬间,家庭情感引共鸣
首届“得到读书人选择奖”发布 156万得到读书人选出6本年度图书
为了六本获奖图书,“得到读书人选择奖”颁奖典礼持续3小时
回顾1988年的幕后时光,一张珍贵的合影记录下了梅艳芳与曾志伟的瞬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