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现代科技难以企及的古代工艺|新知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6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可以帮助我们跟上时代步伐。 #生活常识# #社会热点分析#

原标题:未解之谜:现代科技难以企及的古代工艺|新知

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徐之南

文物摄影|杜广磊

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精工绝艺,融通中外。数千年来,中国工匠创造出了一系列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在柔美的灯光下,这些精美文物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埋藏地下2000多年的铜车马,至今还能够灵活行驶;在古老的越王勾践剑面前,二十余层纸张竟一划可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的每平方厘米里居然容纳了220根经线和48根纬线……这些成果的实现方式,却至今无人知晓。即使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下,许多工艺仍然无法被解释和复制。

这些未解之谜存在于青铜器、玉器、织物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中国工匠的非凡智慧。鉴往知来,回顾中国传统工艺对当下亦有启示。

《考工记》可谓战国时代沉淀下的一份丰厚的工艺美术史记,周礼以器言礼、以器育人的传统,在一位巨匠的手笔中,摹记为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工艺技法,是中国关于器物的最早著作。其篇幅并不长,但科技信息含量却相当大,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考工记》开宗明义,器物制造有整体的标准:“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 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 ,然而不良 ,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在器物艺术中被发挥到淋漓尽致。在每年春天的第三个月,万物苏醒,生机勃勃,正是工匠制作器物的时候,“监工日号,无悖于时”。监工每日都要提醒一次,不要错过时辰。《考工记》中讲:“石有时以泐(音le,裂开),水有时以凝。”石头有的时候就会裂开,水有的时节就会凝固,把握时间,才能顺应自然,物尽其用。

对于时节的把握,在其后的历朝历代,都受到重视。唐代五月初五在扬州江心铜镜,不仅因为这一天是龙的节日,上贡朝廷的铜镜要匹配龙的节日,也是因为要合乎四时。端午这天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事物处于最鼎盛状态,乃大吉大利之天象,所以端午节也被称为“天中节”。阳上加阳,古人把端午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端午节午时具有三重之火,被认为是阳气最鼎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用火克金,是最好的熔金铸镜的时机,在此时铸造的铜镜有着别样的神力。

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历史留下的奇迹。

01

后母戊铜鼎是如何铸造成功的?古人如何掌握合适的铜锡配比?

商王武丁时期 “后母戊”青铜方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后母戊”青铜方鼎重832.84千克,为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

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即商王武丁之妻)铸造此鼎,鼎腹内壁刻有“后母戊”三字,字体气势磅礴,形态丰满,笔画的起落之处多显露出锐利的锋芒,部分笔画粗壮有力。有学者认为,“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司”应为“后”,代表她生前的地位。

鼎是古代的重要礼器。大鼎的外壁被精心雕刻着饕餮纹、牛头纹、夔纹和蝉纹,而中心部分则保持素净光滑,给人一种浑厚而庄重的感觉。人们将饕餮纹巧妙地装饰在青铜礼器上,使得这些礼器更显神秘与威严。在大鼎四面的交汇处,巧妙地装饰着扉棱。鼎耳的耳背上刻有鱼纹,而双耳外侧则呈现出双虎噬人头的生动图案。四只鼎足的纹饰同样独具匠心,弦纹之上饰有兽面纹,彰显出商代工艺的高超水平。

铸造这尊“后母戊”青铜方鼎,所需的金属原料超过了1000千克。在制作这样的大型器物时,从塑造泥模到翻制陶范,再到合范灌注,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复杂的技术挑战。这一铸造过程,充分展现了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其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细致入微。此外通过分析发现,“后母戊”青铜鼎铜锡比例与《考工记》记载基本一致,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持续传承与发展。

后母戊铜鼎是如何铸造成功的?商后母戊鼎是已知的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

第一步:确定鼎的造型、尺寸、纹饰并设计陶范模型。对于后母戊鼎当时用了几块陶范,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见解,流传较广的是鼎腹四块(内嵌二十四块分范)、鼎范、芯、底及四块浇口范组成。

第二步:制造陶范模型。先制作一个母范,在“母范”的基础上制造“外范”。在外范的基础上制作一个“内范(芯)”。内范与外范之间会有空腔,形成的空腔就是最终的铸件。

第三步:在内外范之间浇注铜液。后母戊鼎重达800多公斤,需要的铜液至少一吨,这么多的铜液在当时是如何一次性浇铸成功的,有多少人同时参与才能快速完成,目前还没有结论

第四步:冷却、脱范修整。由于后母戊鼎的器壁比器足薄得多,所以,器壁冷却得快,这样器足与器身很容易出现断裂,所以,司母戊鼎的足在最末端有一段实心,也短一些,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使内部的铜液同时冷却。冷却后,除去内外范,再打磨修整。

如此大量的铜液,古人如何掌握合适的铜锡配比?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后母戊”青铜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铸鼎的铜锡比例为6:1,即铜占85.71%,锡占14.29%),可见当时已有成熟的铸造规范。

02

113斤的古代最大铜镜,1.2厘米的厚度还算厚吗?

