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刀郎的年度榜单,就是流量时代的最大笑话!

发布时间:2025-04-26 00:56

排行榜上常有年度榜单,回顾过去一年的阅读成就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阅读排行榜#

最近,一份国家级音乐榜单的前20强里没有刀郎的名字,却挤满流量偶像时,公众对音乐评价体系的质疑被彻底点燃。





时间回溯到3月13日,中国音乐协会公布了年度榜单前20强名单。



这份名单上,有实力唱将,也有流量明星,而公认的实力派歌手刀郎却没有在其中。

消息一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

刀郎,这位以接地气旋律和歌词著称的歌手,其作品传唱度极高,深受老百姓喜爱。

可在评委眼中,他的歌曲就那么不入流吗?

有不少网友表示“这二十首,都没听过。”



榜单中,某流量明星那首《万物可爱》,说句实在话,路人缘真的一般。网友们都在问“这歌谁听过啊?”

但架不住粉丝们的打投能力太强大了呀。

还有网友吐槽得可太准了“刀郎的歌是老百姓的KTV必点,但评委可能从不去KTV。”

只能说,在观众和评委眼中,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刀郎。



在观众眼里,刀郎有多火?

2004年,刀郎带着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迅速走红。

2004年发行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正版销量达270万张,盗版销量都突破1000万张,KTV点播率和街头播放率长期位居榜首。

刀郎的声音很有辨识度,沙哑中裹挟着岁月的沧桑,感动了无数人。



之后,他的《情人》和《冲动的惩罚》都奠定了他在乐坛的地位。

很长一段时间,大街小巷都放着他的歌。

刀郎的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接地气。

歌词简单易懂,曲调也很好学,也因此被老百姓喜欢和传唱。

有网友形象地说明自己有多喜欢刀郎“早八地铁听《西海情歌》提神,加班时循环《驼铃》解压,深夜emo播放《喀什噶尔胡杨》。”

也有人说,他用最朴实的声音唱出了底层人民的悲欢离合,这才是真正的音乐价值!

刀郎,这位被誉为“平民歌王”的音乐,还曾得到过央视的表扬。

据抖音数据显示,刀郎的某些歌曲播放量已突破400亿次大关。

这一数字也彰显了刀郎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刀郎的演唱会也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在杭州奥体中心举行的演唱会上,三万名观众齐声高呼、嗓子冒烟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尤其是近年来新推出的歌曲《罗刹海市》的英文饭,已经连续12周登录话语榜单,让很多外国乐迷都沉浸其中。

这样一位现象级音乐才子,为何会止步于20强呢?

这不禁让人质疑:是大众不懂音乐?还是评选背后有黑幕呢?



据了解,该榜单的评选标准,主要考量的是作品的艺术性、作曲技法、编曲创新等方面。

或许由于刀郎的歌词过于直白,且缺乏专业的技法,导致艺术性和创新性不强,让他落榜20强。

也有人认为,刀郎作为一位草根出身的音乐人,他作品的成功触动了某些主流音乐人的利益,甚至因此受到了排挤。



在这个数据为王的时代,一首歌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其播放量、点赞量、评论数等数据指标。

而这些数据背后,往往隐藏着资本的操控和算法的推荐。

从榜单的整体情况来看,部分流量歌手的上榜也加剧了争议,这也难免让民众怀疑榜单是否沦为粉丝刷量的“战场”。

当榜单成为音乐价值的唯一量尺时,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作品往往被边缘化甚至遗忘。

腾讯音乐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新发歌曲中,75.3%时长短于2分30秒。

而刀郎《罗刹海市》长达5分18秒的叙事性创作,被网友戏称“在短视频时代坚持做音乐连续剧”。



某抖音博主或许说出了落榜的根本——“前奏27秒才进人声,放在抖音都够被划走三次了。”

回顾这场榜单风波,我们不禁要问:音乐的价值到底应该如何评判?是应该遵循官方的评选标准还是顺应民间的审美需求?

其实想想,对于这样的评选结果,刀郎应该也不在意吧?

作为成名多年的音乐人,他在意的已经不是名气,而是音乐本身。

其实咱们都明白,真正的好音乐不在榜单里,而在人心里!

(亦然)

网址:没有刀郎的年度榜单,就是流量时代的最大笑话!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73364

相关内容

杨坤表示那英从未批评过刀郎,我也同样没有说过刀郎的不是
刀郎带来的“泼天流量” 四川资中接住了吗?
刀郎:音乐中的传奇…
正式回应!云朵否认曾5次起诉刀郎,没有背叛师门,没有背信弃义
张艺谋直接回应杨坤:你根本没有资格评论刀郎
刀郎上海站最大喜讯:大明白进去喝茶未归,他的拉姆该怎么办?
谢谢你,刀郎(散文)
那英杨坤封杀刀郎是不是真的
音乐人陈伟抨击刀郎:初中文凭歌词恶俗,人品更是一团糟
作家出版社2023年“年度好书”榜单出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