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风丨四百年宛梆:在田间 在云端
到花田中赏花,享受花朵带来的美丽。 #生活乐趣# #自然风光#
原标题:中原风丨四百年宛梆:在田间 在云端
中原风丨四百年宛梆:在田间 在云端
图/宛梆参加首届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清明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茁 张冬云 胡春娜
引子:
“宛梆讴一腔,迷了八道岗”。
12月7日,镇平县晁陂镇官路河村小广场热闹非凡,21米长的流动舞台演出车上,内乡县宛梆剧团的演员正在上演《杨排风大战双龙谷》。唱腔华丽、武戏精彩,引得三四百位观众掌声不绝。
肇始于明末,至今传唱了400余年的宛梆,不光火爆在田间地头,借助新媒体,它的唱念做打、梨园情怀,也成了新潮流。
打开抖音号“内乡宛梆”,446条作品涉及节目预告、演出场面、演员装台吃饭等生活场景,有艰辛的感叹,也有快乐的场面,吸引着3万多粉丝追更,单条浏览量最多超过200万。400岁的“老”宛梆,逐渐回归大众关注点的“C位”。
宛梆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号称“梆子声腔活化石”。内乡县宛梆剧团是全国惟一的宛梆剧种专业剧团,号称“天下第一团”。
走田间,上云端,一个古老濒危剧种与新技术的碰撞,产生了奇妙化学反应。现在剧团有近90名演职人员,一年演出超过200天,商演达三四百场。内乡县宛梆剧团做到了生存无忧,未来可期,在新时代探索出一条发展之路。
资料显示,我省有100多个剧种,列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有29个,列入省级非遗的有112个。在当下,传统戏曲如何从现代多元文化的围追堵截中突围,是摆在戏曲人面前的严峻命题。宛梆自我拯救与传承发展的诸多举措,具有一定的样板意义,它为濒危剧种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图/宛梆昔日下乡演出场景。
戏迷的狂欢 宛梆的“春天”
12月6日到8日,官路河村请了3天宛梆大戏。7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黄飞虎反五关》正在上演。演员们翻跟头、打出手、耍把子,引来台下观众不断叫好。
“演出是村民请的,3天6场戏,今天是3场,下午是《杨排风大战双龙谷》,晚上是《铡美案》。”宛梆剧团团长武新建说。
小广场上遍地是各色带靠背的小椅子,观众中80%都是老人,身着厚棉袄的白发老戏迷们抄手安坐,怡然自得。
81岁的水书印,是镇平县晁陂镇甲林村人。一年平均看200场戏的他是标准戏迷,为通报戏讯,他存了40多个戏迷朋友的手机号。水书印的电动车上放着电茶壶、暖水壶、小茶杯,还有午饭——泡面和鸡蛋。他还有一辆专跑远路的三轮车,曾带他跑了70公里看戏。他说:“鼓掌的都是远道而来的老戏迷,集中坐在头几排。”
中年戏迷陆荣甫为看戏,在自家车上装了8块电池,续航能力达到三四十公里。他还建了微信戏迷群。最近大半个月他就看了3次宛梆戏,每次都是3天。陆荣甫说:“宛梆唱讴腔,越听越想听。它场面大,别的民营团是小戏,和它错着劲嘞。”
中午12点,上午戏唱完了。小广场上有20多位自带干粮的老戏迷,在饭缸子、保温桶里泡面、泡馒头或烧饼,就着小咸菜和鸡蛋,大家边吃边聊。下午2点,《杨排风大战双龙谷》开始了,还是一出热闹武戏。
夜戏《铡美案》下午6点30分开始,气温骤降,有一点寒气逼人,但仍有六七十位观众留下观看,此时天已黑透,星空疏朗,旷野无声,惟有这块小广场灯火通明,如一艘夜航船,满载观众的狂欢。
400年来,这样的场景在南阳大地反复上演。戏曲本源自民间,村野市集是戏曲主阵地,台上热闹驳杂,一派生机。台下老百姓在热烈高涨的情绪里,释放了辛苦劳作的疲乏,获得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南阳因此有了民谚“宛梆讴一腔,迷了八道岗”“想看梆子戏,多跑十里地”“扛起锄头上南岗,嘴里哼着梆子腔”等等。
武新建遗憾记者未能看到剧团在南召县演出的场景:“今年南召算是个新市场,大年初一去一炮打响,从二三月到现在,在南召共演了七八十场,场场爆满,观众人山人海。每次去演出时,进村道路上大小车辆排得有几里地,50多公里外的云阳镇戏迷还租了两辆大巴车跑来看戏。现场还有观众挂着输液瓶看戏。”
