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的生命在于问题意识

发布时间:2024-05-07 11:11

[急救]对于受伤的人,应先检查是否有生命危险,然后再考虑其他问题。 #生活常识# #急救技能#

原标题:戏剧的生命在于问题意识

王翀

2019《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2.0》乌镇剧照 摄影 李晏

2018《雷雨2.0》纽约剧照

十五年前,我和朋友们成立薪传实验剧团的时候,完全是懵懂的。我们知道,美国有生活剧团,日本有黑帐篷剧团,都是神话故事。可剧团究竟意味着什么?含糊。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有了旗帜,就师出有名了。当时,国内似乎没有以“实验”为名的剧团。以实验为己任,自我感觉倍儿棒。几个二十来岁的二愣子,小饭馆里吃了顿饭,剧团就算是成立了。

问题意识:找寻意义的小径

剧团成立的第一年,就推出了三部新作品,在三个国家演出。那一年,可能奠定了剧团的性格和宿命。

不管是身体,还是多媒体,不管是纪录式戏剧,还是线上戏剧,跟风的人都很多。好像你不玩儿点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戏剧的。对我来说,形式探索,必须出自问题意识:这个时代追问的问题是什么?这个戏直面的问题是什么?戏剧的问题,从来不是如何表达幸福,也不是如何诠释体面。戏剧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去不返的时光。我们不会像电影和绘画那样,成为木乃伊,在速朽之后永垂不朽。戏剧会像生命一样出生,成长,死亡。

戏剧与生命,都只能面对生死之间的有限时代。对我来说,我们这个时代追问的问题,是如此地显而易见又不可言表。戏剧的使命,必定是直面消亡。薪传的第一部戏是《V独白》,画出一个小小的问号。第二年的《哈姆雷特机器》,把东欧转化为中国。《雷雨2.0》和《地雷战2.0》继续追问,2016年的《大先生》把追问推向更广大的人群。问题意识,是帮我们找寻意义的小径。

戏剧向死而生,恰似樱花、昙花和烟花。当然,想量产,或者多绽放几年也可以,超市里净是塑料花。在《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里,李嘉龙演的杜磊是个养蜜蜂的,一提到把蜂蜜卖给超市,就说,去死吧。

超市之外,还有世界吗?当然啦,超市之外,才有世界。经过几年的梦想和一年的排练,薪传在2017年推出了《茶馆2.0》。50人的团队,只为每场11个观众,尽情尽兴。这一次,老舍让我们师出有名。戏里提出的问题是:学校怎么了?当然,还可以追问:戏剧怎么了?社会怎么了?演员当中,有25个中学生和5个大学生。对于当中的很多人来说,都是第一次演戏,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一个演员,在戏里收获了人生的初吻。另一个,经过多少次的失败,终于亲手戴上了隐形眼镜。这么小的事情,我却忘不了他们和我分享时的快意神情。一个中途退出的成年演员,名字都没人记得,只有我记得他在一个关键时刻支持我,让狂想成为现实。饰演王利发的李静恩,以十七岁的妙龄被《新京报》提名年度新锐戏剧人,虽没有走上演艺之路,却何尝不是一种成长?五十人之间,有五十重爱恨情仇,各自私藏。他们从来没有“加入”薪传,却在这一年里,相互留下回忆。人心的合集,可能就是剧团的意义。

经典2.0:建立与现实的强关联

当我在构思、导演“经典”的时候,首先会着眼于作品和当下现实的强关联,一种不可绕过的现实意义。任何文本或故事,可能都有现实意义。但不是随便一个演出都能和当下发生关系。如果导演的头脑空空如也,就会搬出“导演死在了演员身上”作借口——本质上就是“导演死了”。“导演的一厢情愿”和“让观众无可辩驳地感受到”完全是两回事。导演的方法,就是连接导演目的和导演结果的必经之路。

在《群鬼2.0》里,我们首先做的是语言和语境的本土化,把19世纪的挪威转化为21世纪的中国,水手之家成为了养生会所。同时,用4台摄影机的即时影像和监控系统构成当代的视听语言,在毫无桌椅、门窗的情况下,完成了客厅戏。

《群鬼2.0》可以改台词,《茶馆2.0》不能改台词,加上观众对老舍语言的熟稔,创作的难度和快感都翻倍了。我们把旧茶馆,转化为2017年的高中教室,把清末、民国中、民国末的三幕戏,转化为高一、高二和高考后。宏大的蓝图,需要大量细节上的工作才能实现。每个人物、每句台词的意义指向哪里?服装和道具的意义又是什么?

