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雨村为何恩将仇报不肯救甄英莲?其实是他想救也救不了

发布时间:2025-02-01 09:51

《红楼梦》中贾母的形象及其在家族中的地位 #生活知识# #文学名著#

前言: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开篇人物,一向被认为是书中的第一大反派。特别是他日后官居大司马之时,对提拔他的贾府落井下石,恩将仇报,更是令人齿冷。其实从他的名字、籍贯来看,作者就已经对贾雨村灌注了极大的恶意。

贾雨村姓贾名化(谐音假话),表字时飞(谐音假是非),别号雨村(贾雨村言就是假语蠢言),原系胡州人氏(谐音胡诌)。脂砚斋对他的评价一针见血:奸雄。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奸雄也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前期贾雨村最受诟病之事,就是乱判葫芦案,以及对恩人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见死不救。其实说起来这件事还真怪不了贾雨村,可能换成你我之中的任何人,都不见得能比他做得更好。

贾雨村剧照

是否对甄士隐忘恩负义?

甄英莲的父亲甄士隐,是姑苏城内的一家乡宦,被本地推为望族。在他们家的边上有一座古庙,别名葫芦庙。庙中住着一个“穷儒”,正是落魄之时的贾雨村。凭借着一首中秋好诗,贾雨村得到了甄士隐的赏识,资助了他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让他得以进京赶考。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其实这里有一个漏洞,贾雨村既然可以进京赶考,说明他是一个举人。甄士隐在和他交谈的时候,说的也是“春闱一战”。所谓的春闱,指的就是在京师举行的会试,只有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才有资格参与。

我国古代有“金举人,穷秀才”的说法,只要中了举人,做不做官无所谓,不可能没钱。我们不妨看看《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主动上门赞助的人有多少。为什么呢?首先是举人即使会试落第,同样可以做官。其次举人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这让他们坐在家里也会有人来主动投靠。最后举人是乡绅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好处是少不了的。

甄士隐剧照

所以说贾雨村可能是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流落在了姑苏城,身上没钱无法进京赶考。甄士隐资助他,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投资,双方心知肚明不予点穿而已。那么贾雨村发达以后,有没有对甄家进行回报呢?

贾雨村在中秋节后第二日进京,次年元宵节甄士隐的独生爱女甄英莲被人拐走,三月十五日葫芦庙中炸供,一把大火把甄家烧成了白地。甄士隐无奈之下,只能到大如州投奔岳父封肃。一二年后家财用尽,甄士隐被空空道人点化出家,只剩下娘子封氏还有丫鬟娇杏在封家苦熬日子。

可巧不巧,贾雨村中了进士以后外放的官职就是大如州知府,他在见到娇杏之后,立刻派人来封家找甄老爷。得知甄英莲失踪、甄老爷出家之后,贾雨村感叹一番,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给封氏作为答谢。此外又纳了娇杏作为二房,给了封肃白金,又谢了甄家娘子许多物事。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贾雨村给予甄家的回报,已然远远超出他当年受到的资助。

贾雨村剧照

当然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贾雨村中了进士以后,有没有立刻对甄士隐进行回报呢?这事不好说,一来中了进士不代表马上可以外放为官,有一个熬资历的过程。二来甄家举家迁到了大如州,就算贾雨村派人去姑苏找人,也很难打探到消息。三来他在知府任上看到娇杏,不管是不是有私心,毕竟还是立刻来找甄老爷,显然是打算报恩。

看了这一段情节,我们还能说贾雨村对于甄家忘恩负义吗?不能这样说吧。

是否对甄英莲见死不救?

话说贾雨村升了知府之后有些“恃才侮上”,也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官,还保持着读书人的傲气。结果被上司寻了个空隙参了一本,皇帝御批将其革职。为了谋求起复,贾雨村先是去了江南甄家,做甄宝玉的家庭教师。可惜他搞不定甄宝玉,只能辞了馆另外找门路。这一回贾雨村到了扬州地面,到前科探花,巡盐御史林如海家做西席,成为了林黛玉的开蒙老师。

虽说文人相轻,可是林如海不是一般的文人,他非常赏识贾雨村的才干,一封荐书把他引见给了自己的二舅哥,荣国府的实际当家人贾政。依靠着国公府的深厚底蕴,贾政自身虽然只是个五品官,却轻轻松松为贾雨村谋了一个四品官:应天府知府。

贾政剧照

然而这一次的起复,其实是一次典型的萝卜招聘,贾府让贾雨村来应天府,自然是要他解决困难的。却说贾雨村刚到应天府一下马,就收到了一桩人命官司,说的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死人命。

