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一首谜语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谜底却千年没人猜得出

发布时间:2025-04-24 03:58

元宵节猜灯谜的智慧趣事:谜语千变万化,猜中的人乐在其中。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琐事趣闻# #节日生活趣事#

作为唐代诗坛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应是过于低调了。提起李白,我们会将鸿鶱凤立、酣畅淋漓、惊天地泣鬼神等一众华丽的成语抛过去;提起杜甫,那怎么也是感民间疾苦、挽大厦将倾的暮云春树,其沉郁顿挫的诗风吹冷了千年的孤独。可一旦提起白居易,人们往往回忆起的却是语言平易通俗,甚至是俚俗。

“老妪解诗”的典故流传开来,到了宋代苏轼都不忘这茬儿,写下:“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元稹轻佻,白居易俚俗,孟郊清寒,贾岛瘦峻。看来白居易写诗很“俗”这件事儿,在人们心中是轻易抹不去了。然而,这对于诗魔而言,是极不公平的。

乐天的诗还有另一重大特色,那就是写实,毕竟现实主义不是白吹的,出自他笔下的人物皆独具个性,极具典型性。当然,这也与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悲郁格格不入,成为评判白诗之俗的依据。同时拥有通俗、实在两大特点,白居易还能写出朦胧缥缈的诗歌吗?

必须能。乐天还有一个称号“诗王”,王者,便能驾驭各种类型的创作风格。在流传下来的三千多首白诗之中,就有一首极为独特的谜语诗,它兼具上述两种特点,却与其余作品大相径庭,所呈现出的意境非常之唯美,却让读者像摸不着头脑的丈二和尚一样,不解其意,更不知其所以然。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是一首经典的谜语诗,开篇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至今都广为传播。著名导演高希希曾以此为名拍过电视剧,还有多位歌手以此为歌名出过曲子,可见其流传度之广。这首诗没什么生僻字,也没什么难以解读的手法,字面意思都明白,可就是搞不懂意象所指,千百年来难倒无数人。

白居易不具体交代所指,而只留下一股少有的“朦胧味儿”给读者想象,这在白诗中的确是一个特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令人不解之处。首先,以首句为题目,相当于无题,这是第一个点。

其次,“花非花,雾非雾”的正确解读方式应是:花,非花;雾,非雾。与我们正常的描述手法不同,白居易采用先肯定再否定的方式,先讲这种事物像花像雾,但与之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更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

虽然这是两个否定句,但同时也是两个极为精巧的比喻。苏轼曾仿照写下“似花还似非花”的句子,在否定它不是花的前提下,却早已肯定了它像花。白居易本意也是如此。

“夜半来,天明去”,咦,只在晚上来,莫不是说的梦?梦虚幻迷离,说它像花像雾也没不妥。但下一句“来如春梦几多时”就否定了这个谜底,因为“梦”本身也是比喻的一种。春梦短,它来得无声无息又快捷,它离开得也是迅速而悄无踪迹,像朝云一般倏忽消散,无处寻觅。

这种连续使用比喻的手法叫做博喻,看似是给出了更多线索,但实际上像的东西多了,却令人更难猜测。有人说,这是对人生易逝的感叹,时光便是如此,虽极度美妙,但无情流逝;有人说,这是对美好爱情的追忆,爱情似花似雾,来去无踪,让人难以把捏。

有人说,白居易是在歌咏一位美妓,如花美丽,如雾迷离,她只在夜晚来,天明即离去,给人春梦了无痕的感觉,离开后又让人过分感伤。但这些终归只是猜测,没有十足的证据,至于这首诗所写究竟何物,或许唯有乐天知。

网址:白居易一首谜语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谜底却千年没人猜得出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72604

相关内容

白居易最豁达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看破贫富值得一读再读
苏轼绝美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却被后世拿来形容云雨之事
苏轼最孤独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不少人却把它当“烂尾词”
为求得贤才,曹操写下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读再读
这首诗被誉为唐诗七绝珍品,开篇7个字就惊艳世人,诗魔名不虚传
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写下凄美的一场“夜雨”诗,开头10字,惊艳世人千年
千古第一悼亡词,开篇便是千古名句,千百年来无人超越
爱管闲事的白居易一怒写下这首诗,最后一句至今仍常被贴在公园里
白居易名气最高的六首诗,一直被世人借鉴,从未被超越!
白居易很冷门的一首妙诗,短短20字无一生僻,却写出最美的一场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