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瑞谈周振天剧作艺术:人物是一剧之魂

发布时间:2025-02-25 18:11

《喜剧之王》周星驰的经典之作,喜剧与人生哲理完美结合。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电影喜剧盘点#

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博士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曾庆瑞教授编著的《剧魂——周振天剧作人物论》一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遴选周振天20部作品里的35个剧中人物加以论述,解锁周振天的艺术密码。

周振天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编剧和影视制作人。他一生创作了《潮起潮落》《神医喜来乐》《护国大将军》《楼外楼》《洪湖赤卫队》等四十余部剧作,这些作品因深刻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丰沛的情感而脍炙人口、广受赞誉。他是新时期以来活跃在荧屏上的最资深、成就最突出的金牌编剧之一,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全军电视剧“金星奖”等顶级奖项。

著名作家、编剧和影视制作人周振天。

《剧魂——周振天剧作人物论》中涉及的剧作人物包括《天涯并不遥远》里的陆晓光,《蓝鲸紧急出动》里的武仲毅、于泽亮,《老少爷们上法场》里的强举人,《潮起潮落》里的鲁明宽、简小荷、周桐,同年的《天边有群男子汉》里的韩朝阳,《神医喜来乐》里的王天和、胡氏、赛西施、喜来乐,《玉碎》里的陆雄飞、赵如圭、李穿石,《张伯苓》里的张伯苓,《孟来财传奇》里的孟来财,《洪湖赤卫队》里的韩英,《小站风云》里的刘德胜、李占魁、高小穗、高小花等等,他们性格各异、形象鲜明,曾给广大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是中国影视艺术长廊中不朽的经典。书中收入的三十余篇文章从叙事艺术理论的角度对这些人物的塑造进行了精彩解析,首次揭露了作家创作人物的立意、技巧、挑战和规律,展现其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洞察,独具的匠心和杰出的艺术成就。

曾庆瑞说:“文学是人学,剧作最核心的是人物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物是一剧之魂。”在他看来,写作《剧魂》这样一本人物论专著,既有学术价值,也有实践意义,在当今中国的戏剧影视艺术作品的叙事艺术理论研究领域里,应该算得上是一块行路人眼里看得见的亮眼路牌。

对话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博士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曾庆瑞教授。

Q:主持这本书创作时,团队成员在对周振天剧作人物的解读上是否存在分歧?您是如何协调这些分歧并达成共识的?

A:你说的这种“分歧”,诚然是很多的人集体从事一个课题的研究,并且合作撰写一部著作时,常常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不过,我可以负责任地讲,我和五位博士弟子,还有他们的十三位硕士弟子,也是我门下的再传弟子,这一回的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不存在分歧。

我想,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大家对一起做这个事情心存至诚,甚至有一种神圣感;再一个是每个人都对集体有一种责任感;还有就是弟子们、再传弟子们对我的信任度非常高,当然,我对大家,一如既往地尊重亲近,一视同仁地平等相待。

Q:您认为周振天在刻画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物形象时,分别采用了哪些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技巧?

A:我们知道,无论哪种演剧形式,都是在搬演历史的或者现实生活里的人生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彰显历史、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意义,给当下的人们展示各种各样的人生的感悟和启迪,以及这些感悟和启迪里包孕着的社会认识的,有教育意义的,以及审美的价值,给社会上的人们提供或者展示各种各样的人生的样板。这样,周振天在刻画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物形象时,就一定会分别采用一些不同的,以至于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技巧了。

于是,剧中,每一个人物就都要有合理的各不相同的人身自然状况设计,其中最重要的是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和命运发展过程与结局;而这种自然状况,这种性格特征和命运发展过程与结局,都能够从人物的自然生存环境、社会发展环境及其相互交织中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以至于支撑。再就是,人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剧中每一个戏剧人物,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物关系配置。其中的主要人物是这张人物关系网的中心,或者关键地位的交集点;彼此之间的戏剧矛盾和戏剧冲突,都是在这些交集点上生发出来的。不管是人和人之间会有矛盾和冲突,人和环境也会有矛盾和冲突,人自己特别是在内心也会有矛盾和冲突,都要艺术化,即戏剧化,戏剧化为戏剧矛盾和戏剧冲突。人物都会由这一类的各种各样的戏剧矛盾、戏剧冲突,演化和生成出来各种各样的戏剧动作、戏剧语言,所有这些戏剧矛盾、戏剧冲突,戏剧动作、戏剧语言,聚集、交汇,成就为一种特定的戏剧情境,在这样的戏剧情境里,驱使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发展、变化,也就推动了这个戏剧故事所要演绎的社会、人生的发展和变化。这样的演绎,一定会使这样的剧中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色彩,以及他或他们所存活的,以至活动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社会生活有关领域的,或者说行业的,还有社会人群的种种的文化色彩。与此相关,这样的演绎,一定会相应地使这样的剧中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他们的戏剧动作、戏剧语言,或者说戏剧行为,具有了独特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艺术风格。

