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占平:人生体验蕴诗中|中原作家

发布时间:2025-02-14 09:17

诗词中蕴含的故事和意境丰富生活体验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诗词鉴赏#

作者:杨占平

来源:太原日报

危事经非一,浮荣得是空。

白头官舍里,今日又春风。

——裴度《太原题厅壁》

裴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关于文学创作,裴度认为“文之异,在气格之高下,思致之浅深,不在磔裂章句,隳废声韵”,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这种观点对于唐代中期文学创作上追求奇诡的倾向,具有补偏救弊的意义。这种认知,在裴度的写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首在太原期间写就的五言绝句,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意蕴超拔高迈,得到历代文学史家和评论家的推崇。这也是裴度人生的最后一首诗,大约作于唐开成三年(838)春,那年裴度75岁。因此,这首诗有总结其一生的意味。

第一、二句:“危事经非一,浮荣得是空。”这是表达裴度自己多年在官场上的感受。他位高权重,侍奉过多位皇帝,遇到危险的事情不是一两次,而是数不胜数;同样,得到的各种赞颂、夸奖、头衔也是不计其数,裴度在唐宪宗、唐文宗时期两度到太原镇守,繁忙军政事务之余,还筹集经费、组织人力疏浚西山龙泉和晋水,在百姓中口碑颇佳。而然,名利就像过眼云烟,转头都是空有虚名。

第三、四句:“白头官舍里,今日又春风。”自己已经年老了,仍然在官场上尽职,好在是回到山西老家,感觉还是比较愉悦的。对于他这样一位经历多朝、任过各种官职的老人而言,能够有机会回到家乡做官,为父老乡亲做些事情,足以欣慰。

读裴度的这首诗作,我们首先能感觉到的他人格精神和真情实感的流露。他在诗歌创作中很好地表现了唐代诗歌大家的优良传统,写诗绝不是无病呻吟,或者是为写诗而写诗,更不是进行文字游戏,而是真情实感迸发的结果。全诗仅仅四句二十个字,但字里行间流淌着裴度年老后回山西老家做官产生的别样感受与体验,让读者与他的真诚态度产生真切共鸣。

裴度的诗作,都是来自于自己生活的体验,这一首也不例外。在诗中,他用质朴的语言文字,把个人独特的经历与感受,诗意地呈现出来,达到了诗歌应该具备的境界。从作品中能够看出,裴度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他的感受是绝对不同于他人的,他在诗作中把这种感受真实地显示出来,让读者对他的为官人生有了一种真切的领略。

从主题立意上考量,裴度的这首《太原题厅壁》积极向上、蕴意深刻,体现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他并不去刻意表现离开权力中心长安后的郁闷心情。这种态度,包含着裴度本人对为官现象的感悟和见解,借诗达意。

唐代诗人的作品大多有高超的艺术水准,裴度的这首诗作同样体现出他的艺术把控能力。他对诗作的设置,是根据主题而定,做到详略得当。这首诗是在抒写人生体验,也是在倾诉内心感受,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浮泛的诗风,强调现实感,如此,便创造出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提升了诗歌的品味。

网址:杨占平:人生体验蕴诗中|中原作家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49243

相关内容

台湾知名作家、“鬼故事大师”司马中原病逝,享年90岁
叶平:中原之“中”的历史演进与逻辑展开
她的作品堪称青岛的“伴手礼”!作家阿占“作家的写作课”开讲,干货满满读者备受启发
陈占超:卢崖飞瀑墨浪翻|中原作家
李郁:诗人、作家、文学家|中原作家
扎进以海为内核的景观书写——作家阿占《后海》分享会在青举行
作家杨中宇印象
在隐秘的角落里,蕴藏着「我们」的心照不宣
“河南思客作家文丛”第二辑《涛自大海生》首发式在郑州举行
贾平凹:路遥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个优秀的作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