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走进“世界音乐”,清华校园奏响来自阿勒泰的哈萨克族乐曲

发布时间:2024-05-16 11:35

学习一种新的乐器,并练习演奏简单的曲目,音乐能给生活带来无限乐趣。 #生活乐趣# #日常娱乐#

“世界音乐是什么?无论世界有多大,音乐能让我们从不熟悉的陌生人,因为此时此地在同一时空享受音符的跳动而连结,所有的视、听、语言和文字交织融合”。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蔡咏洁在参加完清华首届世界音乐节胡格HUG乐队专场演出“草原漫游指南”后发自内心地说道。那一晚,现场观众在胡格HUG乐队的电马头琴与爵士鼓的声声律动中,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蒙古舞,而这一场面在本届音乐节上,并非首次发生。在弗雷德里克·霍尔维克的“手摇琴的秘密”,在彝族音乐人贾巴阿叁声线中的大凉山,还有哈萨克族音乐人米兰别克用传统器乐构筑的阿勒泰雪水与高山中……这些没有被事先预设的环节,只因音乐而尽兴,一切感受都在真实发生。

清华首届世界音乐节中,来自新疆阿勒泰清河县的音乐人米兰别克举行了《我和我的阿勒泰》专场演出。 战马时代 供图

清华首届世界音乐节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发起和主办,由国内深耕世界音乐演出推广的专业品牌战马时代协办,自四月中旬举办以来,持续以整合的思维和多元的视角创造世界音乐与校园文化的美妙碰撞,音乐节吸引了超过上万人次参与其中。来自蒙古族、哈萨克族、汉族、彝族、世界融合、法国、意大利等多民族及地区的艺术家,着重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与当代创造性,同时也在国际视野中引入了富有本土风貌的地域性音乐。新京报记者专访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项目主管杨淼与战马时代创始人刘钊,通过举办清华首届世界音乐节的幕后,探讨如何通过音乐节让更多年轻人走近“世界音乐”。

契机:美育通识课受欢迎,种下多元音乐的观众基础

战马时代致力于推广民族传统与当代跨界、世界音乐,2018年他们以 “图瓦英雄”为主题创办首届“战马音乐节”,恒哈图、亚塔乐队、珊蔻·娜赤娅克,追寻图瓦音乐从原生、摇滚到先锋的脉络,开创了国内世界音乐演出中细分主题的先河。次年,战马音乐节则以“山海”为主题,邀请法国世界音乐组合“黑森林”、西班牙女音乐家阿娜·阿莱凯德、门巴族女声央吉玛以及日本民族朋克大团“龟岛乐团”四组音乐家,在上海、成都双城联动。与战马时代有近乎相同的经历,早在2017年,在新清华学堂启用五周年之际,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也曾策划举办了“清华大学首届校园国际音乐节”,其间上演了十场极具艺术代表性和国际风貌的音乐会,在此之后也遭遇相似原因而中断数年。

此次清华首届世界音乐节是“清华大学第二届校园国际音乐节”的核心内容,主题“多元·律动”由音乐节总策划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所提出,对于此主题赵洪解读说,“广义上的世界音乐包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音乐,也涵盖了融合不同文化特征的音乐创作探索,体现了人类音乐中跨民族的特性。在现代语境中,世界音乐有时也被称为民族流行音乐,它既有传统民族音乐的基因,又增添了很多流行、时尚元素,是世界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我和我的阿勒泰》专场演出中,传承班的孩子从新疆来到清华大学参与合奏演出,非遗艺术传承有着最生动的体现。 战马时代供图

清华学堂启用12年以来,作为校园剧场,它既是高雅艺术的殿堂也是学校美育的课堂。杨淼认为,举办此次世界音乐节,不仅是想对此前举办音乐节的经验进行一次回溯,也是针对疫情过后,校园剧场面临不断变化以及大环境对于艺术产生的影响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得以探索出到底什么性质的音乐节更适合在清华大学举办。

近年来清华大学非常重视通识与美育教育,其中便有一门由艺术教育中心的老师所开设的通识荣誉课程“多元文化中的音乐现象”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也获得了很多荣誉,“我们思考,学校这么多类型的课程,为何这门课程能够脱颖而出,受到学生们如此强烈地推崇?后来我们从中发现,这门课程在丰富性与多元文化层面,从最本质上打通了大家之前对音乐的一些固有理解,即大家总是习惯于将音乐限定在某一个风格或领域里。因此这次我们也是受到这一课程的启发和影响,想要通过更为多元的方式创办音乐节。”杨淼说,从艺术教育中心的角度,考虑到校园剧场也经常举办各类演出和音乐会,而其中的音乐会也多以主流认知中较为严肃的音乐会为主,因此希望借助世界音乐节,能打开大家对于音乐更多的想象,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出音乐与人自身相通的部分,不再受限于音乐标签与所归属类型等束缚。