《等待戈多》2.0版是中国首部线上戏剧。等待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演员和角色身处不同的城市,到底在等待什么?导演需要和团队搭建一个全新的意义系统,再用饱满的细节填充它。用大词儿说,就是“戏剧构作是支撑后话剧戏剧的骨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创作者不能一脑子糨糊”。唯有通透,才能抵达观众。

新文本:回应稍纵即逝的时代

薪传实验剧团的作品,一半是原创。新文本没有经典的束缚,在形式与内容的选择上,则需要同等缜密的斟酌。在赵秉昊编剧的《样板戏2.0》里,新加坡演员团队在舞台上说8种语言。我们通过跨文化的手法,把中国问题扩展成世界性的反思。舞台上一个多小时的倾盆大雨,就是人和时代的关系。

在马楚怡编剧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2.0》里,每场4名观众的限制,让他们有机会“扮演”角色,体验当代移民的孤独与辛酸。猪、蚊子、海龟和斯诺登,几个没有关联的生命,构成了个人与人类集体的寓言。

新文本我喜欢彼得·布鲁克,不是因为翻译了他的书,也不是因为他的戏征服过我。我喜欢他在《空的空间》里提出的当下戏剧观。让戏剧鲜活,不仅是让戏剧吸引一时一地的观众,更是让戏剧正面回应我们这个光怪陆离、绝无仅有、稍纵即逝的时代。

写到这里,我的心中满是感激——感激赐予我们作品的艺术家,感激那些一而再再而三的一期一会。感激高鹤的直来直往,梁安正的灵光一现,朱伯男的有口无心,肖薇的有始有终,刘淑昌的一语中的,李浩天的以戏为家,佟蒙的雷厉风行,谷籽的随心所欲,李逸的兴风作浪,杨帆的默默陪伴,闫楠的撕心裂肺,林荫宇的返老还童,余天健的无所畏惧,刘莐的以柔克刚,黄澄澄的血泪回忆,李杨帆的无语凝噎,刘夏青的老当益壮,李伯霖的从天而降,牟歌的逆境重生,马卓君的心直口快,成真的豁达从容,王小欢的审慎魅力,崔永平的原生经典,王青阳的审时度势,笛子的临危不乱,李莎莎的傀儡哲学,伍珍的纵身一跃,王御之的坚持不懈,景一的唇枪舌剑,夏彦国的人生答卷,孟令洋的举重若轻,狄添一的直截了当……每个艺术家都值得一瓶陈年老酒和一篇文章。我却早已没有酒量,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脑力,记起所有合作者的名字,还有那些排练场和舞台上美妙而一去不返的瞬间。从今往后,我将会耗尽余生,和每位朋友再续前缘。

因为嫌英文俗气,剧团的外文名是法语,译回中文就是“实验之梦剧场”。十五年过去,如梦似幻。二十多部作品,全部消散在时空和记忆的缝隙里。远方传来浪潮拍打堤岸声,夹杂着青春的笑声和掌声,萦绕在生锈的奖杯周围,仿佛期待着大幕再一次拉起,火光再一次燃起,实验再一次开启。不管是实验、梦,还是人生,总归会有结束的一天。不过,我想,无论是谁,都会对十五岁的少年这么说:尽情做梦,大胆活吧,可不要在结束的时候后悔呀!(作者为戏剧导演,薪传实验剧团创始人)

责任编辑:

网址:戏剧的生命在于问题意识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7285

相关内容

戏剧的生命在于问题意识
生命之美,在于和谐
散文问题的根本在于人
红网夜读丨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的追求和成长
生命,在于自我成就
生活,在于热爱,也在于承受
智能的本质与意识
圆桌|反思社会学之现状:问题意识、跨国经验与分析工具
枯叶与新枝,谁才是生命的华章?这个问题总是让人深思
恒久的存在 | AC 戏剧社经典戏剧片段演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