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传承人方士英:在石板上錾出大运河风光

发布时间:2024-05-26 00:11

使用石英砂或河卵石覆盖土壤表面,既美观又能保持土壤湿度。 #生活常识# #植物养护小窍门#

“‘流淌’在石头上的大运河,依然水波荡漾,栩栩如生,两岸古镇新城,顾盼生辉”“像照片,但比照片更立体、更有质感”……近日,系列石影雕作品《千里运河图》在河北省第六届园博会上亮相,引来啧啧称赞。这是迄今全国乃至世界首次以石影雕形式,记述京杭大运河沿线8省份古建桥梁、文化艺术、风光地貌和百姓生活景象。其创造者是运河边的手艺人、河北省级非遗传承人方士英。

方士英正在“作”画。受访者提供

今年53岁的方士英,面貌清秀,身量纤纤,身着一袭盘扣复古衣裙。她左手抵住石板,右手握住沉沉铜錾,“当当当……”,伴着细密的敲击声和铜錾的轻重起落,黑色的花岗岩石板上,留下一条流畅的波纹,“这是大运河行船划过水面的痕迹。”她说,眼睛却一刻不停地盯着石板。不一会儿,一幅黑白相间的“一船明月过沧州”美景就出现在花岗岩上。

画中有沧州武术、吴桥杂技,闻名遐迩的沧州铁狮子、秀美的清风楼……细看作品,竟然是由无数大小不一、疏密有致的“小点点”组成;在方士英纤细的手腕中轻击疾走的铜錾,居然重达两斤多。

“石影雕,顾名思义,就是雕刻在岩石上的影像。”方士英介绍,在清代,石雕工匠依托传统“针黑白”工艺,将绘画艺术融入其中,石影雕手艺由此而来:起初石影雕是在青石板上创作,工匠把石材表面磨亮后,用钢钎在石板上敲击,根据敲击点的大小、深浅、粗细、疏密等进行构图设计,使画面呈现层次感和立体感。

土生土长在大运河畔沧州吴桥的方士英,勤学苦练石影雕手艺,大胆提出选用质地更为坚硬的花岗岩石板“作”画。“虽然硬不好雕琢,但作出来的画更细腻,光泽度更好。” 方士英最大梦想就是用自己的手艺,雕刻大运河风光。

2014年以来,她耳濡目染大运河沿岸城市共建大运河文化带风生水起,尤其是水利部京津冀鲁协同补水大运河,使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全线通水,为大运河复航打下基础。“2022年6月京冀段实现跨省游船通航,越看越想把它们雕刻下来,长久流传。”她说,我确定选用天然黑色花岗岩石板创作《千里运河图》,这种材质不易走色和变形,还可长期收藏,特别适合展现大运河的灵动和气韵。“2022年9月,家乡沧州城区段也实现了游船通航,消失半个世纪的‘一船明月过沧州’美景得以再现。”方士英激动地说,我更加坚定了完成好这部作品的信心,2023年年底,这幅系列石影雕作品共8方石板全部画完。

方士英常将“石上一幅画,锥上千般功”“偏毫厘不敢安,千万锤成一器”“落笔即永恒”挂在嘴边并付诸行动。三十年来,她以石板为布,以铜錾为针,千锥万錾“绣”运河芳华,完成了一件件石影雕作品,冰冷的花岗岩在她的手下有了温度。

责任编辑:

网址:省级非遗传承人方士英:在石板上錾出大运河风光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0375

相关内容

省级非遗传承人方士英:在石板上錾出大运河风光
千锥万錾“绣”芳华
河北宽城:千锤万錾凝匠心 非遗传承展新作
千年古城山西新绛:“指尖”非遗“捏出”家国情怀
永胜县:寻育传承人 赓续非遗美
河北元氏:省级非遗项目东正抬花杠“后继有人”
安徽东至:见人见物见“非遗”
新疆骨雕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中创新
贵州平塘: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京津冀蒙青年非遗传承人作品展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