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家书房⑮ | 阿乙:阅读让写作找到开放的窗口

发布时间:2023-12-28 09:39

阅读写作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它能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 #生活乐趣# #阅读写作#

原标题:走进名家书房⑮ | 阿乙:阅读让写作找到开放的窗口

心居之所,是为书房。书房养心,读书养性,人和书房一起生长,相互给予,自然勾勒,每间书房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灵魂。

贵阳网推出《走进名家书房》专栏,让读者得以一窥名家们的书房一角。他们的书房各异,有的规划整齐,排书有序;有的“杂乱无章”,书籍遍野;有的热爱收集,藏品丰富……在书房里,他们爬书山、涉书海,乐此不疲。走进名家书房,探寻阅读奥秘,品味人生故事。

人物简介:

阿乙,原名艾国柱,作家。江西瑞昌人,生于1976年。《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得主。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春天在哪里》《情史失踪者》《骗子来自南方》;中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模范青年》;长篇小说《早上九点叫醒我》;随笔集《寡人》、《阳光猛烈,万物显形》等。

和阿乙曾为报馆同事,他是体育编辑,我是书评编辑,文化和体育俩部门虽不在同一层,但文学青年偏多,平日里交往频繁,尤其是赶上大赛如世界杯、欧洲杯、奥运会等,体育部会从文化部及其他部门调集人手,我曾应招参与过《狂奥》(奥运会特刊)和《干杯》(世界杯特刊),特刊每天几十个版,光体育部人手显然不够。我主要参与特刊中一些副刊版面如专栏版,邀请文化名家写观球文章。体育的群众基础非常惊人,在那些时候,不管平时多么规律生活的人,总要熬几个夜,看几场重要的比赛。

文化和体育部门的编辑、记者经常在一起吃饭、喝酒、打牌,阿乙酒量平平,通常一瓶啤酒下去,满脸通红,歪倒一边。他总是找个角落的椅子,睡觉或者看书,更多时候是在看书。大家都说,体育部的人有文化,举得通常是阿乙的例子,说他手不释卷。

后来,阿乙出版了处女作《灰故事》,文化部主编王小山张罗吃饭庆贺,为这位有文化的体育编辑率先迈出写作这一步。再后来,体育部的阿丁、曲飞等纷纷出版自己的作品。

2010年,阿乙出版《鸟,看见我了》之后,引发文坛和社会各界关注,一位文坛新星横空出世。那时候,我也离开报社了,但一直关注和阅读阿乙作品。那几年,阿乙迅速走红,几乎囊括了一位青年作家能获得的各种奖项,进而引起国际关注,出版了多种外语版本,以及参加国际上的文学节。

体育编辑阿乙在短短两三年时间转型为作家阿乙,他也离开报社成为职业作家。后来听说生病了,沉寂了一段时间。再后来,又见他不时有新作出版。新作《骗子来自南方》正火热大江南北。

在阿乙书房,有一幅诗人北岛写的字“时间的玫瑰”,这是北岛先生随笔集的书名,也非常符合阿乙书房的气质。在疫情期间,曾根据阿乙发来的书房照片绘书房速写,亲眼所见,阿乙的书房比之照片更乱一些,散落着各种小卡片上,有阿乙阅读中的随手记录,还有一些小说灵感的片段。

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那些年在报社的岁月,他说很怀念那些年的时光。如今专职在家写作,越发觉得当年在一起吃饭、喝酒的日子美好而真诚。

绿茶手绘的阿乙书房。

绿茶:咱们虽然同事多年,但那时候主要一起吃饭、喝酒,瞎玩。其实对你也不是很了解,虽然一直在读你的作品。这么多年不见,没想到今天会坐在你家书房,咱们聊点读书的事吧!