南召人爱戏及人。5月1日,剧团在南召白土岗镇南岗村演出,开场前的互动时刻,一个中年男子走上台,他一挽袖子从衬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说:“宛梆这戏唱得真好。我养了100多只羊,不缺钱,我捐1000元,给演员买点生活(用品)。”武新建说:“我们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中年人很恳切:“你一定要留下,不留就是看不起我。”观众开始不断鼓掌,喊着“收下吧收下吧”,武新建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满怀感激,深鞠一躬。
南召演出时,武新建住在演出车上,天天早上四五点就有观众打他手机,有问戏讯的,有和他聊戏聊感受的,武新建直呼“招架不住”。
图/参加央视戏曲春晚。
被偏爱的独苗苗
2020年央视戏曲春晚,宛梆女演员唱起《打金枝》中的唱段“等驸马他回宫摆宴席”,短短一段唱,密集的花腔陡峭又富光彩,令人想起《老残游记》中“王小玉说书”的描写:“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唱到极高三四叠。”花腔配上主奏乐器梆胡发出的“唧唧”声,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听者耳朵忙不过来。
戏曲专家贺宝林称:“‘花腔’又称讴腔、假腔、挑后嗓、拉嗓等,近30年其他剧种逐渐不用,只有宛梆艺人不断发展完善,喜怒哀乐都能表现。”
1992年,宛梆剧团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时,“《打金枝》以半小时折子戏,荣获了包括音乐设计在内的七项大奖。”宛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内乡宛梆剧团音乐唱腔设计程建坤回忆。北京有专家分析,宛梆的发音方式,能使声音唱到G3,几乎是人声极限。有专家因此称花腔是“超过意大利的花腔女高音”。
除了女声的花腔,宛梆男声常用大本嗓演唱,奔放激越,和女声花腔的婉转悠扬相映成趣。主奏乐器梆胡由艺人自制,演奏者戴指帽演奏,手指拉力在10公斤左右,能传达出或如泣如诉、或宛如鸟鸣、或铿锵有力等各种情绪。它也是宛梆的代表性符号。
宛梆起源有“同州梆子”说、“蒲州梆子”说、“豫剧”说、“弦索”说等。目前公认的说法是“同州梆子”说。《中国戏曲志·内乡卷》记载:“宛梆是明末陕西东路秦腔(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与南阳当地民歌小调、民间说唱融合后,演变形成。”1951年,定名为宛梆。
宛梆好听稀有,这是它能生存发展的前提。内乡人明晃晃的偏爱,是它能活下去的重要因素。1949年后,传统戏剧院团存在、更名频繁,近乎“存废无常”。“每次大变革中,内乡宁愿把别的剧种拿掉也要保留宛梆。”宛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原内乡宛梆剧团团长范应龙回忆。
1951年,内乡县以聂国政老梆子班为班底,组建内乡县南阳梆子剧团。后解散。1956年,内乡宛梆演员临时组团,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病床上的名角王春生把绝技传给王大英,王大英出演的传统戏《化心丸》轰动戏曲界。宛梆剧团得以重建,赢得宝贵的生存机会。
1959年,内乡县解散别的剧种剧团,只保留了宛梆。1986年,内乡县拟将曲剧团、说唱团、戏校、宛梆合并,“一百六七十人转行,只在宛梆剧团保留了50名演员。”范应龙回忆。
“宛梆是单根独苗,无论何时一定要保住它。”这是内乡县历任领导的共识。
在当下,宛梆的事是县里头的大事。县委大力支持宛梆参加了很多次国家级展演,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门前的主干大道,已命名为宛梆大道。
目前,已形成以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南阳宛梆艺术中等职业学校、宛梆艺术大剧院、宛梆戏曲艺术博物馆、宛梆戏曲艺术研究室为支撑的五轮驱动,内乡县多措并举,为宛梆艺术发展助力增彩。
图/宛梆戏曲艺术博物馆。
“宛梆精神”是怎样炼成的
20世纪90年代,传统戏曲整体跌入“低谷中的低谷”。“宛梆26名骨干离团后,团里加上炊事员只剩17个人,账面资金不足千元。半夜睡不着,我在院里转圈圈。”李照冉说。1993年到2003年,他担任剧团团长,一直受困于生存。
宛梆长达十余年的生存困境,也是中国传统戏曲共同面临的窘境,个别剧种的剧团甚至消失了90%。
是什么支撑着宛梆活下来,迎来非遗的春天?
