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贵阳㉖】贵阳一个山洞内,曾秘藏国宝

发布时间:2024-04-19 14:26

如何鉴别珍贵收藏品的真伪? #生活乐趣# #收藏#

原标题:【读懂贵阳㉖】贵阳一个山洞内,曾秘藏国宝

《读懂贵阳》推出第二十六期:

贵阳一个山洞内

曾秘藏国宝《四库全书》

走进贵阳,读懂贵阳。

在黔灵山山脉北部,有一个贵阳市区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鹿冲关森林公园。在这个公园里,你不会错过各种珍稀植物,但很可能会错过一个藏匿过国宝的洞穴——地母洞。

一个不起眼的洞穴,为何深藏国宝?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本期走进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贵阳故事。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由乾隆皇帝挑选360位顶级学者和4000余位书法高手编撰,全书共3.6万余册、7.9万卷、8亿余字,几乎囊括了清代以前传世的所有经典文献。

什么概念呢?也就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学科都能从《四库全书》中找到。

《四库全书》修成后,被誊抄成7部,分别藏于南三阁(文澜、文汇、文宗)和北四阁(文溯、文津、文源、文渊)。其中收藏在南三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被毁,而幸存于世的文澜阁本却命运多舛,四处漂泊流浪。

1937年8月4日一大早,几辆满负荷的货车从浙江图书馆开了出来,车上装着228个大箱子。谁也没曾想到,一场世界图书史上罕有的“长征”拉开序幕。主角,就是文澜阁《四库全书》。

这228个大箱子,一路途经福建、江西、湖南、贵州,跨越2000多公里,于1938年4月30日运抵贵阳。最先藏身于科学路原贵州省立图书馆、威清路张家祠堂,直到日机轰炸贵阳,才被迫转移到贵阳北郊的地母洞。

贵阳多雨,实在不算是藏书的好气候。为了防潮,人们在洞内修起离地的木台,用石块铺叠为柱脚,木板下撒石灰;在靠近洞顶的地方,修建遮水瓦棚;春秋两季晾晒书籍并除潮……还在洞口附近建了3间草房,方便看守人员住宿。

在贵阳人民精心的“照顾”之下,《四库全书》在地母洞中安稳度过了5年零8个月。直到1944年11月,日军攻入黔南独山县,文澜阁《四库全书》才不得不离开贵阳,转移至重庆。直至抗战结束,文澜阁《四库全书》在长达8年11个月的“长征”后,才终于回到浙江,结束多年的颠沛流离。

在库书近9年的大迁徙中,在贵阳的秘藏时间达6年零8个月之久,而在鹿冲关地母洞的秘藏时间,更是占了5年零8个月。

旧迹难寻,文澜阁《四库全书》西迁秘藏贵阳之事属机密,知之者甚少,加之岁月更迭,这段历史几乎淹没。但它与贵阳的故事却并未结束。如今,在贵阳鹿冲关森林公园地母洞内,依然保存着当初的存放痕迹;在“浴火文澜 战时书库”陈列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旧物依然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的往事。

文字:杨阿敏

主播:马铮

摄像:杨晓伟

设计/剪辑:林虎 曾玉璇

责任编辑:

网址:【读懂贵阳㉖】贵阳一个山洞内,曾秘藏国宝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4185

相关内容

【读懂贵阳㉖】贵阳一个山洞内,曾秘藏国宝
中国新闻学教育开拓者——贵阳人谢六逸
贵阳交响乐团:筑梦爱乐之城 广纳人才共谱乐章
“爽爽贵阳·爱乐之城”2024路边音乐会跨年嘉年华侧记
网络中国节·春节|贵阳孔学堂启动春节系列文化活动
贵阳路边音乐会·时光贵州唱响城市夜空
贵阳一中举行2024新年音乐会
春分伴古琴 雅韵绕心弦!贵阳孔学堂开展古琴户外体验课
本周,贵阳路边音乐会在云岩、南明、观山湖继续开唱!
贵阳新增一处艺术馆 刘知白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