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鹏军:重新发现那一片戏曲史空间——《近代戏曲丛刊》前言

发布时间:2024-06-04 07:40

中国的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生活知识# #历史#

作为中国戏曲研究的开创者、奠基人,王国维最有影响的戏曲史著作当然是那部《宋元戏曲史》,吴梅最重要的戏曲史著作自然是《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和《曲学通论》。但是,从个人研究经历、学术方法和戏曲研究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则更应当看到,不管是王国维还是吴梅,最初从事戏曲研究都是从戏曲目录、文献、史实等最原初、最基础的方面开始的。

《近代戏曲丛刊》,左鹏军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3年12月版。

这种不约而同的治学路径和学术选择,今天看来更有学术史意义,也应当给予我们更加深切的启示。

许多学术史经验和事实一再有力地证明,对于中国戏曲史这样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发展曲折多变的学术领域而言,基本文献的发掘清理、基本史实的考证辨析不仅至为关键,而且意义和价值往往更加长久。

一个多世纪的中国戏曲研究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戏曲文献的发现、汇集与呈现,戏曲史实的考证、辨析和描述的历史。

王国维、吴梅之后,中国戏曲研究中几乎所有的重要变化都是从戏曲文献与史实的丰富和开拓开始的。比如傅惜华、吴晓铃等对中国戏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都无一不是将戏曲文献的发掘、戏曲史实的考辨作为学术研究的最重要基础,也是他们治学方法、学术思想的重要体现。

更有代表性的是郑振铎,他对于戏曲文献的关注和汇集可谓探寻了一生、持续了一生。郑振铎有感于戏曲文献尤其是清代戏曲文献的不完备,许多钞本、刊本文献难得一见,遂以个人之力,于1931年编辑刊行了《清人杂剧初集》,又于1934年刊行了《清人杂剧二集》,而且制订好了其后各集的选目。

但是,由于随后日军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这项具有独特戏曲文献价值、本来有可能完成的重要戏曲文献积累工程不得不非常可惜地中断,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学术遗憾。新中国成立后,时任文化部长的郑振铎似乎对自己未竟的戏曲文献汇集、整理和出版一直未能忘怀,更没有死心,对戏曲文献的关注、整理和出版仍然热情不减、痴心不改。

20世纪50年代初,郑振铎就提出并亲自主持另一套戏曲文献总集《古本戏曲丛刊》的工作,并分别于1954年、1955年、1957年、1958年影印出版了初集、二集、三集、四集。但是,随着1958年10月郑振铎的意外去世,加之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环境等多方面连续发生重大转折,这项本来应当延续并有可能完成的戏曲文献整理出版工作又一次意外中断。

《古本戏曲丛刊》

等到《古本戏曲丛刊》第五集出版的时候,已经是1984年了,距这一项目的正式启动已经过去了30多年,距此项工程的首倡者郑振铎去世,也已经过去了26年!至今思之,不能不令人心生悲怆和无奈!

其后,这一戏曲文献整理项目一直走走停停,虽然困难重重,还能够勉强支持;虽然进展不快,好在并未再度中断。等到这部戏曲文献总集的最后一集即第十集出齐的时候,已经是2021年了,距这一项目启动已经过去了68年!其间主持者、主要参与者也早已过去了好几代人!这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浩大的一项戏曲文献整理工程,终于以可以令人满意并可以告慰前辈多位学者的形式较为圆满地结束。

不管是从《古本戏曲丛刊》所经历的种种困难、种种曲折、几乎贯穿整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部分学术史历程的内涵来看,还是从其所具有的文献价值、学术意义来看,都可以说这的确是一项既空前又绝后的戏曲文献整理出版工程。

从中国戏曲研究的总体历程来看,尤其是从戏曲文献的发掘、整理、利用,戏曲史实的考证、辨析、描述来看,大致都经历了一个从元杂剧、宋元南戏到明代传奇、杂剧,再到清代传奇、杂剧的基本过程。

这基本上是一个以元杂剧为中心向下延伸拓展的过程,总体趋势是文献范围越来越广阔,清理和发现越来越细致,对于戏曲史的认识和了解也越来越充分。与此同时,也有另一个向上探源的过程,即从元杂剧向宋代、唐代甚至汉代、先秦时代溯源的过程。这看起来也是一个逐渐开拓、日益丰富的过程。