现场:音乐激发想象力,艺术家与学生“共创”演出

在音乐节上,来自新疆阿勒泰清河县的音乐人米兰别克,在《我和我的阿勒泰》专场演出上,通过哈萨克传统器乐串起一个民族的记忆;在贾巴阿叁的专场上,通过观者和演出者之间的能量链接,展现了彝族人是如何用音乐,把对文明的敬颂和现实生命的能量结合在一起;胡格 HUG乐队的《草原漫游指南》,配合着四首诗朗诵的即兴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感悟与想象。如果说贾巴阿叁、米兰别克、胡格的音乐是四季乡愁,周家班则用唢呐声声,展开了一幅中国吹打乐的元气图景。除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本次音乐节还有欧洲中世纪古老乐器手摇琴的展现以及源自意大利南部的地中海音乐。来自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斜杠数学博士”弗雷德里克·霍尔维克“手摇琴的秘密”演出现场,乐迷伴着古老的手摇琴声,听着中世纪法国情歌,跳起了舞;来自那不勒斯的西蒙娜,从意大利到纽约到西班牙到越南再到中国,她用爵士勾勒地中海图景;迷幻民谣乐队月恍,则带领观众听见远古之声。

胡格HUG乐队专场演出《草原漫游指南》,像草原版《星际穿越》。 战马时代供图

虽然战马时代已在中国策划主办了千余场世界音乐演出,但这次音乐节与过往所有演出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完全不同,既然选择在大学里举办音乐节,更看重的是多元文化的传播,同时探讨传统跟当代融合与共存的多重可能性。与过去让学生从书本中去理解传统与当代文化的结合,将艺术家带进校园,刘钊认为意义重大。“其实对于现在大多数年轻人而言,他们对于中国各地传统民族音乐的见识与了解都不多,更别提所谓的世界音乐。正是面对这样一群年轻人,我们才决心通过音乐节去做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把众多音乐家以及他们具有多元性的音乐作品带到校园里。对这些目前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与角度应该会因此有一些新的启发。”

每场演出前的对话论坛也让刘钊感受出在校园里做演出的特别之处,他所面对的问题有深度且具学术性,包括——一些乐器的使用;在现代化的社会场景下,传统艺术家如何通过传统音乐生存?诸多类似的问题不仅在现场产生了共鸣,也让刘钊自己得到了意外收获。“我们在这次音乐节上与清华艺术教育中心、未来媒体实验室以及哲学系的师生都产生了深入的联动,他们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和启发。让我感受到,除了把这些音乐家所创作出来的音乐内容变成市场上的演出产品之外,他们自身所蕴含的学术与文化价值,还有很广阔可以开拓的空间。”

杨淼则觉得,本次音乐节最特别之处,便是不再局限于对音乐表演形式的分类,更多强调的是现场融入感。音乐现场,很多观众都是在不自觉间被拉进了由一首首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所制造出的强大磁场之中。通过音乐,现场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形成台上台下艺术家与观众共舞、甚至即兴创作、共同协作完成演出的场面。“最开始其实并没有办法给到学生或者观众对某场音乐会风格的准确描述,甚至有的演出连曲目单也没有。因此很多人都是带着未知而来,这无形中也为观众增添了些许想象力。除了音乐会进行中出现的很多突破想象的内容以及即兴创作外,音乐节最重要的一环,便是通过音乐,人与人之间达成了交流。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通过交流所产生的融入感让他与台上也融为一体。”

观察:年轻人会主动寻找边界上长出来的“新文化”

弗雷德里克·霍尔维克《手摇琴的秘密》演出现场,观众听着中世纪法国情歌,跳起了舞。 战马时代供图

从清华首届世界音乐节到“2024战马音乐节”再到五一假期举办“阿那亚·金山岭”世界音乐周,从四月到五月,刘钊和他的团队已将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及多位民族音乐人带到各地,通过音乐与当下年轻人产生联系。令刘钊惊喜的是,许多小众艺术家的演出市场反响也很热烈。

与过去人们听音乐一定要将风格类型划分清晰相比,刘钊认为如今人们听音乐的习惯早已改变,无用的界限被破除,年轻人对音乐的品位也在提高。“现在看一场演出,对于普通的年轻人而言不过是一次极为普通的文化消费。随着新一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对于音乐的挖掘性与选择性变得更加开放和多样。”刘钊觉得当下有一大部分年轻人会不自觉地想从主流文化之外,主动追求从边界上生长起来的新文化,用差异化的内容填补自己的文化生活。“在演出的时候,我发现这一人群永远都会有一个概率性的存在,即便我们的团队不去做特别的推广,市场的反响也不错。”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李立军

责任编辑:

网址:青年人走进“世界音乐”,清华校园奏响来自阿勒泰的哈萨克族乐曲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8783

相关内容

青年人走进“世界音乐”,清华校园奏响来自阿勒泰的哈萨克族乐曲
散文何以影视化?《我的阿勒泰》让文字美学走进大众视野
这场来自维也纳的音乐会,在长沙理工大学奏响乐章
紫荆花绽放的山谷音乐会在崇礼激情奏响
李娟:唤醒每个人心中的阿勒泰
在阿勒泰的风里,我抓住了人生的诗意
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苏州奏响《友谊地久天长》
音乐之都奏响东方之音
天津茱莉亚室内乐团奏响“现当代音乐之旅”
大提琴与钢琴魅力共演 蓉城奏响音乐盛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