我们可以看到,周振天在刻画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物形象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创作手法和技巧。比如《舰在亚丁湾》,第一次塑造了中国海军航行远海博弈群雄蓝水亮剑中的英雄官兵群像,还第一次塑造了基地海军军嫂的群像,其中不乏所谓的名牌军嫂。她们青春时尚,姿采靓丽,励志奋斗,事业有成,是护航舰艇编队官兵的家中坚实后盾。他写龚新华当家属委员会主任,杨灵儿开饭馆,周韵参加模特大赛,欧阳春在外企高职高薪,曹冰冰任职区委办公室主任,形态风姿,举止韵致,里里外外,都各具特色,周振天在落笔刻画她们的形象时,创作手法和艺术都别具一格。

我们再看《潮起潮落》里的鲁明宽、简小荷和周桐,《神医喜来乐》里的王天和、胡氏、赛西施、喜来乐,《玉碎》里的陆雄飞、赵如圭、李穿石,《小站风云》里的刘德胜、李占魁、高小穗、高小花,《楼外楼》里的洪家柱、李春贤,《火种》里的李大钊和吴郁文,《危机公关》里的楚万里和许达年,都是这样分别采用了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技巧的。

Q:从文化角度看,周振天剧作人物身上携带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是如何为人物形象增添深度和魅力的?

A:比如《小站风云》。在纪念中国历史上的改天换地的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周振天的《小站风云》,是为辛亥革命时代的“当代英雄”谱写颂歌,树碑立传的。不同的是,同为纪念作品,王朝柱的《辛亥革命》把颂歌献给了历史伟人孙中山、黄兴那样的英雄,《小站风云》则把颂歌献给了虚构艺术形象刘德胜、高小花这样的来自民众的英雄,两者相互辉映,相映成趣,共同描绘了一部形象的辛亥革命史。

《小站风云》全剧围绕着以晚清时期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两个显赫家族刘家和李家,为竞争“贡米”名分,展开激烈博弈的故事,还有两位少东家刘德胜、李占魁对待家庭、爱情以及革命的不同态度以及人生命运展开。全剧以稻耕文化魅力为底蕴,通过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其中,主人公刘德胜是全剧着力刻画的一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他的内敛和坚韧,对待情感的坚守与执着,内心的坦荡和正直,心中恪守的民族大义,在他的性格深处回响着铁血的声音,流淌着硬汉的柔情。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偶像气质的正义形象,使之成为观众喜爱的典型正面人物。坦荡正直、英勇无畏是刘德胜的所有性格中最本质的一面,他是一个始终具有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的男子汉,他胸怀大义,疾恶如仇,真诚执着,硬汉柔情。说到李占魁,他与忧国忧民的兄弟刘德胜、思想先进的妻子高小穗之间有着强烈的价值观冲突。一方面他是个利己主义者,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又有着难以磨灭的民族大义。复杂动荡的时代背景将李占魁充满矛盾与纠结的个性突出放大,我们能在他身上看到自私贪婪的丑恶,同时也能看到人性光辉的闪耀。说到高小穗跟高小花,一出场,两个人就格外亮眼。高小穗温婉大气,高小花则豪气干云,一静一动,一个像水,一个像火,是剧中的浓墨重彩,也是剧中的清新自然,正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尤其是姐姐高小穗,以其兰心蕙质的美好形象写进了中国电视剧人物艺术画廊。

Q:根据您的研究,周振天剧作人物是如何与观众产生情感连接的?