西汉 矩形五钮龙纹铜镜 淄博市博物馆藏

矩形龙纹铜镜于1978年出土于淄博市临淄区的西汉齐王墓陪葬坑,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面积最大、最重的铜镜,堪称“中华第一铜镜”。它高115.1厘米、宽57.5厘米、厚1.2厘米,重达56.5千克,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饰有夔龙纠结图案。

铜镜正面光滑平整,虽经历两千多年,局部仍光亮可鉴。铜镜背面主体饰浅浮雕龙纹图案,花纹凸起 0.1 厘米,四周边缘饰半圆形连弧纹。在铜镜背面的四角和中间有五个环形弦纹钮,钮长 5 厘米、宽3.5 厘米、高 3.2 厘米,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由于铜镜体量巨大,使用时可能需要用柱子和底座加以支撑,因此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是为了与柱子和底座固定而铸。

1.2厘米的厚度还算厚吗?中国出土的圆形铜镜较多,但方形铜镜非常少见,与常见的圆形铜镜相比属于异形,其铸造工艺难度更大,更需要依赖工匠丰富的铸造经验。单看这面铜镜的重量,不免把它和“厚重”一词挂钩,但再看它1.2厘米的厚度,可以说是“身量纤纤”了。如此大的镜子,能达到这个厚度,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03

铜奔马为何能2000年屹立不倒?

东汉 铜奔马 甘肃博物馆藏

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国宝级文物,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之上,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文物之一

铜奔马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东汉铜奔马的造型方式,沿用了当时通行的奔马的形象,并且创造性地加上了飞鸟,既起到了实际中的固定作用,又增加了马飞奔的气势。整体上看,它是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足。

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三足腾空,全身的着力点集中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为何能2000年屹立不倒?可见铸造者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专家通过现代科学仪器进行金属探伤分析、观察表面铸造痕迹和马蹄底内残存的铁芯,再结合金属成分检测结果,确认铜奔马是用青铜陶范铸造法,分段铸造焊接而成,且工匠在马的右后腿内夹铸了卯榫状铁芯骨,可以增强马腿的强度和支撑力

此外,制作者在腿根、踝关节、蹄足等受力部位也专门做了榫卯状特殊处理,使铜奔马得到了最佳强度和支撑效果,令这匹铜奔马一足掠踏飞燕之上历经2000年伫立不倒。不过,铜奔马的制作工艺至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04

铜车马的车篷盖为何又大又薄?铜马脖子下的璎珞为何如此之细?

(立车)

(安车)

秦 铜车马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秦陵的铜车马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青铜材质铸造的车马出土文物,总重量超过1200千克。虽然铜车马在秦陵地下埋了2200多年,但至今各种链条灵活可用,车门窗户开闭自如,牵动辕衡,带动轮轴转动,还能够载舆行驶。

秦铜车马的众多构件大多是铸造成型。在铸造方法上,根据构件的大小、薄厚以及不同的形状,采用了不同的铸造方法。大而薄的构件如拱形的车篷盖,采用了铸锻结合的工艺。一些大型厚壁或长杆型铸件,都采用空心铸造,这样既减轻重量节省了大量金属,又避免铸件疏松产生裂纹,还改善了材质性能。

责任编辑:

网址:未解之谜:现代科技难以企及的古代工艺|新知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5522

相关内容

未解之谜:现代科技难以企及的古代工艺|新知
所以,《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未解之谜究竟何在?
雪琴心中的旷野之旅是不断探索更广阔的天地与未解之谜…
《庆余年》里的谜团未解…
解清帅的被偷的25年之谜终于找到了……
四川乐山大佛竟暗藏此等玄机,如今千年之谜终于被揭开!
永恒的李相夷,难以释怀的李莲花李莲花李相夷 莲花楼
文化学者马未都:对文物及历史现象的解释要慎重 避免套用现代人的思维解释古代文化
古代先贤“对话”现场观众
解解的高音真是悦耳动听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