宛梆剧团演出时自带流动舞台、车辆、行李、锅灶,接条电线就能演,老百姓请宛梆省钱省事。宛梆人都是多面手,团长兼演员,司机兼乐手,音响师兼出纳,大家都能救戏、补台。剧团还引入经纪人“找米下锅”,凡农村交易会、丰收庆贺等,有请必到,演必认真。
宛梆人曾冒雨为屋檐下的12个人演了一场夜戏,曾在2007年演出中,15次路过内乡县城未停车回家。演员行李捆来捆去随时转场,“行李不是盖烂的是捆烂的”。
2000年大年下,剧团在内乡七里坪演出,戏台子搭在半山腰,车只能开到山底下,大家伙肩扛手抬绳索拉,把戏箱运到山上,连夜搭好舞台。看台的8名男演员睡在舞台上,半夜下大雪,他们疲倦地酣睡在雪窝里。
剧团每到一地,第一件事是装台,最后一件事是卸台。演出设备有7吨多重,所有人一起搬舞台架子、扛钢管、搬道具箱、理幕布。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赵倩在2006年春节曾跟团一周,他看到剧团自带锅灶,住的是村里的闲置房屋,摊上厚稻草,演员铺上被褥打地铺。赵倩感慨:“再苦苦不过宛梆,再难也难不倒宛梆。宛梆的吃苦精神,是值得所有院团学习的。”
2001年,剧团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基层院团罕有能获此荣誉者。
2007年,“于清贫中坚守,在困境中传承”的宛梆剧团感动了许多人,南阳十三县掀起了学习“宛梆精神”的热潮。
“宛梆精神,是宛梆人对生存的探索,对剧种的固守与文化认同,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赵倩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诸多传统戏曲扶持政策。宛梆积极作为,坚持自救,保留下了人和戏,赢得各级领导关怀支持,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但有很多剧种,人才断档,老戏排不成新戏出不来,给多少钱也救不回来了。”贺宝林感叹。
2013年,内乡县宛梆剧团整体划转为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成为国内目前仅存的宛梆剧种专业展演和研究、交流单位。名字的转换,意味着宛梆人脱离吃饭谋生的层次,可以把一些精力和人员,投入到宛梆传承与研究上。
2014年,省文化厅为宛梆申请到了国家非遗专项资金2100万元,这是河南惟一一个由中央资金支持地方非遗基础建设的项目。用这笔钱建设了宛梆大院和宛梆艺术大剧院。硬件条件,在河南县级包括地市级剧团中,数一数二。
宛梆大院坐落在内乡县东部宛梆大道旁,占地面积12亩,大院东侧临街是宛梆戏曲博物馆和办公楼,西侧是一座五层楼,宛梆戏校用了大部分。南侧一排是七间车库,北侧平房是戏校排练厅。大院北侧20米处,是正在建设中的外形酷似菊花瓣的宛梆艺术大剧院,它将拥有1000个座位。
“在当下,宛梆精神就是艰苦创业、传承守业、爱岗敬业、创新兴业。剧团条件变好了,但宛梆精神没有丢,也不会丢。”内乡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国浩说。
图/戏校日常课程。
有人才有戏
80岁的范应龙坐在客厅里,腰背挺直,面色红润。唱武生打下的底子,令身患癌症的他,外貌不显老态,思维依旧敏捷。
范应龙参演作品达100多部。退休后,他还每周去宛梆戏校上课,主教小生须生。他每天晨起锻炼仍在练唱。他说:“我一辈子唱宛梆,脑子里装的、血液中流的都是宛梆,我早已是魂化的宛梆人了。”
自2008年起,宛梆先后评出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18人,其中国家级5人、省级1人、市级12人。
宛梆始终把人才培养问题放在第一位。1956年,宛梆剧团重建,1957年,就在内乡天明寺办了第一届宛梆戏校,至今已办了12届。“共培养学生300人左右。现在剧团中有七八十人都是戏校毕业的,能挑大梁的也有20多个。”南阳宛梆艺术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肖新朝说。
2017年,河南电视台八号演播厅内举办了全国80多个小剧种展演,有些剧种仅靠一个家族几个人支撑。有的剧种只剩了折子戏,连一台戏都撑不起来。只有宛梆,乐队配置20多名,上台演员几十名。观众反馈:“演员基本功好,花腔新鲜,舞台阵势大。”
12届戏校源源不断输血,令当下的宛梆剧团平均年龄30岁,是目前全国少有的青年院团。
38岁的王洒,2002年戏校毕业进团,她以小生武生见长,嗓音高亢清亮,动作干脆洒脱。17岁的小演员王菲,11岁进戏校,三年后毕业登台,16岁就挑大梁了。《杨排风大战双龙谷》中演女主角杨排风。主攻老旦的青年演员武新茹,37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她表示,求学目的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让泥土中的宛梆走得更高更远。
