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罗隐在宣州的游历与出使

发布时间:2025-02-07 11:26

美国科罗拉多州峡谷漂流,体验刺激水上游历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户外探险线路#

童达清

微信版第1668期

罗隐(833—909),本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属浙江富阳)人。唐末著名文学家。依附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世称罗平给事。著有《谗书》《罗昭谏集》和《淮南寓言》等。《唐才子传》卷九、《旧五代史》卷二十四有传。

罗隐仕途坎坷,自大中十三年起,连续十二三年参加进士考试,每次都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因此改名“罗隐”。黄巢军起义军北上后,中原动乱,罗隐被迫南下,与宗人罗鄂、罗邺及杜荀鹤、张乔等人一起隐居九华山。

一、因窦潏而寓宣州

当时的池州刺史正是窦潏。因窦潏曾任过京兆尹,二人或在京城时早已相识,而且关系想必不错。乾符三年(876)窦潏任池州刺史,这次罗隐隐居九华,或为窦潏相招,或罗隐有投靠窦潏的意思。

罗隐在池州,自号“江东生”,很得窦潏的照拂。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九记载:“隐池之梅根浦,……广明中池守窦潏营墅居之。”此“墅”在何地,史无明言,《舆地纪胜·池州》:“罗隐宅在南陵县西七十里,旁有井及祠堂,俗号罗家庙。”罗隐自己也说过“伤感南陵旧主人”的话,可见其地当在南陵县。

中和二年(882),窦潏由池州刺史升任宣歙观察使,不久就寄书罗隐,希望他能到宣州来。

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

双鱼迢递到江滨,伤感南陵旧主人。万里朝台劳寄梦,十年侯国阻趋尘。寻知乱后尝辞禄,共喜闲来得养神。时见齐山敬亭客,不堪戎马战征频。

曾逐旌旗过板桥,世途多难竟蓬飘。步兵校尉辞公府,车骑将军忆本朝。醉里旧游还历历,病中衰鬓奈萧萧。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罗昭谏集》卷三,《全唐诗》卷六五五)

全诗回忆了二人多年的相交情谊,对窦潏不忘“遗簪堕履”之情十分感激,或许是在病中吧,罗隐没有即刻到宣州。待病愈后,罗隐即至宣州与窦潏相会。

寄前宣州窦常侍

往年西谒谢玄晖,樽酒留欢醉始归。曲槛柳浓莺未老,小园花暖蝶初飞。喷香瑞兽金三尺,舞雪佳人玉一围。今日乱罹寻不得,满蓑风雨钓鱼矶。(《罗昭谏集》卷三)

这是多年后罗隐回忆二人在宣州相见的情景,曲槛,浓柳,啼莺,小园,鲜花,飞碟,瑞香,美人,主客谢眺楼上樽酒尽欢,其乐融融,一切是那么的美好。然而好景不长,这年十二月,和州刺史秦彦派他的儿子带兵突袭宣州,当时窦潏恰在病中,被迫匆匆逃往广州。罗隐也只好离开宣州,前往郑州等地游历。

二、代钱镠出使宣州

光启三年(887),罗隐回到杭州,即被钱镠任命为钱塘县令,旋又拜著作佐郎。大顺二年(891),孙儒派手下大将李从立突袭宣州,与杨行密在宣州鏖战半年。杨行密压力大增,形势危急,遂派人向钱镠求救。钱镠即遣罗隐出使宣州。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

乱罹时节懒登临,试借条风半日吟。只有远山含暖律,不知高阁动归心。溪喧晚棹千声浪,云护寒郊数丈阴。自笑疏慵似麋鹿,也教台上费黄金。(《罗昭谏集》卷三)

罗隐至宣州,物是人非,人去楼空,“今日乱罹寻不得”,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逸兴,只是看到条风楼,想到当年他与窦潏樽酒言欢的情景,还是忍不住凭级而上,扶栏眺望。条风楼在北楼西,“条风初拂面,不觉异寒温”,往事一幕幕,虽是寒冬,远去的故友还是能给人温暖,就像夕阳下的远山一样。“云护寒郊数丈阴”,当年没有老友的照顾,自己想必生活要困顿得多吧。

战事倥偬,罗隐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临别,宣州官员为其置酒饯行,同为文人,自然免不了一番唱和:

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

梁王雪里有深知,偶别家乡隔路岐。官品共传胜曩日,酒杯争肯忍当时。豫章地暖矜千尺,越峤天寒愧一枝。还有钓鱼蓑笠在,不堪风雨失归期。(《罗昭谏集》卷三)

