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男团”来蓉 舞剧《天工开物》连演四场
戏剧表演工作坊,体验舞台艺术 #生活乐趣# #文化讲座#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报道
开票,售罄;加场,售罄;再加场……4月24日起,舞剧《天工开物》将在成都城市音乐厅连演四场,带领观众“走进宋应星的人生轨迹”,直观感受其从科举失意到著书立说的精神蜕变,进而理解《天工开物》超越时代的科学价值与文化意义。
《天工开物》由陆川导演,该剧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为蓝本,通过舞蹈语言再现古代科技与工匠精神的辉煌。全剧以“乃粒”“粹精”“作咸”等篇章串联,融合现代舞剧的蒙太奇手法,打破时空界限,让观众在流动的肢体中感受“天工”与“人力”的共生之美。
见面会现场
4月23日晚的“主演见面会”上,以具张力的表演传递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创新表达的“天工南团”——马蛟龙、吕科镝、安一宁、姚亮、臧彦杰,现场分享了《天工开物》的创作理念,生动讲述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逆流而行”的探索精神,并揭秘了如何以舞蹈演绎古代造纸、冶炼、纺织等技艺场景。
剧照
在剧中饰演“青年宋应星”的吕科镝坦言,诠释这一角色并不容易,“一开始我们都只看到《天工开物》,却很难走入这本书背后的作者的内心。”宋应星六次科举落第、40岁毅然放弃仕途转投科学著述的经历,成为角色塑造的核心切入点。“最难的地方就是怎么走近他。”在当时科举入仕被文人学子视为唯一正途的社会语境下,选择一条不被主流认可的道路,宋应星的内心必然经历了激烈的挣扎。
剧照
“老年宋应星”的扮演者马蛟龙也曾在采访中表示:“对老年宋应星的把握要很精准,作为舞蹈演员,更多是通过身体、中国舞自带气质演人物。”于是他不断想象《天工开物》诞生的时代,“如果生活在宋应星的世界中,我会怎么做?”吕科镝则认为:“要在身体、外在形态、服装等各个方面,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上半场,观众会看到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对世界充满好奇,在经历挫折和人生的迷茫之后,他的内核逐渐稳定,但是心底对世界的探索却从未改变。”
该剧还通过多元艺术手段打破传统束缚,如融入了多媒体技术、创新舞美设计与精致服化道等,让舞台呈现更具“奇幻感”。“天工男团”希望通过虚实交织的叙事,让观众不仅看到一本书的诞生,更能读懂一个人对真理的执着,以及这种执着为何值得被后世铭记与传承。
剧照
这是舞剧《天工开物》第二次走进成都。在几位主演看来,“慢生活”的成都气质与老年宋应星相得益彰。“我想,宋应星老了应该也想来成都看看大熊猫吧。”马蛟龙说。在剧中饰演宋应星兄长宋应昇的臧彦杰则想带“弟弟”逛逛太古里,“人文的、古典的,他一定都感受过了,想带他来到现代,感受成都青春洋溢、时尚活泼的潮流感。”
当晚,成都本地素人舞者还与专业舞者团队联袂献艺,以天工开物中《乃粒》片段的音乐为灵感,带来暖场表演《天工·蓉韵》,用灵动舞姿诠释古代农耕文化的诗意。
海报
(剧照图据成都城市音乐厅)
网址:“天工男团”来蓉 舞剧《天工开物》连演四场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73301
相关内容
舞剧《天工开物》惊艳开演,和四特酒沉醉赣地文化盛宴陆川首部舞剧《天工开物》将在京连演三场 以舞蹈展中华科技魅力
陆川首部跨界融合舞剧《天工开物》即将亮相云南省大剧院
让工艺百科全书“活”起来!舞剧《天工开物》10月上海首演
“敢为不同”,舞剧《天工开物》团队讲述创排理念
跨界融合舞剧《天工开物》4月即将亮相成都
舞剧《天工开物》今晚登陆琴台,总导演陆川在汉谈创作:它是我与宋应星隔着400年的对话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10月亮相巴黎连演四场 法国媒体刊文表示期待
首度跨界执导舞剧,看陆川如何让《天工开物》“活”起来
新版舞剧《千手观音》将在山西大剧院连演6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