《宋元戏曲史》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假如按照王国维所说的“真戏曲”的标准来衡量,宋代以前,严格意义上的戏曲剧本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发现。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令许多戏曲研究者颇为着急也极感困惑、相当执着也不能不颇为尴尬甚至难堪的基本问题。

看起来,在得到宋代以前的具有充分说服力的戏曲剧本及其他直接文献之前,这一问题恐怕难以得到完全可信的回答,这一问题也恐怕无法真正解决。

一、关于近代传奇杂剧及其研究

随着中国戏曲史研究的日渐丰富、充分深入,近代戏曲文献和戏曲史也逐渐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有意义的建设和进展,尽管近代戏曲研究是一个更为后起、研究基础和学术条件都更加薄弱的领域。

单就近代戏曲文献的发掘、整理、出版和利用来看,尽管草创期面临着种种艰难、经历着种种困难,但是仍有一批研究者对近代戏曲文献及研究一往情深,在这个曾经颇受冷落的领域坚持探寻、勤勉积累,打下了非常重要的文献基础和史实基础。

其中用力最集中、贡献最大、也最值得注意的是阿英的近代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正式开始近代文学研究的阿英,最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就是种种文献目录的编辑。

大约在1934年,就完成了《晚清戏曲录》初稿,其后陆续增补,至1940年重行写定。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出版了《晚清戏曲小说目》,经少量修订后,1957年又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

《晚清戏曲小说目》

《晚清戏曲录》包含传奇、杂剧、地方戏、话剧四个部分,虽然篇幅不大,今日看来也多有未完备、未尽准确之处,但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必须承认,这是近代戏曲研究最重要的文献基础和目录著作,奠定了近代戏曲研究的目录文献基础,影响和指引了其后数十年间的近代戏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

阿英对于近代戏曲研究的另一项突出贡献,是在所编文学总集《晚清文学丛钞》系列中,单列《传奇杂剧卷》,收录近代传奇杂剧31种,于1962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是第一部专门的近代传奇杂剧选集,反映了阿英近代文学学术思想、文体观念、学术用意的独特之处和深刻之处。

这部产生于特殊文化学术背景之下、具有特殊学术史意义的近代传奇杂剧选集,深刻地影响甚至决定了其后三十年多间近代戏曲尤其是传奇杂剧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和研究水平。

《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出版至今虽然已超过六十年的时间,但这仍然是目前为止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近代戏曲选集,反映了多年来中国戏曲学界对于近代戏曲尤其是传奇杂剧研究、认识和文献积累的基本水平。

此外,阿英在20世纪40—50年代陆续编成、并于20世纪60年代初陆续出版的“中国近代反侵略文学集”的《鸦片战争文学集》、《庚子事变文学集》中,也少量收录了几部近代传奇杂剧剧本,从另一角度展现了近代戏曲的多方面价值,也为以往未为人知的一些戏曲作品提供了面世的机会。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专注于研究近代传奇杂剧的梁淑安、姚柯夫,在阿英、傅惜华、赵景深、吴晓铃、庄一拂等前辈学者奠定的学术基础上,通过长期调查、访求、不懈努力,又从基本文献和重要史实等方面明显地将近代传奇杂剧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责任编辑:

网址:左鹏军:重新发现那一片戏曲史空间——《近代戏曲丛刊》前言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849

相关内容

左鹏军:重新发现那一片戏曲史空间——《近代戏曲丛刊》前言
拓展戏曲创作空间 作品孵化计划启动
现代京剧《主角》唱响“戏曲人戏曲魂”,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开幕
环境式戏曲为中国传统戏曲注入新活力
关注新媒介,重拾戏曲艺术日常娱乐使命|评论
小剧场戏曲“百花齐放” 青年戏曲人“尊古不复古”
更自由,更开放:小剧场戏曲的大野心
苗怀明:戏曲研究的新机遇与新景观——对当下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观察与思考
京城百年湖广会馆焕新启幕 演绎新空间探索传统戏曲当代表达
评剧名家走进河北武强校园 传承戏曲文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