A:一个例子是电视剧《我的青春在延安》。2011年5月,湖南卫视启动“红色青春季”,播出了《风华正茂》《我的青春在延安》两部红色青春剧。据统计,播出20天,吸引了3亿多观众收看。其中,《我的青春在延安》是周振天的作品。

在湖南广电红色剧研讨会上,周振天谈到他的思考时说:“现在是盛世,大批的电视剧都夹裹着‘奶油’‘蜜糖’这种甜美嬉戏的内容,与此同时,是不是也需要给人补一些‘钙’和‘铁’?”人们可以肯定,他写这部戏,既是一段献给建党90周年的历史回忆,更是一部献给成长中的“80后”“90后”的励志篇章。周振天以为,现在年轻人拥有的是浪漫青春、幸福青春、小康青春,与战火青春当然是不同的。生活顺利幸福是高兴的事,但是民族忧患意识不可少,一旦国家需要年轻人奉献甚至牺牲,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姿态,是否拥有大情大义,是否敢于牺牲,这是值得思考的。于是,他就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构建了一个通道。他写《我的青春在延安》,讲了一对年轻的大学生恋人,参加“七大”的筹备工作,接受了保护“七大”代表的任务,满怀对延安的向往,但是在战火中命运坎坷,经历了大生大死,经历了爱情的曲折,经历了磨砺。这可以让年轻人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在眼下快乐、幸福、浪漫地生活的同时,多了解前一辈人的青春生活,使自己的青春更加充实、更加有信仰,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这特别容易引起现在年轻人的共鸣。这部电视剧播出后的高收视率,证明了周振天剧作里的人物对观众的情感共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再说一个例子《神医喜来乐》。2003年,这部戏一播出,就以它与众不同的风格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关注,再经各大卫视的轮番播放,使全国老小认识了这位时而正经、时而无厘头的喜郎中。以至于,轰动中,人们把它看成了讲述中医的无上经典。为什么这样说?

你看,剧中,写那个喜来乐捡来的孩子张德福,因为天资聪慧,一直深受喜来乐喜爱,视若亲生,于是,子承父业,喜来乐给了德福一个安身立命的技术,那就是学习自己的医术。你看,德福从小就开始在师傅的医馆”一笑堂“打杂学艺,其间,从打洗脚水、打扫店铺开始,逐渐过渡到认识中药、上山采药、亲手炮制药物、把药物制成特定的剂型等,以至于后来德福在“一笑堂”可以蒙眼摸药而唱药名,陪在师傅旁边,听师傅与病人交谈的内容,看师傅所写的处方,经过数年的磨砺,终于过渡到下一个阶段——配诊,可以对病人问诊、把脉、开方,最后师傅过目,如果觉得开方不错,直接让病人抓药,如果需要修正,师傅会再次问诊、把脉。经过了这一阶段,就算是可以独立接诊病患。然后以临床为师,以病人为师,以古籍为师,实在不解再请教师傅。白天临阵治病,夜间思考读书,既需要天资聪慧,又需要一颗恒心。最终,德福成功了,在黑龙江医名远播。这里表现的是德福的成功之路,也是喜来乐的成功之路。喜来乐也是经过了丈人的教授,最终成为一代神医。这就是中医的薪火相传,“为往圣续绝学”。还有,喜来乐人事明达,真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深知人心险恶,即使救治了格格的疑难杂症,有了王府这座大靠山,他也不愿在京城多待。在京城结交的都是达官贵人,有机会“登堂入室”,这些都不是喜来乐心中所想。真正使喜来乐留下的,却是王府的藏书阁。医书是中医最珍贵的东西。周振天说,他读书的时候,也攒下了数百本的中医书籍,每每看到这些书籍,都会觉得自己像一个土豪。还有,遇见了王天和的种种故事,“亏良心的买卖不做,积阴德的事多干,挣点散碎银子养家,乐呵呵地穿衣吃饭”,喜来乐对自己行医态度的总结,等等,难怪人们要说,他就是讲述中医的无上经典了。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网址:曾庆瑞谈周振天剧作艺术:人物是一剧之魂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53588

相关内容

曾庆瑞谈周振天剧作艺术:人物是一剧之魂
周翊然斗罗大陆之燃之魂唐三开播剧照来啦…
孔雪儿谈吻戏新体验,曾庆杰指导有方,红晕满面显娇羞!
黑指头与红花瓣之美 《田青谈艺录》沉淀学者40年艺术追求
周瑞家的心性乖滑?她曾先后三次帮刘姥姥,脂砚斋:有情有义
情燃斗罗,至死不渝,周翊然张予曦斗罗大陆之燃魂战定档,斗罗大陆之燃魂战
周信芳诞辰130周年|陈少云谈麒派艺术精神传承和演剧思想
凯之……凯之……魂兮……
原来玄马与魔神竟有如此一段往事!敖瑞鹏 柯乃予 镇魂
镇魂街第二季冒险追踪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