罗隐开首用典,用当年梁孝王刘武雪中招待宾客的故事(见谢惠连 《雪赋》),感谢“深知”的至情厚意。这里的“深知”,既指窦潏,又有“官品共传胜曩日”的当年的同事,许多回忆就在酒香中蔓衍开来,虽依依不舍,还是要尽快赶回去复命,不能失了“归期”。

罗隐在宣州出使活动的具体内容,他又是如何向钱镠回报的,史上并无只字片语的记载,但是我们从后来钱镠的一系列举措看,杨行密是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其中罗隐居功甚伟。一是钱镠派兵占据苏州,迫使孙儒分兵,这就减轻了杨行密在宣州的压力(《资治通鉴》卷二五八),这是围魏救赵之计;二是 “出糗粮、甲兵以助之”(《吴越备史》卷一《武肃王上》),为杨行密军提供粮食、武器,解除了吴军后勤上的困扰。景福元年(892)六月,钱镠更是直接派兵至宣州助攻,导致孙儒军全线溃败,孙儒兵败被杀(《吴越备史》卷一《武肃王上》),被围困了一年多的宣州,终于获得了喘息之机。罗隐为尽快结束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没想到的是,十年之后,罗隐再次与宣州发生了交际。天复二年(902),宁国军节度使田頵欲叛杨行密,接纳钱镠叛将徐绾,想先攻下杭州,增强自己的实力。遂派兵围住杭州,并派使者进城敦促钱镠投降。

初,頵之围城也,尝遣使候钱镠起居,镠厚待之。将行,复与之小饮。时罗隐、皮日休在坐,意以頵之师无能为也,且欲讥之。于是日休为令,取一字,四面被围而不失其本音,因曰:“‘其’字上加‘草’为萁菜,下加‘石’为碁子,左加‘玉’为琪玉,右加‘月’为期会。”罗隐取“于”字,上加“雨”为舞雩,下加“皿”为盘盂,左加“玉”为玗玉,右加“邑”为邘地。使者取“亡”字,讥钱镠必亡,然“亡”上加“草”为芒,下加“心”为忘,右加“邑”为邙,左加“心”为忙,其令必不通,合坐皆嘻笑之,使大惭而去。未几,頵果班师。(陶岳《五代史补》卷一)

一场文字游戏,大挫了田頵使者的锋芒,田頵最后被迫撤离杭州,一场战争就这样消弭于无形,罗隐再次立了大功,不仅显示了罗隐的政治才能,也是他与宣州的渊源不浅吧。

三、一点补充

在《罗昭谏集》和地方文献里,还有一些与宣州相关的诗文。《送梅处士归宁国》:“十五年前即别君,别时天下未纷纭。乱罹且喜身俱在,存没那堪耳更闻。良会谩劳悲曩迹,旧交谁去吊荒坟?殷勤为谢逃名客,想望千秋岭上云。”(《罗昭谏集》卷三)此诗赠宁国的梅处士,二人当在中和二年(882)相识于宣州,十五年后是天祐四年(897),二人再次邂逅于杭州。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四里还有一首《题石门》:“灵岩一窍何年凿,混沌初开有此门。采药仙人何处去,山中不改旧乾坤。”(《宁国县志》作“题山门”)或许二人曾结袂游柏枧山,故有此题诗。

万历《宁国府志》卷十九说:“罗隐……微时尝游于宣,至今人辄称‘罗隐秀才题’云,其所传鄙俗诗,非也。”宁国女儿山有罗隐的诗刻,泾县稻积山留有罗隐的䜟语:“稻积山高不出榖,日籴由来自外村”,《泾县志》更说罗隐去世后葬于泾县城东七十里的双岭山,或许罗隐生前还曾多次游历过宣州,这才有这么多的传说和遗存吧。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网址:诗人罗隐在宣州的游历与出使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47721

相关内容

作为独步唐末文坛的诗词大家,罗隐的历史地位为何会大起大落?
凤隐说她要游历四方,品味人生八苦,再回来公平竞争凤皇之位
凤隐说她要游历四方,品味人生的八苦,然后再回来公平竞争凤皇之位
凤隐说她要游历四方,品味人生八苦,然后再回来公平竞争凤皇之位
四小队出击,胖子隐令南颜受伤,嵇扬自愿施以阵魔钉惩治森罗…
不论是嵇炀还是隐,易与腹黑森罗共享一具魔躯,这副皮囊尚可即可
六道堂男团终于凑齐,集结完毕出发,护送公主出使安国
如意出使安国,怎料遇见朱衣卫故人,秒懂不对劲
刘诗诗 六道堂男团终于凑齐,集结完毕出发,护送公主出使安国
《布罗茨基传》:一出关于布罗茨基的戏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