出人还要出戏。近年来,剧团新编多部历史剧如《张仲景》《大山之子》《柴小女》等。请来中央戏曲学院教授刘小军为导演,排出新编历史剧《三院禁约碑》,获得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金奖。2017年,剧团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内乡知县高以永》,获河南省第七届黄河戏剧节剧目金奖暨24个单项奖。
宛梆人并不满足于现状,武新建说:“剧团出人出戏两方面,还会再努力。”
剧团坚持恢复排练优秀传统剧目,对老演员的优秀唱段和折子戏录制保存,专访老艺人保留宛梆记忆。剧团积极参加对外展演活动,先后走进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清华大学演出,参加了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全国百戏盛典展演等。参加了央视“戏曲春晚”、央视综艺频道《国家宝藏·展演季》等的演出。2023年4月,还代表南阳市赴连云港“南阳舰”慰问演出,央视七频道进行了专题播出。
数十次国家级、省级展演,扩大了宛梆影响力,开阔了演员的眼界。2023年,内乡县先后获得了“河南省戏曲之乡”“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图/宛梆剧团在基层演出。
“流量密码”与“自我造血”
宛梆戏曲博物馆二楼有个设施完善的小舞台,这是“宛梆情·新传承”直播间。2020年5月之后,因为外出演出受限,每周三和周六,剧团都要在此直播两个多小时的宛梆大戏。剧团外出演出时,会随时随地在现场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云直播。武新建的抖音直播间,最多在线人数1600多人。
12月7日下午2点,《杨排风大战双龙谷》开演前,武新建在台侧熟练架起手机进入抖音直播间,热情地号召大家:“小赞赞点起来,小心心飘起来。”
剧团的公众号和武新建的个人微信号,也是同时向戏迷公布的。剧团管理的微信戏迷群叫“出彩宛梆”,群成员有256人,是很重要的“固粉”宣发平台。
借助新媒体,剧团一边引流,引来大量的青少年戏迷。一边“固粉”,和老年戏迷群体也沟通无碍。宛梆人掌握了“流量密码”。
宛梆观众90%以上是农民,武新建洞悉该群体的心理:“我定做大型舞台车,添置质量好的灯光音响服装道具,舞台场面大阵容大,演员年轻漂亮服装华丽,观众会认可60%—70%,演员的表演能再认可20%,观众就留住了。”
剧团已在政府输血之外成功实现自我造血,走上良性发展道路。2023年年初疫情防控放开后,他们的演出井喷式恢复。截至12月初,除了政府购买的300场演出外,剧团三四百场商业演出总收入已有200多万元。
各地非遗剧种保护中,政府购买演出是常规操作。至于真正实现自我造血者,并不多见。宛梆剧团将演出“大面积铺到基层”,它每年的三四百场商演,规模可大可小,形式灵活多变,姿态友好亲民,演员兢兢业业,舞台呈现漂亮,在民间很受欢迎。
宛梆的“大面积铺到基层”,都演的啥戏呢?
庙会戏占较大份额。据宛梆剧团提供的《五县会表——商业信息》记载:“(近年来)西峡、内乡、镇平、邓州、南阳五县庙会(物资交流会),仅在农历正月到四月间就有380余处。”有庙会就有宛梆的演出需求。“关公庙”会,多演三国戏;“祖师爷”庙会,要演朝代戏蟒袍戏。剧团过大年常演还愿戏。乡村礼俗中,老人祝寿要请戏,开业庆典、升学宴等,这些时刻也必须唱宛梆,“不然不美气”。
一系列乡村礼俗和宛梆剧团同荣共生,前者为后者生存发展提供了空间,后者的表演促成了前者的传承。近年来南阳多地还时兴“唱闲戏”,没有事由,纯为乐呵,村民集个资就请戏了。民谚道:“一年四季唱宛梆,吉祥如意喜洋洋”。
近年来,宛梆戏迷数不断攀升,位于南阳盆地的内乡、邓州、新野等地,陆续出现了民营宛梆小剧团,让宛梆演出市场变得更具活力。宛梆剧种影响力也已超越南阳盆地,辐射到周边平顶山驻马店湖北襄阳陕西商洛等地区。
宛梆,堪称中国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尖兵,它顽强坚守着艺术阵地,乘着非遗保护的东风,秉持着“宛梆精神”,借助新媒体传播方式,探索着剧种复兴新道路。赵国浩说:“宛梆剧团真正实现了‘小剧种大作为,地方戏民族风’的艺术追求。”
宛梆是乡情、乡音、乡愁,它带着泥土的芬芳,散发着无尽魅力,令人难以忘怀。
在田间在云端,宛梆声声余韵长。
本稿刊发于《河南日报》2023年12月28日23版
责任编辑:
网址:中原风丨四百年宛梆:在田间 在云端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806
相关内容
中原风丨四百年宛梆:在田间 在云端中原风丨掰开日子并揉碎它
稀有剧种“云上”觅知音
中原风
河南省传播学会戏曲文化传播专委会在郑州成立
看展览画寿桃领福字,市民在美术馆和云端为齐白石“庆生”
中原风·读书特刊
王震中:中原文化发展“三驾马车”中的中原学
文化中国行|传承于田间地头的非遗技艺
清明,“AI”这诗情画意的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