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少女与15世纪画家的灵魂共振 ——布克奖短名单作品《双面人生》中文版上市
扑克牌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纸牌游戏。 #生活乐趣# #棋类#
英国当今最具实力的作家之一阿莉·史密斯的小说《双面人生》近期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阿莉·史密斯是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多次入围布克奖,被认为是“当代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她近年来的代表作《季节四部曲》中文版在去年面世,获得了读者的青睐。
《双面人生》是阿莉·史密斯2014年的作品,曾入围当年布克奖短名单,并摘得百利女性小说奖、科斯塔文学奖、金匠奖等。小说讲述了生活在21世纪的女孩乔治与15世纪的意大利画家弗朗西斯科彼此独立又交错的人生故事,探讨了爱与艺术在历史中的永恒价值。
《双面人生》是一部双螺旋结构的小说,采用双主人公+双线叙事模式。不同于阿莉·史密斯的大部分作品,这部小说并未采用多线叙事,而是讲述了两则独立又互有关联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没有特定的顺序,可以颠倒顺序阅读。
在小说中,生活在当代的乔治正和弟弟一起面对母亲去世的现实,她回忆起和母亲的最后一次旅行是去意大利费拉拉看壁画;15世纪的意大利画家弗朗西斯科·德尔·科萨为了进入绘画领域,从小扮作男孩生活,她正被一个十几岁女孩的奇怪幻象所困扰。两人的故事如同藤蔓一般复杂地缠绕、交错,似乎一个人的记忆在另一个人的故事中延续了完整的生命。
译者文泽尔这样解读小说内容:“某种角度上讲,本书甚至可被视作一部青少年探案小说——乔治与H组成的少女侦探搭档,为了破获与去世母亲相关的一起‘间谍’案件,追寻母亲生前的秘密,半推半就地深入到了针对550年前某位神秘意大利画家的走访式探案之中。……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画家幽魂借助置于‘当下’的一双眼眸复活了——部分失忆的弗朗西斯科大师幽魂,‘附身’在了伦敦 Z 世代的乔治身上,逐渐找回记忆,逐渐揭晓秘密。”他还认为,“《双面人生》很好地贯彻了阿莉·史密斯作品延续至今的性别议题探讨,是一部极为优秀的女性小说”。
《双面人生》中的两个故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息息相关。画家弗朗西斯科·德尔·科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阿莉·史密斯将其引入小说中,做了更多的艺术化处理。让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记忆与21世纪的16岁少女乔治的生活重叠。乔治在追寻已逝母亲的艺术旅程时,感受到了母亲记忆的在场:母亲既永远存在,又彻底消失。这种“双面性”与另一条叙事线异曲同工:艺术(作为画作)永远存在,而艺术(画家本人)又彻底消失。
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成为沟通艺术家与观者的媒介,揭示出“看”与“被看”的关系,这也是阿莉·史密斯作品中惯常书写的主题。在层层叠叠的画笔之下,在跃出画框之外的部分里,一幅画作往往代表着更深层的东西,等待被世人发现。正如同画家弗朗西斯科的性别身份:她其实是一位女性,但被世人遗忘。通过这种意象的嵌套,小说揭示出:其实有时候,现实才是虚幻的。
除此之外,《双面人生》还塑造了人物性别身份的双重性,颠覆性地对小说技法和文学形式新的可能性进行了颇具实验性的探索。与此同时,阿莉·史密斯也促使我们思考:为什么我们只能在小说中读到从A到B的情节推进,或把人物归类为非此即彼的“这一类”或“那一类”?《双面人生》书名“How to be both”也是由此而来,它打破了二元对立,证明小说的人物可以“既是、又是”。如同书中反复描写的意大利壁画一样,“不仅仅只用一种方式来讲述,要在原本故事的下方,再来讲另一个故事,让两者层叠起来、交替攀升”。在这个层面上,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结构达到了高度统一。这是阿莉·史密斯的文字戏法,也是她的文学冒险。
“发生过的事情是不存在的,还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它们在我们面前发生,而终结了存在?”弗朗西斯科并不存在,但关于她的故事以画作的形式被永远保留了下来。绘画是时间的艺术。艺术克服了时间的效力,就算创作者的肉身死亡,人类的艺术也能作为记忆存留于世。这是《双面人生》所要传达的内涵,即人类艺术的永恒价值,它和爱、记忆一样,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意义。
校对 陶善工
责任编辑:
网址:Z世代少女与15世纪画家的灵魂共振 ——布克奖短名单作品《双面人生》中文版上市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9517
相关内容
Z世代少女与15世纪画家的灵魂共振 ——布克奖短名单作品《双面人生》中文版上市2024国际布克奖公布短名单,入围作品横跨三大洲
2024国际布克奖短名单公布:来自世界各地的丰富视角
2024布克奖长名单公布:人群故事、激进环保主义与其他
戏曲引发Z世代情感共振 《众生戏》传递中华戏曲新的“打开方式”
布克国际文学奖长名单公布,拉美文学迎来二次爆炸?| 文化周报
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出炉:年均在读作品28部,最爱读的国学经典是《孙子兵法》
2024年国际安徒生奖揭晓:西德尼·史密斯获得插画家奖
有个小插曲,布克接受采访的时候狄龙直接从他面前走过,惹得布克一脸不爽
新春将至徽班展演忙 “Z世代”赋徽剧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