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文博会寻迹非遗文化之美

发布时间:2024-05-24 21:26

寻找当地的文化和历史遗迹 #生活乐趣# #旅行探索#

央广网深圳5月24日消息(记者 常迪 见习记者 唐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23日盛大启幕,记者来到了12号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馆,搜罗各式“珍宝”,与远道而来的非遗传承人聊绝活,全方位感受古老文化传承、创新之美。

“宣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3年。盛唐时期,宣笔作为贡品推献朝廷。宣笔以其完美的品格和落户皇家的神秘色彩,使得‘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说起宣笔的历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大师张文年滔滔不绝。

不同种类的宣笔(央广网见习记者 唐晨摄)

“这门技艺是祖传的,我也是从小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慢慢地自己也喜欢上了这门技艺,我从事这个行业40余年,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和书法、绘画打交道,如今也对字、画有了一定的了解。”张文年告诉记者,“我的父辈均从事这个行业,如今我是第四代传承人。”

他向记者介绍宣笔的制作过程时说道:“宣笔制作需经过选料、水盆、制杆、装套、修笔、镶嵌、刻字、检验包装八大工序一百多个环节,最需要注意的是修笔这一过程。修笔需要将笔尖制作匀称,使它们的毛都顺着同一个方向,俗称聚锋,这样在使用毛笔写字的时候就不会散锋,也能保留字体的韵感。”

国宝级非遗大师张文年现场演示制作宣笔过程(央广网见习记者 唐晨摄)

铁华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承人,她所擅长的非遗技艺,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内画。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到,这门技艺是中国独有的袖珍艺术。内画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复杂,需要从制作笔开始,再制作瓶子,然后将瓶子按照绘画的要求做成不同的造型后对瓶身进行磨砂,使其呈现出一种雾蒙蒙的视觉效果,最后可进行绘画。

绘制完成的内画瓶子(央广网见习记者 唐晨摄)

“内画使用的原料是一种矿物质,这种矿物质制成的原料对身体无害,但不易清洗和擦除,所以如果要对瓶身上已经绘制的图案进行修改,则需要用金刚砂珠子打磨。”铁华说道。

铁华演示内画上色过程(央广网见习记者 唐晨摄)

在为记者现场展示内画制作过程的时候,铁华的动作非常细致,她先在调色盘上调出将会使用到的颜料,用专业的笔蘸取后,将笔尖从瓶口处伸进去,在内部进行涂色。奇怪的是,记者用手指触摸了现场已制作完成的内画瓶子内部的瓶身部分,发现内部的触感是光滑平实的,完全没有粗糙的纹路感。铁华告诉记者:“内画瓶制作好后就是这样的触感,没有添加任何的封层。”

对于听障艺术家宁雷而言,此次文博会对他而言意义非凡。今年,他带着“非遗”鱼皮画作品二度参展。这次,他的展位有些特殊——他在深圳创办的大爱艺术公司等来自全国的17家“美丽工坊”示范机构首次组团亮相“美丽工坊”特装展位。据悉,“美丽工坊”项目由中国残联、全国妇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起,旨在促进残疾妇女的就业增收。

现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非遗手工鱼皮画,她说,鱼皮画是赫哲文化之一,它以鲤鱼、大马哈鱼皮为天然材料,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精美的鳞纹,凸凹有致、独特的韵味,具有浮雕感。鱼皮经过一系列科学的处理,去味防腐,具有永久性观赏、收藏、研究民俗艺术等价值。

工作人员现场介绍鱼皮画(央广网见习记者 唐晨摄)

“这种经过特殊处理后的鱼皮画,自然收藏上百年不会变质,是艺术收藏的珍品。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名工作人员说。

“守住文化,才能传承。”这句话是每一位非遗传承人在采访结束前向记者表达的观念。从他们的口中,记者感受到非遗技艺不再只是单纯的一门手艺,而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方式和途径,在文博会12号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馆内,有非常多坚守在自己领域内的非遗传承人,他们或年轻有为,或白发苍苍,却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

责任编辑:

网址:在深圳文博会寻迹非遗文化之美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0239

相关内容

在深圳文博会寻迹非遗文化之美
河北曲阳非遗文化精彩亮相深圳文博会
把非遗文化带回家!深圳翰熙古陶瓷博物馆开展体验非遗拓印DIY活动
权威专家为你现场鉴宝,文博会深圳古玩城分会场开幕
在家门口感受非遗之美!86项非遗亮相宝安滨海廊桥
宁夏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向“新”而行 文博会绘就文化产业新图景
盛饰花丝,和美共赏:京工美作惊艳亮相2024深圳文博会!
深圳文博会:广西精美非遗从“乡土”走向更大舞台
重庆文博会上直击各地非遗,选茶如何“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