阿乙: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小时候读过少得可怜的书,好在父亲也是个文学青年,买别的都让我好好掂量,唯有买书可以没有限制。但他会要求我多买学习的书,我记得当年买了一本《儒林外史》,他说你暂时看不懂,为什么要花这个钱呢?所以,在高考之前,很少看课外的书。但相对我的同学们来说,已经算是看书很多的人。后来上了江西公安专科学校,也不怎么读书,图书馆里只有大概几万册书,基本上都是公安相关的书,没什么可看的。毕业后在公安局上班,也没时间看书,天天写材料、报告。

有了网络之后,世界一下子变大了。虽然只是个县城青年,但在网上认识了很多著名的网友,当时我写些球评,混迹在不同的体育论坛,认识了很多球评人。像后来《新京报》同事阿丁,萧十一郎,曲飞等等,都是那时候认识的。曲飞当时在吉林,他读书很多,有一次,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说你读书多,你列20本读完的长篇给我看看。”我心想肯定比这多啊,我就列啊列,结果列到11本列不下去了,往下就没有了。以前读的更多是一些杂文、随笔而已,真正读完的长篇很少,蒙混不过去了,感到很羞愧。

曲飞这一问,改变了我的人生。从此就每天读书。要赶,要跟上别人,已经浪费了二十六年光阴。我的频率大概是一周看一本书,这个节奏很好,这样一年下来也读了五十多本书,这二十年来,每周一本书,总量想想还是可观的。但是我读书有个坏毛病,不喜欢温故,所以,大量读过的书很快就忘记了。

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

绿茶:你对阅读有什么类型上的偏好?

阿乙:文学书为主,各种其他类型的书也会看一些。在写作中,还会搜索很多相关材料打印出来钻研,这方面的阅读也很重要。我的阅读和写作,基本是协调在一起的,阅读中会把高妙的词随手记下来,书房里有很多很多小卡片,密密麻麻记了很多阅读中收获的好词,扩充自己的写作词汇量。这些词平时也许都知道,但却并不会用,看到别人怎么用这些词,就记下来,下次自己写到时,也好抓出来运用。有时候,一个词就会帮您撞开思维里的一大段话。这个习惯对写作很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写作陷入僵局的时候,随便打开一本书,看到书中的有些词,也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启示,那是一种开放的状态,也是运用阅读辅助写作的手段之一。

如果没有阅读的话,我的写作就寸步难行。基本上是这样,我的生活非常寡淡,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非常寡淡,但是,它内在又极其地丰富,如果你没有阅读的帮助的话,你的生活就白白过去了。

书房一角。

绿茶:书房里,哪些作家和作品对你影响比较大?

阿乙:我读书很杂,不同类型的作家对我都有深浅不一的影响。像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卡夫卡;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美国作家福克纳;俄国作家契诃夫等等,太多啦。去年一口气读完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七卷本《追忆逝水年华》,太厉害了,太丰富了,可以说,能与之抗衡的大概只有曹雪芹了。再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我知道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接近他的境界。我的阅读很喜新厌旧,很难在某位作家那里停留太久,总想看更多新鲜的作品,自己也尝试各种手法的写作。

绿茶:从你不同时期的作品,的确感受到你多变的风格,这或许正是你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己的手段吧!

阿乙:我的人生缺乏温故,对生命的重复有种莫名的恐惧感。从县城出走,到郑州,再到北京。你让我逆行,再回到某个小城市,我决不干。写作上,我从来是事不过三,我不会第四遍去重复自己曾经写过的主题,包括写法上也总是在变,句子从长变到短,又从短变长,从不用副词到副词满天飞,文章里满是动词到文章里充满名词。总是在变,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但是我又是完美主义,在细节上往往又很在意追求最好的那个,在用到某个曾经用过的细节时,经常重复,因为在我看来,那是最好的表达,我不可能会去做第二选择。我小说中,各种尝试很多。博尔赫斯有一点,昆德拉也有一点,加缪、卡夫卡的也都有一点,还有中国六零一代先锋派也会有一点。

有些作家喜欢在自己熟悉的区域构建自己的王国,许多人也因此成功。像莫言的高密,梁鸿的梁庄,李娟的阿勒泰。但是我就是稳定不下来。有些人也给我设定一些标签,但发现我很快朝着那个标签的反面而去了。

绿茶:文学的种子,在你身上有明确的节点吗?

