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调调直往心里钻(艺近人和)
对于幸福感的调查,往往关注心理感受和个人价值观。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改善# #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刘引红在表演长子鼓书。 刘引红供图
今年的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春节联欢晚会上,长子鼓书再次成为重头戏。4位演员一起登台,表演原创剧目《三圣公主争位》。
13分钟的演出,大家准备了两个多月。
长子县位于山西东南部,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长子鼓书是土生土长的地方说唱艺术,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用方言说唱,板式多样,唱腔丰富。既可以说大书,也可以唱小段。内容贴近生活,说的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深受欢迎,节日、庙会、嫁娶做寿都离不开它。
每周五晚上7点半,长子县文化馆“周末艺苑”都会有好戏开场。
“碧荷依依叶连根,溪水潺潺迎春风儿,鸳鸯相嬉互挑逗儿,小两口娘家走亲戚儿……”台上,板胡、二胡、电子琴齐奏。长子鼓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引红正表演成名作《小两口回娘家》。她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一人多角,转换自如。唱腔婉转,余韵悠长。
台下,200多名观众如痴如醉。说到有趣处,掌声笑声齐鸣。“这调调直往心里钻,酸不溜秋,有味儿。”市民张海英说道。
刘引红今年53岁,扎一个长马尾,说起话来总是眉眼带笑。她14岁拜师学艺,2024年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小时候家里穷,学鼓书是为了讨生活。”刘引红还记得,第一次出门演出是个冬天,背着铺盖一个村挨一个村去问“需不需要说书”。眼看太阳落山了,还没找到愿意出钱的,最后只能借住在老乡家里。
刘引红咬牙坚持。第二年,继续跟着师傅走乡串户。一开始师傅让她垫场唱小段,后来能表演两小时的大书。露脸一多,在十里八乡有了名气,“哪里冒出这么个丫头!”老乡们纷纷称赞。16岁那年,刘引红自己组建曲艺队,一开始搭块板子挂个喇叭就是舞台,后来越来越好,开始置办音响、设备,搭专业舞台,有了灯光、大屏,成为当地最红的曲艺队。
刘引红三天一个台口,唱了20多年。直到2012年,她的艺术之路迎来转折。
那年8月,第五届中国中部六省曲艺大赛在长治举办。“比赛办到了家门口,得去露露脸,让专业评委看看长子鼓书到底行不行。”长子县文化馆找到刘引红。
“当时对比赛没有概念,哪上过这种舞台啊!”刘引红心里直犯嘀咕。县文化馆开始打磨剧本、音乐。一个月后,刘引红带着著名曲艺作家暴玉喜创作的《小两口回娘家》战战兢兢上了台。没想到表演结束,掌声雷动,拿了一等奖!
这些年,刘引红凭借《常回家看看》《山西面食》《腊月天》等作品,获得了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等多个奖项。
近几年,刘引红演出少了,留出更多精力做传承。
每周三下午,她都会来到长子县东方红学校讲课。这天,她教学生们说唱《山西面食》。“吃了一碗又一碗,小肚儿吃了个滚滚圆儿,吃饱了吧?吃饱了?松松裤带还能加一碗儿。”诙谐风趣的样子,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她将农村的老宅院改造成长子鼓书传习基地,常年招收学员。“只要有年轻人愿意学,我管吃管住,给他们创造登台表演的机会。”说书艺人平均年龄48岁,40岁以下的不足5人。再过10年,谁来说书?长子鼓书后继乏人的现象引起重视。长子县提出,“保护留人,培养育人,赛事引人,精品聚人”,县文旅局拿出专门资金设立“周末艺苑”,每周一场,已经办了10年。
周五看戏,成为当地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年办春节晚会,元宵节办群众文化展演,夏天有村晚嘉年华,平时有文化惠民演出……如今,长子县活跃着70余支鼓书演艺队伍,从业人员800余人,长子鼓书可以一年唱到尾。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3日 20 版)
网址:这调调直往心里钻(艺近人和)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48988
相关内容
这调调简直甜到心坎里啦!我挺吃这个死调调的~(非贬义)
任敏碎钻开衩长裙造型,这状态好美呀!
山歌迪:这孩子真是山歌中的钻石级选手
赵丽颖闪钻长裙
听到这句话, 心里难免有些堵
薛凯琪这一扭,扭进多少人心里了?
浓浓的家属感!这两段真让我心里暖洋洋555…
这首歌让人无法抗拒? 张艺兴
话剧开排发言,这CEO果然不同凡响张艺兴 话剧 娱你安利 张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