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故土情怀:故乡还能回得去,但童年终究是离去了

发布时间:2025-02-20 13:01

老家土特产的包装礼品,充满故乡情怀。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家居生活小物# #家居文化礼品#

他乡不似故乡亲。——余邵鱼《东周列国志》

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落榜的少年,却阴差阳错开启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他是非常具有写作天赋的少年,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先锋作家;他是在作品中反映无数现实的作家;一本《活着》成为了至今无人超越的经典;他又是在作品中回忆曾经的作家,写尽了对小时候生活的怀念。

童年是永远回不去的“故乡”,或许在人们长大之后,越是经历过很多,就越是怀念童年的事情。对余华来说也不例外,然而遗憾的是,虽然我们还能够找回度过童年的故乡,却再也找不回童年了。

创作一生

余华小时候就爱阅读书籍,这个爱好让他培养了他阅读和写作的兴趣。然而,高考的时候,他发挥失常,不幸落榜。后来,他没有继续读书,而是选择接受家人的安排,成为了他们县城里的一位牙医,但是由于他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极大的兴趣,所以他始终在不断地读书,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进行创作。

一到下班,他从不会将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只会不断地借书读书。知识已然积累了不少,他开始了最早期创作,在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第一宿舍》。正是这篇小说,开启了他未来人生之中,漫长的写作生涯。

他的前期写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在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过小说之后,他如愿以偿地调到了县里的文化馆工作,这为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让他得以潜心创作。都说作者需要启蒙和沉淀,对余华来说也同样如此,在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之下,他读到了川端康成的作品,这对他的创作生涯可以说是影响巨大,川端康成成为了他初期创作的启蒙者。

随着时间越来越长,他写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基于此点,他进入了鲁迅文学院,进行系统地学习。在学习期间,他认识了莫言等人,并且读到了许多带有现代色彩的作品,这对他之后的作品风格影响很深,使得他后来发表了一系列带有现实意义的小说。

从文学院毕业之后,1990年,他开始尝试写长篇,1992年,创作出了他的代表作《活着》,这是他这一生的经典之作,后期的作品即便再成熟,也都无法超越这一本,而如果仔细品读他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的大多数作品当中,都体现出了他对故乡的眷恋。

故土情怀

对于恋家之人来说,离开故乡,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在苏轼的诗中就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能让心安稳下来,便是故乡。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只有故乡才能让心安稳下来,所以故乡有了无可代替的地位,故乡才是真正的家。

对于余华来说,想起故乡,情绪是十分复杂的。小时候,他在这里成长,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他在医院里度过了很多时光,见到了很多生离死别。这样的经历让他在写作时的情感更为丰富,也造成了他在写作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

后来,当他成为牙医的时候,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每天都在想办法完成自己的文学梦。而要想实现这个梦想,仅仅靠读书,看他人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走出故乡,去更广阔的地方,去学习,去经历,才能更好地打磨自己的人生,写出更加真实的作品。于是,如此眷恋故乡的余华,走出了自己的故乡。

他的人虽然出来了,心却始终留在那里,因为他觉得只有故乡才能给他安全感,才能让他找到心灵的一方净土。只有故乡才能让他回忆起童年的那些美好,让他能好好的回忆小时候的那些时光。

逝去时光

通读余华的作品,我们很容易看出来,他是一个十分念旧的人,他不仅在回忆故乡,更是在怀念故乡的生活,回忆自己童年时的时光。

他的童年,和许多小孩子一样,非常淘气,常常能挨到父亲的拳头。而他又和许多小孩子不同,被放在医院里,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一无二的经历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对余华来说,故乡是他心中的一方净土,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感受到根,感受到回家的感觉。然而即便他回到了故乡,回到了从小长到大的地方,他也找不回那些逝去的时光,找不回自己的童年了。

的确,在我们的印象当中,童年是天真而又美好的。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保留着对世界的美好想象,无拘无束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脑海中始终保留着天真但浪漫的想法,做任何事都不用考虑后果。

我们不愿意长大,希望永远保留这样的天真和美好。但我们不得不长大,于是童年就成为了我们回不去却永远怀念的时光,基于矛盾的心理,于是便有了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不想长大》,于是便有了余华的感慨:故乡还能回得去,但童年终究是离去了。

童年是永远回不去的“故乡”,但是换一种角度想一想,虽然童年已经离去了,但是故乡还在。童年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回忆,是我们可以用来怀念的那段时光,但故乡却在不断给我们制造回忆,是我们现在可以抓在手里的时光。

即使我们回不去童年,我们还可以回到故乡,和那些旧人聊聊旧事,聊聊童年时代发生的趣事,即便大家再也没办法回到过去,但只要故乡还在,故人还在,便还能创造新的记忆和经历,创造新的感悟。

对于每个人的童年来说,童年时光其实并没有离开我们,而是早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被融入了血肉当中,并且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塑造,在我们迷失方向时给我们指引,在我们失意时为我们提供力量,使我们继续前行,最终成为了现如今的我们。

网址:余华的故土情怀:故乡还能回得去,但童年终究是离去了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51964

相关内容

“想留之人留不住”,刘畅终究是放手,让何惟芳离开了刘府!
原创余华和莫言谁还能承继下一届诺贝尔文学奖
余秀华:我所有的爱里面,对文字的钟情经久不衰
余华最新散文集《山谷微风》首发,感受文字里的自由之风
陆欣然羞辱萧惊鹊,最后霸气离场:妾终究是妾!
聆听故乡的呼唤,《中国儿童文学大奖·大师经典文集》出版
世间种种,终究是相聚短暂离别长,幸好这次离别的故事有了美满的结局
余秀华携新作《后山花开》做客东方甄选直播间,畅谈诗意生活
陆源对话宋阿曼:童年“是你的天时,你的命运”
余小龙:青春如故乡绽放的百合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