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假”?短剧行业其实已经变天了!
我在沙发上发现了一只正在睡觉的袜子,第二天发现它已经变成了一只枕头。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每日趣闻趣事#
这个春节档,关于短剧的消息,你有看到吗?用少之又少来形容不过分吧。根据DataEye-ADXray的后台数据,自1月13日至2月2日,已有2566部短剧上线,这也是近年来短剧行业“最卷的春节档”!
春节期间的“短剧人”可丝毫没有懈怠,但集体没消息的情况属实是有点令人意外了。
最早猜测是因为《哪吒2》的爆火,把短剧行业的动态覆盖掉了。但据短剧头部制作公司的匿名负责人(下文简称短剧从业者)分享:“作为震惊电影史的大爆款,肯定是有《哪吒2》的因素在,但主要原因还是短剧行业自身的问题,具体一点说是短剧生态的问题,短剧发行的主战场从抖音转向了红果。今年春节档大部分都是在做免费,但是现在红果的产品形态也不是很成熟,没有榜单、流量也没起来、没办法给某一部剧特别的去推热度。我们其实有观察到好的内容,但是竟然也没有爆。”
同门暗自“较劲”“未来免费短剧的市场占比将会超越付费短剧”,逐渐成为业内的普遍声音。
图源 :摄图网
九州文化创始人汪家城曾在接受“娱乐资本论”访谈时指出:“就今年来看(2024年),年初时付费占比90%,IAA(免费模式)和红果APP的出现改变了市场,现在付费与免费的占比应该是各50%。我以这个字节跳动举例,红果APP的DAU(日活跃用户)为5000万,大概每个用户变现5毛钱,那就是2000多万的变现,整个字节的短剧规模一天大约4000万,这就占据一半的比例。而且当下红果、IAA还在增长,未来可能呈现付费30%、免费70%的市场占比。”
一位了解红果的网络内容行业人士透露给媒体平台“36氪”,红果短剧是由番茄小说的业务线做的,在红果成立之际,不少构成人员都是从番茄小说抽调过去的。某种程度上,红果短剧就是番茄小说的延伸,而前者的成功也是建立在番茄小说的基础之上。从内容、到团队,再到商业模式,红果短剧与番茄小说可谓是一脉相承,同属于字节下的“头条系”。
而作为短剧付费模式的代表,抖音与红果之间也就着短剧用户开始了暗中“较劲”。有心人可以发现,现在抖音对红果的引流行为已经销声匿迹了。
据短剧从业者介绍:“红果和抖音都在抢短剧业务,红果是免费模式,抖音是付费模式。我们用自己的号,在我们抖音下面营销内容上留言说‘这个剧在红果可以看’,发多了都会被封号,抖音不愿给红果导流,因为被动了‘蛋糕’。”
图源:QuestMobile
在付费模式面前,免费模式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苦于“红果免费短剧”APP还没有到达全民的阶段。1月14日,QuestMobile发布了《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黑马应用”盘点》。据QuestMobile数据,目前红果免费短剧APP月日均活跃用户达到4181万,月复合增长率为22.3%。
尽管增长迅速,但红果与抖音的日活用户还是有着巨大的落差,从2月12日红果短剧公众号发布的春节档战报中也能看到,春节档总观看量为193亿、站外总曝光23亿、演员入驻红果22人、合作厂牌入驻29家。最爆的女频、男频短剧分别是《好一个乖乖女》和《老千》观看量均突破10亿。相比于2024年春节档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仅在抖音站内相关话题就获得了高达8.9亿的播放量。据公众号“短剧本工坊”爆料,该剧集单日充值超2000万,单集点赞量也突破150万。
就此能看出,平台基础流量,对短剧的影响是何等重要。红果剧多用户少的局面,也是导致25年春节档短剧行业集体“没声音”的主要原因。
谈到这里,短剧从业者有些无奈的说道:“流量掌握在抖音手里呢,红果现在还在靠剧拉新呢,没有势能把一部剧推火。至于内容,我觉得今年的内容真的比去年好太多了,热度榜前几的片子制作都很精良,我们都被打懵了,现在得夹着尾巴做人。”
图源:红果短剧官方账号
现阶段红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还是提升日活用户。2024年12月23日,在北京大视听“追光计划”微短剧大赛启动会现场,红果短剧正式发布面向全行业精品短剧合作的“果燃计划”,通过“投资扶持”和“精品推广”双管齐下,助力优质短剧的创作和传播。“果燃计划”分为投资扶持和精品推广两大模式。投资扶持模式,面向全行业寻找优秀项目,选题一经确认可获得红果短剧资金和流量支持,单部最高投资200万。精品推广模式,希望积极引入精品内容上架红果播出,获取保底+分账收益。
“流量不够,好剧来凑!”保底+分账,这对短剧制作方的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25年的春节档,大部分短剧出品方都将播放渠道选在了红果。
制作方受“流量困扰”久矣没流量为啥还要都去红果?保底+分账凭啥这么诱人?
