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无缘桃园三结义,何以称四千岁?三字暗藏他和刘备的真实关系

发布时间:2025-02-16 13:43

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由刘备建立,位于四川成都 #生活知识# #历史知识#

“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听山人把情况由细说端详。”这是诸葛亮取天水中的一段唱词,赵云被称为四千岁“”。这个套路是按刘关张赵先后排序的,刘备称汉中王,称帝,赵云自然就叫作“四千岁”。

这是一种皇族兄弟间的排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世人皆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刘备发迹了,关羽和张飞跟着沾光,合情合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蜀汉江山是三兄弟联手打拼出来的,刘关张都是这间公司的发起人和原始股东,大哥做老板,称王称霸称万岁,二弟三弟称千岁不足为奇。

赵云不是桃园三结义之数,只能算是中途加盟之人,凭什么也能搅和进来,称四千岁?

常山赵子龙究竟是什么来路?和刘关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赵云原本是谁的人?北平太守公孙瓒。

公孙瓒算得上是个能打的主,雄心勃勃,却是庶出,出身尴尬。在讲门第出身的东汉,无疑是他的一块心病。所以这个人不走寻常路,不按正常套路出牌。所谓逆袭,中规中矩,跟着既成条条框框走,认真你就输了。

公孙瓒是个狠角色,专治北方游牧民族各种不服。东北边的乌桓,西北边的羌人,都是他的下酒菜。三国一大特色,中原群雄逐鹿,打得你死我活,忙得不得了,却能把周边部族按在地上摩擦。我们兄弟窝里斗,谁敢轻举妄动,心存不轨,觊觎中原,那是自己上门“找抽”。

羌人见了公孙瓒躲着走。公孙瓒麾下主力是一支骑着马白,身披白色战袍的队伍,故而,公孙瓒被称为“白马将军”。占据北方四郡,硬刚四世三公之称的袁绍。

袁绍诱杀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公孙瓒大战袁绍。袁本初派出大将文丑,大败公孙瓒,一路追杀。眼见性命不保,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赵云挺身而出,打败文丑,救了公孙瓒。

赵云是什么来路?河北真定人。这是一个强大的地方豪门。源于战国赵氏,南越王赵佗即是其宗族分支。东汉纷争乱悠悠,地方豪强崛起。赵云被族人推举为首领,举起一杆大旗,归属袁绍总盟主。这孩子起点不低,上去就能跟十八路总瓢把子混。

公孙瓒受难,赵云能从袁绍麾下反转,救他一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恩惠?

故而,公孙瓒把赵云视为心腹,等同于兄弟。如此,两人类似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关系。

假设公孙瓒能脱颖而出,称王称帝,赵云做个千岁应该没异议吧!

从公孙瓒到赵云再到刘关张,三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兄弟情深。

公孙瓒和刘备交情匪浅。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看似一团糟,却是有头绪的。这个精神支撑即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形成的尊儒的现象与软实力。不尊儒学,不读点孔孟之书,你也好意思敢称豪门世家?从董卓到王允再到曹操与袁绍,总要祭出个大儒顶头面,挟天子令诸侯也是有底线的。

司马懿家族为什么被历代史学家所诟病?东西两晋,屡屡当街弑君,诛杀大臣。完全无视规则,完全失去了道德底线。尊儒就有这样的好处,至少有一种无形的大手,从精神与意念上做支撑,保住人性的基本底线。

卢植是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弟,是当时的一代鸿儒。公孙瓒和刘备都拜在卢植的门下,属于同窗友好,老同学。管宁和华歆话不投机,割席断义,绝交。刘备和公孙瓒却成了一对好基友。

一起扛过枪,一起读过书。情投意合。刘备和公孙瓒的关系,就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兄弟关系,铁哥们儿。

如此,就有了这样的神奇的关系:刘备和公孙瓒是兄弟,刘关张是兄弟,赵云是公孙瓒的兄弟,赵云和刘关张也就成了兄弟。

公孙瓒能把悍将赵云送给刘备,赵云归属刘备后,对刘皇叔又是忠心耿耿,如同侍奉公孙瓒。战功卓著,守护周全,有勇有谋,能进能退,悍将+儒将合体,难道不配做刘备的兄弟?不能称“四千岁”?

但凡刘备集团挤进来个新人,关张二人总会挑毛病。关云长看不上黄忠和马超,对两人颇有微词。什么时候对赵子龙有过意见?感情好,这个好兄弟我认了。

四千岁称呼究竟意味着什么?关羽和张飞为什么不叫二千岁、三千岁?