阿乙:我在《新京报》体育部做编辑的时候,身边有好几位写作者,像曲飞、阿丁等。《新京报》其他部门,也都有很好的写作者,他们都对我产生了写作上的影响和冲动。我经常去你们文化副刊部办公室区域拿书看,还有文化部主编王小山,他古道热肠,更是对我有知遇之恩,在各种场合推荐我的作品。有一年,王小山给文化部每位编辑、记者配一本新闻从业者经典的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老师翻译的,我也找他要了一本。我的写作初期受这本影响很大,很多写作原则都是按照这本书的方法来的。

绿茶:报业经历和媒体写作训练,对你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阿乙:我的写作本身就脱胎于媒体写作,做媒体期间,编写过各种报道形式,深度报道、消息、特写……各种报道形式对我的创作都有影响,包括起标题,写导语等等,我实际上就是运用媒体写作的方式,结合文学创作的手法,来钻研适合自己的风格。

中国优秀的写作者,很多都在媒体。媒体人转型当作家已经非常普遍,来自于媒体的作家已经是中国作家群体不可轻视的力量。我认识的很多媒体朋友,现在都是非常好的作家,像李海鹏、袁凌、郭玉洁、阿花、郭爽、王琛、杜强、刘天昭、蒯乐浩、易小荷等等,这几年媒体出身的作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在评论界还缺少一个塑型,把这个观念提出来。

绿茶:你显然是媒体作家群中的重要代表,有几年异常活跃,是什么机缘让你快速确立自己的作家身份?

阿乙:我第一本书,应该缘于在牛博网开博客。后来,出版社在牛博网找新作者出书,我就被选入其中,处女作《灰故事》就是借由那个机会出版了。加上新京报很多同事,个个古道热肠,帮我四处吆喝。但真正在出版上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王二若雅,当时她在磨铁,帮我做了《鸟,看见我了》,这本书做开了,可算是我真正的成名作。

还有一个机缘是,新京报文化部编辑曹雪萍去《人民文学》做编辑,问我有没有稿子,我就发给她一篇,她交给李敬泽老师,就在《人民文学》发表了。当年,《人民文学》还把年度青年作家奖给了我,还入选了未来大家TOP20,对我的鼓励和影响特别大。

2010年至2012年间,运气特别好,既在出版上有一本拿得出手的短篇集,又在像《人民文学》、《今天》这样的杂志频频发表。那几年,一下子拿了好多奖,一下子把你推到大家承认的知名作家行列,从此不用担心发表和出版的问题。为未来失业后专心写作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我是写作上的幸运儿,似乎有命运之神在保护我。像王小山、曹雪萍、李敬泽、北岛、王二若雅等等,他们在不同时期为我保驾护航,让我一步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文学事业是个鼓励的事业,如果坚持十年都没人鼓励你,估计就坚持不下去了,这种情况大有人在。我属于幸运的那一个。

绿茶:在文坛的角色确立后,对你的写作产生了什么影响?感受到压力了吗?

阿乙:压力太大了,别人对你期望高了,自己对自己的压力无形就增加了。瞎写的那种心态就没有了。日以继夜的焦虑,想配上别人对你作品的期待。野心变得很大,但能力又太小。也因此影响了我的心情和健康,生病后,经历很长时间的休息和反思,重新调整自己的写作节奏,尽量化解自己的焦虑,没有一撮而就的人生。我现在每天大概就写500-1000字,这个节奏让我很舒服,思路很清晰。

特约撰稿人 绿茶 文/图

策划:邓希容 何婕

海报设计:陈威

责任编辑:

网址:走进名家书房⑮ | 阿乙:阅读让写作找到开放的窗口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810

相关内容

走进名家书房⑮ | 阿乙:阅读让写作找到开放的窗口
走进名家书房⑬ | 解玺璋:以书会友 风义长存
走进名家书房⑭ | 赵珩:书房里藏有家族四代人的档案
阿乙:大学时候读书少 现在追悔莫及
徐家汇书院设立巴金书房,复原写作《家》时所用桌椅
学校附近的城市书房气质如何?看这里——
诗人李元胜走进中学 与师生分享阅读与写作心得
南部县:“15分钟阅读圈”让阅读触手可及
《家园》分享会走进阿来书房,阿来点评达真:体现出相当的文学“野心”
柘城县:城市书房书香浓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