当然,这其中隐藏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不用投流”。
据短剧从业者介绍:“去年全年,制片方出的任何一部短剧,没有超过一千万的利润。就是不管多爆都赚不了一千万。2024上半年一部爆款剧的充值可以达到一个亿,但是归到片方的也就几百万。”
真想问上一句,充值一个亿的钱都去哪了?
自然是流向了平台!
表面上看上去,平台仅对短剧收益进行抽成,但据短剧从业者分享:“播短剧的投流成本非常高,这部分钱兜兜转转还是流向了平台。”
图源:摄图网
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也曾在《80%项目亏本,短剧帝国的ROI新赌局》中提到,“短剧行业的充值并不等同于实际收入,高额的充值背后,往往伴随着巨额的投流成本。以《八零后妈》为例,按照行业普遍1:1.2的投资回报比率(ROI)计算,充值过亿的神话背后,其投流成本往往在6000—8000万元之间,实际利润在扣除成本后可能仅有几百万元。”
平台直接躺在流量上就能稳赚9成,制作方花了大价钱投流,但是最后血本无归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短剧行业“少投入兴许还能赚点,投多了根本收不回成本”的尴尬情况。
制作成本几百万一集的电视剧还被网友们批评太水呢,三十万一整部的短剧被诟病粗制滥造,似乎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短剧已告别“一眼假”时代财视传播和短剧行业头部制作公司的从业者聊了聊,下面以Q(财视传播)&A(短剧行业头部制作公司的从业者)对话的方式记录了下来,从她的描述中,可以观察到,短剧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Q:短剧发展起来有谁愁?
A:做网剧的应该是最愁的,另外长剧平台爱优腾(爱奇艺、优酷、腾讯)应该也很愁。
Q:看短剧的都是些什么人群呢?
A:去年的话中老年男性居多,但这是付费情况下的数据,代表不了所有。很多人是不付费,找免费资源的,今年免费占据了一部分之后才能看出这个人群具体会偏向哪,可能年轻人也会多起来吧。
Q:网友说短剧太假看不下去,你们怎么看?
A:可能是固有印象吧,现在短剧制作已经很好了,表演不是很脸谱化的状态了,导演的镜头设计也很不错,虽然剧情会有一些短剧的套路,但是已经能让人有代入感了。
Q:有网友批评短剧,一种剧情总是反复套用,对此你怎么看?
A:短剧的故事框架,大多来源于网文,从观众的角度来讲,确实是希望能看到新鲜的故事,但我们还是受成本的影响吧,买不起好的IP和故事,但这不代表行业不创新,春节档爆了的《老千》就是比较新鲜的反赌题材,而这种差异化的题材往往更容易成为爆款,这也会激励短剧人去创新。
Q:支撑短剧能够长期发展的核心的点是什么?
A:短剧是一种格式不是一个风口,它就是给手机定制的一个视听影像的一个形态。如果一直有手机,它就一直会存在,因为大家就是看手机来娱乐。我要打开电视机看电视剧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动机的,我为什么要打开电视机,为什么要走进电影院,我要想一想,但是打开手机不用。之前付费投流,抖音会直接推到你面前,那你就被吸引了,有时候你是不自觉的去看了一部剧。现在如果转向免费的话,会有跳转平台的动作,可能动机会稍微高一点,但短剧大家需要投入的时间成本低,“爽点”更密集,这是它独特的地方。所以它跟电视剧、电影一样,会长久的存在下去。
Q:有很多明星来演短剧,对此你们怎么看?
A:会带来一些流量,但现阶段来看,明星对短剧没有加分,观众一直看下去不是因为谁演的,而是这角色能不能满足我的情绪需求。大家想看男女主谈恋爱、想看底层逆袭、扮猪吃老虎,看短剧不是为了看明星。
Q:和短剧一起火的还有AI,这会对行业有影响吗?
A:这个暂时没有,但是DeepSeek出来之后难说,能不能训练AI去写剧本,我觉得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但是人的那种灵光闪现,我觉得AI现在还不太行。去年AI主要是用在视效上,觉得会减少成本,但是实际上不会,它就是一帧一帧的PPT播放,没有连续的动画,不如我们直接拍摄,拍摄的成本也没有很高。后来很多的AI我们就没试,因为试用的成本也蛮高的,超过了导演实拍的成本,暂时也没这种需求。我们还是会以人为本,让人去做有创造性的产品。
网址:“一眼假”?短剧行业其实已经变天了!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49302
相关内容
甜宠短剧硬控中老年群体?探秘微短剧行业短剧观察|年入百万or吃不上饭,网文行业浮沉,最终涌向短剧?
奸臣当道朽木为官,丞相告老还乡,中州怕是要变天了!
果然假死心和真死心一眼就能看出!
刘子行特意支走侍卫,求助周生辰,原来中州早已变天了
假县尉查探祠堂,一眼道出真相,怎料和猎宝人有关
允许部分短剧演员先富起来
“假如你舍一滴泪” 现在已经开始憧憬第三季的饭碗CP了
研讨|《开播!短剧季》:短剧与综艺的创新碰撞
在我面前说是他老婆,但其实他是沙匪,假的也能变成真的了漠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