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 |新书《我们的思维方式》

发布时间:2024-04-27 08:35

《终身成长》:探索固定思维与成长思维的区别,鼓励你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生活技巧# #自我提升书籍#

原标题:什么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 |新书《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思维方式:概念整合与心智的隐匿复杂性》

认知领域关于语言和思维研究的一部创新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认知语言学的经典著作,是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的集大成者。作者采用大量翔实的例证,探究了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强大认知机制——概念整合。

本书不仅发展了原有的心理空间理论,展示了概念整合的普遍作用和基础地位,还探究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这个古老的问题。作者批评了语言能力天赋和语言产生呈现渐进性等理论,对人类思维的整合能力发展模式提出了假设,并以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论证了整合能力发展的渐进性和语言产生的突发性,强调了双域整合是语言和现代人类产生的必要前提,是语言和人类的其他特有能力同步发展的基础。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章)论述概念整合网络模型,是理论框架构建部分;第二部分(9-18章)论述概念整合如何造就了认知意义上的现代人,是本书的实证和应用研究部分。

作者简介

吉勒•福柯尼耶

(Gilles Fauconnier,1944—2021)

国际知名语言学家、认知科学家,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认知科学系主任、教授,曾任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科学家,学术期刊《认知》(Cognition)、《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编委。福柯尼耶教授长期研究人类思维和语言中无意识的、在线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包括心理空间的构建、空间的结构和成分的投射和映射、空间整合网络的形成和运演等。其专著《心理空间:自然语言意义构建面面观》(1994)是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的拓荒之作。《思维和语言中的映现》(1997)是继《心理空间》之后的又一经典著作,而本书《我们的思维方式》(2002)是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的集大成者,跟前两部专著构成该理论的三姊妹篇。

马克•特纳(Mark Turner)

认知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凯斯西储大学认知科学系主任,认知与艺术系主任,认知科学网络的创始主任、红母鸡实验室(Red Hen Lab)合作主任,梅里菲尔德认知与艺术学院创始院长。其研究关注成就现代人的精妙认识能力的思维运作,特别是映射和概念整合;主要学术成果有《文学思维:思维和语言的起源》(1997)、《意义、形式和身体》(2010)、《社会科学的认知维度:关于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的思维方式》(2001)和《思想的起源:整合、创造与人类火花》(2014)。

译者简介

杨波

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研究员,东南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国际学术期刊《亚太语言文化研究》(Frontiers in Asia-Pacific Language and Culture Studies)副主编。曾任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秘书处秘书,南大CSSCI来源刊、北大核心期刊《外语研究》编委、责任编辑。主持省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军队社科基金项目3项,撰写学术专著1部,学术译著2部,在《外国语》《语言科学》《外语研究》《心理学报告》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卷词条,主编和参编翻译、写作及综合类英语教材十余册。

汉译版序

很高兴看到《我们的思维方式》一书被译成中文。撰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一些研究,下面说说我们对这些研究的一些思考。

我们为何如此具有创新性?新的想法从何而来?为何人类如此善于创新?新的想法形成后我们何以将其保留并加以利用?人类的火花,即创新的来源和想法的根源,是产生于“概念整合”这种特殊的心理运作的一种进步。本书分析整合的本质及其运作,用到的数据和例证来自于方方面面的人类行为:语言、艺术、音乐、宗教、数学洞见、科学发现、高级社会认知、工具和技术的发明,以及很多其他的人类的独到之处。

语言具有触发精细的心理构建的能力。简单的话语背后隐含的是通过强有力的神经回路激活,且被无意识地操纵的庞大概念网络。这些心理构建需要心理空间的多重整合,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复杂性,正如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视觉神经生物系统的隐匿复杂性一样。我们在理解语言时进行的这种意义构建同样运作在人类活动的其他很多领域,如艺术、数学、宗教、诗歌、技术,这些是人类而非其他物种所特有的领域。人类儿童很早就在使用高级整合。从人类的角度说,每个儿童生下来就是天才。

我们(吉勒·福柯尼耶和马克·特纳)最初于1992年开始提出并发展概念整合的思想,以此解决在违实、隐喻和语法研究中出现的语言学问题。但是我们很快发现,整合显然是无处不在:我们持续从数学、文学、计算机界面、文化模式中发现了概念整合的精彩例子。然后其他研究者把对整合原则的探索扩展到了其他领域:物质与文化、音乐与艺术、修辞学与诗学。最优原则和整合的分类都出现在这样的研究探索中。

因此我们开始撰写《我们的思维方式》来呈现这么多研究结果的概览。但在我们一起合著这本书的时候,也就是在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一年,我们发现了概念整合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关键关系的压缩,这为正在进行的心理运作提供了更为深入和普遍的基础。压缩在当前这本为中国读者准备的书中有详细的例证和研究,而且压缩在所有章节中重复出现。此外,我们认识到概念整合理论为语言起源的悖论提供了一个简练的解决方案:语言的形式(没有早期的、更简单的形式)如何能跟缓慢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达成和解?整合如何发展到使具有同等潜势的语言突然成为可能的这一步,第九章提供了这方面的详细论述。

在《我们的思维方式》出版后的几年中,很多学者关于整合(亦称“概念整合”)的进一步研究大量涌现(可访问网站http://blending.stanford.edu)。一个基本的结论是,高级的概念整合在我们认为是很简单的语言形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尽管整合一开始是在看起来异乎寻常的数据中被发现和研究的,人类思维的简单而又基础的心理运作却是极其复杂的。当然,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想当然地说这些运作很简单,因为所有人都会。简单之事只是看似简单,我们看不透其神奇之所在而已。

我们非常感谢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专职科研人员杨波博士承担了翻译本书的艰巨任务,同时感谢他邀请我们撰写此中译版序言。

吉勒·福柯尼耶 马克·特纳

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每章提要

第一部分:网络模式

第1章 形式时代与想象时代

第2章 冰山一角

第3章 整合的元素

第4章 深层问题探索

第5章 因果关系

第6章 关键关系及其压缩

第7章 压缩与冲突

第8章 多样性背后的连续性

第二部分:不论好坏,概念整合如何造就人类

第9章 语言的起源

第10章 物

第11章 非真实世界的构建

第12章 身份和人物

第13章 范畴转变

第14章 多重整合

第15章 多域创造性

第16章 构建原则和控制原则

第17章 形式与意义

第18章 我们的生活方式

注释

参考文献

概念整合的其他重要研究

索引

延伸阅读

《认知语言学关键概念》

《认知语言学》

一本不可多得的认知语言学入门书

也是认知语言学的必读书目

责任编辑:

网址:什么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 |新书《我们的思维方式》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5742

相关内容

什么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 |新书《我们的思维方式》
面对外来物种入侵,我们该如何应对?
人与人的差距,总是来自思维方式
杭州活动招募 |《人性的镜子》新书分享会
新书速递|《深层乌托邦》:当技术解决最深层问题,人类还能做啥?
罗素:什么使人不快乐?
光明正大和偷偷摸摸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探究人类追求原始欲望的背后:为何我们总喜欢?
人生智慧,以终为始:改变人生轨迹的思维方式
新书情报局|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当清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