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老人过世时,尽量不通知亲戚,说明了这三种情况

发布时间:2024-05-13 15:46

珍惜家庭亲情,加强与家人沟通交流。 #生活技巧# #个人理财#

原标题:一个家庭,老人过世时,尽量不通知亲戚,说明了这三种情况

诗人白居易说:“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

有老人过世,亲戚朋友都会赶过来,看老人最后一眼,送老人去墓地。

年轻人帮忙抬棺,中年妇女帮忙做饭,整个葬礼都显得体面热闹。

在农村,也有这样的说法:“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

作为子孙,不去亲戚家报丧,这是不孝顺的行为;不让大家多烧纸钱,这是寓意着子孙兴旺。

随着时代的推移,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家里的老人过世了,也尽量不通知亲戚,看起来冷清,但是事情仍旧办得妥当。

具体来说,说明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多理解。

01

兄弟姐妹不和,不想在丧事上被人看笑话。

大部分的家庭,在过得好的时候,吵吵闹闹,争夺利益。

在家庭真正遇到危机的时候,大家反而会团结起来,一起熬过难关。

就像《左传》里说的:“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

总有一些家庭,走了极端。

在老人过世的时候,仍旧没有停止吵闹,而是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多出安葬的费用,也不想自己的亲戚朋友来。

亲戚朋友来了,就会送礼金。而对应的情况,就是你要在亲戚朋友家有喜事时,去还礼金。

送来的礼金,变成大家一起用的钱,但是回出去的礼金,却是你自己掏腰包。这样的情况,你是不愿意看到的。其他的兄弟,也是这样想的。

一家人,都盘算自己的利益,因此家丑就在继续。在骨子里,我们又信奉——家丑不外扬。

兄弟姐妹不和睦,谁都不愿意吃亏。这样的情况下,不请亲戚到场,而是各自分担丧葬费用,就不奇怪了。

总有一些家庭,在老人落葬之后,还要吵闹三十天,无法分配家庭里的遗产。或者因为落葬费用,个个都在计较。人性的丑陋,可见一斑。

02

晚辈和亲戚一直不联系,早已处于断交状态。

我的姑婆,三十多岁的时候,和姑公去了外省的一个矿区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姑婆回到娘家的时候,越来越少。

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姑婆过八十岁生日的时候,有几个长辈去外省,参加了生日宴。

一晃过了多年,和姑婆同辈的长辈陆续过世。和姑婆有交往的晚辈,几乎没有。

在姑婆过世之后,其子女也尝试了联系姑婆的娘家人,但是没有谁去参与葬礼。

说实话,晚辈都不知道姑婆家住在哪里,长成什么样子。晚辈在困难的时候,姑婆作为一个有工作的人,也没有关照一下。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亲情是需要互动的,你不来,我就不会去。

这些年,中年人漂泊的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有的亲戚,去了外省创业、工作,五六年都没有见面。过年的时候,也无法相聚了。

最可恶的是,有的亲戚,你家有喜事的时候,通知他来喝酒,他也不会来,礼金也不见。

平时不互动,忽然让人去帮忙安排落葬,这是不能接受的。

感情是双向奔赴的,亲戚也一样。血缘关系还在,但是缘分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会慢慢淡去。

亲戚之间的淡漠,导致老人的葬礼也没有亲戚互动,具体有两种情况。

其一,在老家的人,长期拒绝和亲戚互动,自己混得好,不会帮其他亲戚。因此,亲戚都有怨气。

其二,在异地的人,一直不联系老家的亲戚,就相当于是消失了。另外,互相走动的开销,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

距离,真的会让亲情消失。老人过世之后,联系的纽带就彻底没有了。

03

家中有特别的情况,不便于大操大办。

我在文章中,写过一个观点:葬礼四人不去,家人顺顺利利。

首先,有孩子正在高考期间,需要稳定情绪,以人生的大业为主,不参加长辈的葬礼。

然后,有身孕的妇女,考虑到婴儿的健康成长,不参加葬礼,可以得到理解。

再则,老人的老伴,年纪大了,也无法承受悲伤,不看落葬的场景为好。

最后,和家庭有过节的村里人、亲戚,不要到葬礼上,避免他们胡说八道,怨气冲天。

一些特殊的情况,需要特别对待。不能因为老人过世,就不管活着的人了。

人是不能复生,但是剩下的人,还得好好活下去。

如果你家的亲戚,处于高考、考公的关键、有身孕、生病了等,那么你不通知他,是比较妥当的。等关键时期过去了,再去联系,办事有交代,就行了。

你家有特别情况,不去参与亲戚家的葬礼,也会得到理解。

处处都要有共情力,人与人的互动,才会顺利。非得如此,规矩如铁,反而会陷入到墨守成规的陷阱,不便于亲戚交往。

04

北宋人孙奕在《履斋示儿编》里记录,孔子的坟墓上,长了楷树;周公的坟墓上,有模树。

孔子、周公都是春秋时的大人物,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因此,人们把树也联系起来,产生了“楷模”这个词语。

古人还记载:“模木,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楷木,其余枝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

很明显,我们对老人过世的解读,更注重于“幸福地活下去、传承老人的精神”。

葬礼简单一些,参与的人少一些,不要过多责怪。

没有了繁杂的葬礼,但是能在老人过世之前,多一些孝顺,更有实际意义。

只要子孙团结向上,老人的葬礼有多少人来,并不重要。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

网址:一个家庭,老人过世时,尽量不通知亲戚,说明了这三种情况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8331

相关内容

一个家庭,老人过世时,尽量不通知亲戚,说明了这三种情况
父母过世十年之后,你的家庭多半会出现这几种状况
“钱有四不花,花了害子孙”:亲人过世时别花这4种钱,不是迷信
家中亲人过世时,子女要知道:衣物三不扔,扔了家不顺
家中亲人过世后,你要明白:家有三不空,子孙乘东风
到了过年才知道,一个家庭富不起来,是因为这六个“穷习俗”
过世农村老人将生平与心事写满庭院:他把日子过成了诗
人到晚年,父母过世之后,兄弟姐妹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三七定律”
退休老人,一定要藏起3样东西,最好别让儿女知道
老张通知黄大仙关于巴鹏药店的情况,借此机会提出由他自己接替巴鹏的职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