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椿旧藏之中国第一落霞式古琴“龙吟”琴归后人陶艺之手
中国象棋是中国最古老的纸牌游戏之一。 #生活乐趣# #棋类#
古琴龙吟,宛如一曲悠扬的旋律,穿越了时空的尘埃,终于寻觅到了今世的知音。陶艺,这位出身于古琴世家的才子,向我们娓娓道来一部传世之作——“龙吟”古琴的传奇。这张琴,乃是他的外公,那位享誉琴坛的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刘少椿先生的珍藏。刘少椿先生,作为当代古琴广陵琴派的集大成者,其琴艺之高超,早已名扬四海。
据悉,1937年,“龙吟”琴与刘少椿先生所藏的其他五张名琴——虎啸、蕉叶等,共同被收录在“今虞琴刊”之中,而后又由沈草农先生悉心珍藏。如今,这张太师祖刘少椿先生的“龙吟”古琴再次现世,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将人们带入了那古今交织的美妙境界。
在中贸圣佳的腹地,来自四面八方的京琴友、曲友、学友们齐聚一堂。琴人们各展所长,一时间,琴音缭绕,云烟四起,仿佛置身于龙吟虎啸、烟水茫茫的幻境之中。那丝丝入耳的弦音,扣人心弦,仿佛能听到百年千年之前蚕宝吐丝的细微之声。
昆曲老生名角张卫东先生,以中医行、京剧行的老话寄语古琴界,希望琴人们能够拥有“一笔好字,两口昆腔,三才文章,四季衣裳”的素养。在扬州之外,第一次聆听到如此多广陵同门的琴音琴韵,双耳仿佛被美妙的音符填满,以至于至晚未敢再触碰他琴,生怕打破这美妙的和谐。
作为一代宗师,刘少椿先生昔年集琴家、拳家、藏家等身份于一身,其琴艺与藏品皆为世人所瞩目。1937年,《今虞琴刊》曾将其收藏的“虎啸”“龙吟”“蕉叶”“宣和”四琴誉为中国当世名琴,与裴铁侠的“大小雷琴”同列。沈草农先生初见“龙吟”时,便为其所倾倒,最终得偿所愿,将其收入囊中。他喜不自胜,赋诗以表心意:“因缘物我悟浮生,偶听龙吟四座倾。愿共青氈珍世守,敢辞白发鼓长清。”
英雄得宝剑,必展长虹之志。沈氏后来在香江沪上教授蔡德允琴艺,将香港琴脉传承下去。他还曾教授查阜西琴艺,传世录音仅有《平沙落雁》《秋塞吟》《渔樵问答》等作品。沈氏得琴时,见刻跋中“古越沈子星垣所藏”字样,不禁感叹这张琴历经沧桑,不知几易其主矣。然而,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龙吟”古琴的传奇故事和美妙琴音,都将永远传颂于世间。
1989年2月27日,陶艺,从香港收藏家、古琴家沈兴顺先生处得知“外公收藏的落霞式“龙吟”古琴,现收藏在沈草农先生的表妹,吴汉初家里”。29岁的陶艺,是一位穿着港风、烫着卷发,酷似“成龙”的时尚青年。当见到“龙吟”的那一刻,他形容“像见到外公刘少椿,见琴,如见人……”“琴缘”未了,35年后,这张沉睡的古琴,再次回到陶艺先生的手中。不是人寻琴,而是琴寻人,堪称一部《琴寻记》。
当陶艺先生得知这部古琴的下落时,他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他形容那一刻,就像是见到了外公刘少椿本人,琴与人,仿佛融为一体。这份深厚的琴缘,让他在时隔35年后,终于让这张沉睡已久的古琴重新焕发生机。
这张古琴,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它见证了刘少椿先生的琴艺传承,也见证了陶艺先生对古琴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如今,这张古琴重新回到陶艺先生的手中,仿佛是一种宿命的安排,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神奇。
陶艺先生并没有将这张古琴束之高阁,而是积极地投身于古琴文化的传承与普及之中。他邀请了故宫博物院修复古琴的专家来对古琴进行修复,并举办了“龙吟兮烟水”古琴雅集,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这张古琴的韵味。
在他的努力下,古琴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他不仅将外公刘少椿的收藏无偿捐赠给陕西富平县,建设了纪念馆和音乐厅,更是将古琴艺术带到了更多人的生活中。
在雅集现场,马俊昌先生弹奏着龙吟古琴,那悠扬的琴音仿佛穿越了时空,让人沉醉其中。昆曲老生名角张卫东更是以中医行、京剧行的老话寄语古琴界,希望他们能够传承好这门古老的艺术。
樵歌一曲众山响,刘少椿先生的琴艺与人生,如同这张古琴一般,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如今,龙吟古琴重回刘家后人手中,更是让人感叹命运的轮回与传承的力量。
在这张古琴的传奇故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古琴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传承不息。而陶艺先生,正是这传承之路上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古琴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古琴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校对 李海慧
责任编辑:
网址:刘少椿旧藏之中国第一落霞式古琴“龙吟”琴归后人陶艺之手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9286
相关内容
刘少椿旧藏之中国第一落霞式古琴“龙吟”琴归后人陶艺之手著名古琴学者唐中六先生参观富平县刘少椿纪念馆
贵阳孔学堂举行“琴中万象酬知音——古琴艺术的传承之美”讲座
琴响八桂—古琴名家新作品音乐会在南宁举办
京直播|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国乐之春”:“古琴之夜”闭幕特别策划音乐会
中央民族乐团献上“古琴之夜” 四代琴家同台奏响千年之音
孔学堂讲坛公告|贵州省古琴学会会长吴若杰:琴中万象酬知音——古琴艺术的传承之美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琴歌雅韵”新春音乐会举行
从“业余木匠”到悦心斫琴“不为谋生,只为传承”
古诗词里“椿”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