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对话”第30期举办,探讨传统戏剧与现代剧场跨界融合

发布时间:2024-06-01 12:10

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形式,融合了唱、做、念、打等多种表演元素。 #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活动坊间对话第30期:跨界与融合——传统戏剧与现代剧场5月30日在市文联艺术工坊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戏剧家协会承办。本期坊间对话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北京评协副主席陶庆梅主持,剧作家罗怀臻,北方昆曲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员魏春荣,北京京剧院编剧、导演、制作人李卓群参与对谈。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出席活动。京艺苑视频号等多个平台对活动进行了网络直播,114.2万人次在线观看。

坊间对话第30期现场,嘉宾畅所欲言。 主办方供图

舞台作品的跨界融合,对传统艺术发展有何启示?在这一议题的讨论中,罗怀臻以舞剧《朱鹮》和《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介绍了舞剧艺术创作理念近年来的变化。《朱鹮》涵盖了现代舞、民族舞、芭蕾舞等多种舞蹈元素,打破了传统舞剧创排多遵循单一舞种的原则,一经上演便受到观众的热议和市场欢迎。人民的选择就是艺术的选择,观众的认可让创作者有勇气坚持创新。而后《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融入国标舞、街舞以及哑剧、肢体剧、话剧等多种现代艺术元素,实现了跨界无边界、风格新融合、高层次和谐。对于戏曲等传统艺术,他希望业界和学界支持包容戏曲艺术家的跨界探索,更好地激活传统艺术的当代活力。

魏春荣结合北方昆曲剧院近年来创排的《贵妃东渡》《红楼梦》《国风》等剧目,分享了她对传统艺术创新的理解。2000年前后,有人提出“昆曲是博物馆艺术,仅供偶尔展示”的观点,但是随着创演者对传统昆曲艺术的突破性创造以及昆曲自身的创新性发展,这一观点已经远去。昆曲具有600余年的历史,它自诞生起就不是故步自封的艺术。经过一代代艺术家、创作者的不断推陈出新,融入当代艺术元素,适应当代观众需求,方才历久弥新,“活在当下”。

李卓群介绍了其在戏曲跨界创作方面的新尝试。采用“老耳朵、新眼睛”的跨界形式创排越剧,在声腔方面,将传统声腔同现当代配器相融合,让范傅流派声腔同爵士乐蓝调布鲁斯相碰撞;在题材方面,大胆借鉴现代影视剧创作风格,加入流行化表达;在演员造型方面,采用现代服饰和时尚造型,打造飒爽利落的人物形象。此外,她表示将尝试挑战用音乐剧题材演绎梨园故事,将更多现当代流行音乐同传统京剧小调、昆曲声腔相融合。

谈到如何将审美情感带入现代剧场,同观众产生共鸣?陶庆梅认为,传统戏曲的回归,本质上是搭建起了戏曲同观众间审美情感沟通的桥梁。传统戏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演员本位,过去的戏曲演员承担了导演、编剧等职能,在剧目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加入演员的巧思,让所塑造的角色形象更加立体,经过数百年的积淀,达到今天的审美水准。当下,我们要回归到戏曲艺术的根本,尊重专业性创造。

罗怀臻讲述了昆剧《国风》在创排中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魏春荣强调,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已发生变化,昆剧需在保留昆曲自身的艺术光泽的基础上因时而变。比如,白先勇从青春版《牡丹亭》到《玉簪记》所实践的“昆曲新美学”,将《牡丹亭》提炼为精英文化、士大夫艺术,并且引入青春版概念,让年轻一代演员创排碰撞出独属青年人的《牡丹亭》,更好引发青年观众共鸣。

面对“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艺术如何持续破圈?”这一议题,李卓群认为,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统戏剧同现代剧场的融合,是同一二三度创作以及策划、营销等多方面相关联的。当下戏剧同市场化结合的制作风格,既利用“前店后厂”式的创作方式,精确计算市场分类和观众需求,在剧场创作过程中,思考适合作为宣传片、海报的人物气质、人物形象,摸索适合引发网络热潮的情节和人物造型。出圈、破圈是一个相对命题,所谓出圈的剧目,实质上也是回归到戏曲本身应有的艺术高度。

罗怀臻表示,戏曲艺术酒香也怕巷子深,若想让戏曲破圈,当代戏曲工作者不但要找到属于作品的观众,更需要艺术契机。比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契机,一是第十二届文华奖在上海举办;二是首演于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这个重要节点,舞剧主人公的爱国情怀和为革命牺牲的崇高精神点燃了观众的情感。

“传统艺术破圈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人民对优秀作品的选择,文艺家力争让传统艺术破圈的目的在于为观众提供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陶庆梅表示,当下,越来越多的戏曲作品得到了年轻人的关注,有助于培育戏曲的年轻受众,让年轻一代重拾对传统艺术的喜爱,对当下戏曲艺术工作者而言,应趁热打铁、推陈出新,助力传统戏曲艺术再发展。

魏春荣认为,戏曲要结合剧种、剧目特点找准市场投放策略,比如昆曲集中目标受众人群进行宣传,再通过这些人的口碑传播至大多数人。当前,戏曲艺术到了最好的时代,戏曲工作者要抓住时代机遇,利用新媒体等信息技术,去更好地宣传、推广、普及戏曲,让戏曲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坊间对话”于2021年创办,目前已成功举办30期,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吸引了众多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的线上线下参与,为文艺创作者和评论家搭建了对话交流的桥梁,为文艺受众搭建了艺术品鉴与欣赏的平台。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刘军

责任编辑:

网址:“坊间对话”第30期举办,探讨传统戏剧与现代剧场跨界融合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470

相关内容

“坊间对话”第30期举办,探讨传统戏剧与现代剧场跨界融合
跨界“秦腔+”让传统文化活力四射
共谋恐龙与创意跨界融合发展 2023中国·自贡恐龙艺术周开幕
百年名团、跨界对话、各国首席……近百场演出在珠海接踵而至
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四月开幕,张瑞涵、马伊琍主演话剧率先登台
陈恬教授在深举办工作坊:对青年戏剧创作必须绝对现代
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即将启幕,24部精品剧目上海首演率超80%
《你的国乐》“五一”假期上演,跨界作品展现海派民乐时尚与动感
《作家好书画·书系》跨界座谈会在京举办
首届“戏剧光影——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下月举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