刘备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需要的是朋友和兄弟;刘皇叔同时还是汉中王,汉昭烈皇帝,作为老板,他需要的又是得力的员工。兄弟和下属,看似简单,实则微妙之极,天壤之别,压根不在一条线上。

一个是人的天然属性,一个是后天的职业素养。

赵子龙这么能打,在刘备集团中的真实定位是什么?不好意思,赵子龙被三国迷们戏称为刘备集团的“保安大队长”。单枪匹马从千军万马之中夺回太子阿斗,这是赵云的人生巅峰时刻,也是刘备对他的职业定位——保护刘备一家安全,就是赵云的终身使命。

从此,赵子龙主打后方军务,备粮备战,训练军马,基本绕着川蜀与成都转圈圈。偶尔在关键时刻做个救火队队长,施以援手。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常山赵子龙虽然骁勇善战,名号响亮,其实战绩不多。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老板不给机会。

功劳都给谁了?关羽和张飞。乃至川蜀归降的刘璋的原班人马。

为什么刘备会有如此诡异的迷之操作?对赵云究竟有什么成见?

和马超一个类型。马超那么帅,那么拉风,之前打得曹操满地找牙,归降刘备之后,哪里还有什么像模像样的战绩!马超是西凉人马,自己有家将部曲,西羌部族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难以估量。随时可以拉起一帮人自己做老板。雪藏就是最好的办法。

同理,赵云出自真定豪门世家,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跟着一大票死忠粉,铁杆兄弟,宗族力量。赵云这样的得力干将,刘备不敢把他放在第一线啊!

也难怪,三国中,跑来跑去,跑马圈地,换来换去,换老板的人大有人在。刘备自己做了多少这样的事儿?三姓家奴吕布吕奉先都自愧不如。

刘备换来换去,是真心想自己做老板;其他人是要换老板。这不是要刘皇叔的命嘛!位置不同,考虑的角度不一样。

四千岁对赵云来说是什么?一种安抚,一种拉拢。

四千岁对接的是赵云的职业,是刘备给予赵子龙的一种职业精神上的褒奖与认可。而不是自家兄弟,兄弟感情上的称呼。

所以你看,关羽张飞和刘备没那么多礼节,见面直呼“大哥”。赵云从始至终对刘备的称呼却是“主公”。

诸葛亮称赵云为“四千岁”,发生在什么时候?

取天水,六出祁山。此时的诸葛亮已经写完《出师表》,先主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接收的西蜀新主是后主刘禅。父子两代,老板换人了。

诸葛亮和赵云之间发生了一件哭笑不得的大事。

白帝城托孤。刘备把太子阿斗交给了诸葛亮,叫阿斗下跪,认诸葛亮为干爹。还说,阿斗不行,诸葛亮可以临时斟酌,取而代之。刘备对诸葛亮不薄,对孔明先生十分信任。

诸葛孔明鼻子一把泪一把。一个是感恩,感念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是被吓哭的。老板什么人,诸葛亮太清楚了。看似软绵绵,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实则肚子里另有乾坤。刘备必定有后手,安排有人牵制他,监督他。

果不其然。刘备和诸葛亮交接,赵云出现在白帝城,出现在刘备临终托孤的现场。赵云再次成了保护新主刘禅的首席大护法,镇殿大将军。

于是乎,诸葛亮称呼赵云为“四千岁”,就有了另外一层含义:我是丞相,你是将军,其实我们都一样,都是给刘备和阿斗打工的打工仔。我们是比不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那种兄弟关系的。

诸葛亮前头打得正欢,刘禅十二道金牌召回。小老板对孔明先生还是不放心啊!

赵云和刘关张的真实关系出来了。

刘备是赵云的主公与老板,四千岁是对他的职业称呼,敬业精神的赞誉;刘备是关羽和张飞的大哥,是一种兄弟关系,称千岁算是埋汰人。两者定位不同,终究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

网址:赵云无缘桃园三结义,何以称四千岁?三字暗藏他和刘备的真实关系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49902

相关内容

《三国演义》:关羽高傲自大,为何不在赵云面前摆架子
《三国演义》刘备重病,临死前曾给赵云一特权,只可惜他没听懂!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除了会哭,功夫也是不错的
三国演义中,为啥那么多敌将碰到赵云就选择逃跑?
《三国演义》中赵云被高估还是低估了?正史中赵云还有那些功绩?
《三国演义》中为何只有刘关张三人结拜成兄弟,其他阵营没有?
刘备麾下隐匿着一名鲜为人知的猛将,其武艺足以媲美赵云
刘备麾下藏着一位神秘猛将,其武力可与赵云相提并论
《三国演义》刘备最虚伪的三件事,注定了自己的成果!
三国演义中最倒霉的人,本欲归顺刘备,为何却惨死于赵云枪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