被害人冯渊,本地一个小乡宦之子。凶手薛蟠,本地大族名宦薛家的嫡子。凶手打死人之后若无其事,带着抢来的丫头进京去了。冯家的奴仆在应天府告了一年的状,却始终无人做主。贾雨村正要发下海捕文书,却被衙门里的一个门子拦住。

这个门子正是当年葫芦庙里的小沙弥,他给了贾雨村一张护官符,里面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这薛蟠之母,正是王家的女儿,而她的姐姐,则是贾政的夫人。贾雨村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来应天府,正是要解决贾府外甥的人命官司。

雨村犹未看完,忽闻传点人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听说,忙具衣冠出去迎接。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细问。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薛也。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薛蟠剧照

贾家和王家盯得很紧,贾雨村刚到任,案子就到了他手上。案子还没判下来,王老爷就来了。这里的王老爷,只能是王家在金陵的族长,王熙凤的父亲。王家这一辈中姐妹四人,大老爷在金陵老家主持家务,二老爷王子腾在京为官,两个姐妹一个是荣国府的当家人,一个是薛家的当家人。荣国府和王家何等势力,岂是贾雨村所能对抗,所以门子才让他做顺水人情将此案了解, “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的面”。

那么贾雨村在门子已经告诉他,本案中双方争夺的那个丫头,正是当年被拐的甄士隐之女甄英莲之时,他为何不出手营救呢?这不是典型的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吗?这件事说起来,还真不能怪贾雨村。

其一:如果贾雨村秉公断案该怎么做?那他就应该发下海捕文书对薛蟠进行通缉。可问题是此时的薛蟠已经带着老娘薛姨妈、妹妹薛宝钗和抢来的丫头甄英莲进了京,住到了姨父贾政的家里,也就是住到了荣国府之中。应天府的公差,敢去荣国府抓人吗?

其二:贾雨村补授应天府,显然是贾政和王子腾的共同决定,目的就是让他来解决这桩命案对于薛蟠的影响。如果贾雨村真要坚持初心秉公断案,相信贾家和王家不会介意再换一个新的知府。

甄英莲剧照

其三:自打冯渊被打死到贾雨村到任,已经足足过去了一年时间。薛蟠号称“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在贾雨村的想象之中,甄英莲应该早就被生米煮成了熟饭。秉公断案抓了薛蟠,然后让他休了甄英莲,再送她回大如州封家?

其四:古代烈女不从二夫,真把甄英莲送回封家,她今后还怎么嫁人。只怕终其一生,都会处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之中,保不齐会像后文中的金钏儿一样跳井自尽。甄英莲从拐子手里脱身进了大富大贵的薛家,至少不用为生活发愁。

结语: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贾雨村的恶,也是一步一步慢慢黑化的。他本想做一个能吏,也对昔日资助自己的甄家报了恩。可是官场的现实告诉他,不管你能力有多强,没有根基就会被人轻易干掉。

贾雨村领悟了这一层,这才厚着脸皮去江南甄家,探花林家做家庭教师,就是希望能抱上一只粗腿。等到他如愿以偿起复补授知府之后,才知道自己要缴纳一个投名状。昧良心的案子都断了,还在乎一个没见过两眼的甄英莲?更何况在贾雨村的概念里,现在已经是甄英莲最好的结局了。

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

此案过后,一个泯灭良心,厚颜无耻的贾雨村诞生了。贾家、王家利用他,不曾想自家今后也会毁在此人手里。

网址:红楼梦中贾雨村为何恩将仇报不肯救甄英莲?其实是他想救也救不了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45191

相关内容

剑雨:临阵磨刀不迟,就算破伤风了,也救不了你
甄家丢的英莲,并不是薛蟠之妾香菱,葫芦案时贾雨村已移花接木
红楼梦中最早出场的贾雨村,无形中牵引了三个人的命运
“救不了姐姐,本宫就让你们陪葬”
捂着严是怕大家认不出吗马赛克也救不了你
好心办坏事,救想老婆,却被老婆骂是自导自演,连小舅子也揍他
太虐了为救小玖,英磊牺牲,他那么爱他们,他害怕…
大师兄太搞笑了,打得人家快死了,又想救人家,结果来的是叶鼎之,救不了
这位上海家喻户晓的顶级保镖,为何要救他呢?
贾雨村夤的什么缘才能复旧职?看不懂贾雨村,也就无法理解红楼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