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原则,辨认关系中的「掠夺者」|反社会人格障碍万字科普

发布时间:2024-06-04 22:21

社会现象则涉及人际关系、文化差异、法律制度等更广泛的社会议题。 #生活常识# #社会现象#

电影《涉过愤怒的海》中的角色「李苗苗」,是一个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障碍者。

他「善良」地送给路边流浪汉一个汉堡,其中藏有刀片,看到他人痛苦是他满足感的来源。他不断撒谎、冲动暴力。母亲描述,他「跟谁都不亲」,即使由于他的原因导致了奶奶的死亡和妹妹的高位截瘫,他也不认为自己有错。

反社会人格,是影视作品中频繁刻画的一类特质。日常语境下,人们常常将反社会者描述为「精神变态」。但事实上,「恶」只是最容易被识别的表象,「成长发育缺陷」才是人格障碍者的深层特征。

今天,我们推送一篇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万字科普。内容包括:

▨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

▨如何识别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

▨反社会人格能否被改变?

▨如果你的重要他人「反社会」,怎么办?

▨我们推荐的一些图书和电影资料

这个系列下的所有文章都很长,但内容全面、实用,旨在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对某种疾病或困难状态的框架性认知。

记得分享给需要的人 ❤️

*请注意,诊断需要由专业精神科医生完成,请勿对照文章内容自行诊断

「万字科普」系列其他文章

抑郁|双相|创伤后应激障碍

边缘人格障碍|自恋人格障碍

进食障碍|焦虑|校园霸凌

概述Overview

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简称 ASPD)描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中,个体总是无视并侵犯周围其他人的权利。例如表现出暴力、鲁莽或者冲动,很少考虑他人的需求。

ASPD 通常在童年期发病,到十几岁或二十岁出头时完全表现出来,将近 80% 的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在 11 岁之前就出现了第一个症状[1],他们经常被报告有逃学、经常撒谎、偷窃、虐待小动物、故意破坏财务和持续地违反社会规范等品行问题,而被诊断为品行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有 35%-40% 在成年后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2]。

✂️症状和成因Symptomsand RiskFactors

01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是「没有良知」。良知不是指某种具体的行为,也不是所谓道德的认知,良知关乎我们的感受,它是一种基于「情感依恋」的义务感。

这种情感依恋的对象可能是另一个生命,包括动物、植物,也可能是一群人,有时甚至可能是全人类;而如果一个人脱离了对其他任何生物的情感联系,良知就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良知与我们称之为「爱」的情感密切相关[3]。

因此,缺乏良知的反社会人格者,常常会表现出如下特征[4]:

1.侵犯性 Intrusive

漠视和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反社会人格者的普遍表现。他们很难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常常侵犯他人的身体或者精神、情感,违反法律直到造成更严重的犯罪。在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眼中,他们只能看到自己当下想要得到的东西、立刻想做的事情,而丝毫不在乎会对他人造成影响。

2.欺骗性 Deceptive

对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来说,撒谎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常常反复撒谎,为了个人利益或者单纯为了享乐而欺诈他人。比如电影里的李苗苗,当小娜的父亲来寻找李苗苗时,他谎称「李苗苗他出门了」,甚至「好心」给小娜父亲递了一瓶有毒的矿泉水。

像这样不使用真实姓名而使用化名,是反社会人格者的常见操作,他们改名的动机可能多种多样,包括逃避过去的责任,躲避曾被他们欺诈的人,或者是对法律的「戏弄」。

3.冲动性 Impulsive

反社会人格者经常在没有充分思考或考虑可能后果的前提下,迅速做出决定。某种程度上,「浪迹天涯」是他们一个恰当的形容词,他们喜好没有任何目标的、没有任何缘由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不是在工作、家庭和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中处理日常琐事。逃避这些责任的过程会让他们获得一种“流浪”的刺激感。

4.攻击性 Aggressive

攻击和暴力是最令人感到不安的症状,但不是所有的反社会人格者都有攻击行为。轻微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只是易怒和充满敌意,偶尔会突然的、不可预测地发脾气;但严重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很小的纠纷而反复斗殴,或者实施有计划的虐待行为,例如虐待动物、霸凌他人或者家暴。

5.不敏感 Insensitive

他们的不敏感指的是缺乏对他人需求的认识和考虑,全然不顾及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安全。他们为了享乐或者寻求刺激,可以不惜与任何人进行恶意竞争,进行不安全性行为或者其他高风险活动。他们在有着更高犯罪率的同时,也更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和死亡。

6.不负责任 Irresponsible

反社会人格者的不负责任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作上,他们更有可能迟到、无故缺席,频繁更换工作或者突然辞职。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上,早婚、不忠,继而分居和离婚是很普遍的现象,研究者发现反社会者倾向于和同样不稳定的伴侣交往[5],这可能也是造成关系困难的原因之一。

另外,反社会者往往是不称职的父母,像是韩剧《黑暗荣耀》里东恩的母亲,为了一笔钱全然不顾女儿的死活,反社会父母更有可能虐待、忽视自己的子女[6],几乎不可能让他们履行父母的义务。

7.缺乏懊悔之心 No remorse

反社会人格者几乎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许多人会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受害于他们所憎恨的社会秩序。例如一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个案研究当中,个案承认有虐待伴侣的行为,是由于他对婚姻法感到不满意[7]。另外,研究表明这种缺乏懊悔之心的特征,在更严重和更暴力的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中尤为常见[8]。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DSM-5)的诊断标准中,年满 18 岁的个体,如果出现以上 3 项或更多的症状,以及有证据表明一些症状开始于 15 岁以前,就可能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02

如何识别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

虽然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与常人有较大差异,但由于他们的欺骗性,在摘下人格面具之前,我们可能很难意识到他们身上的反社会倾向。那么,该怎么识别他们呢?

美国治疗师 Bill Eddy 提供了一种「WEB」方法,帮助我们去快速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反社会人格特质[9]。「WEB」的三个指标分别是:对方的语言、你自己的情绪、对方的行为。

1. 对方的语言(their WORDS )

反社会人格者通常语速很快,他们习惯使用很多很多的话语去掩饰自己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说的」和「做的」完全不一致。比如说,他们可能会形容自己具备某种特质,但完全没有相关的经验和依据,或者他们尤其喜欢「画饼」,跟你滔滔不绝地描述他们的宏伟梦想,但没有半点现实计划。

另外,热衷于使用极端的词汇,也是反社会人格者的核心语言特征。极端积极的可能有:「你是我见过最好的人」「没有你我活不了一点」;极端消极的可能有:「我再也不会相信你了」「没人想要你」「你欠我的」。反社会人格者常常在两种极端之间来回切换,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因此,他们也会通过识别出你的弱点和恐惧,加以利用,使用言语去主导局面。就像:「你身材真差劲,要不是我,没谁能看得上你,你应该对我心存感激才对」。

2. 你自己的情绪(your EMOTIONS)

你对这个人的感觉如何?这是非常重要的,你的情绪可能比你的大脑提供更快的反应。有 3 种情绪反应是你需要格外留意的:

首先是恐惧。反社会人格是关系中的「掠夺者」,你可能会产生一种感觉:如果 ta 想,ta 就会伤害你。所以当你想要逃离的时候,先逃离吧。你可以与他们保持一段距离后,再试图去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

责任编辑:

网址:3个原则,辨认关系中的「掠夺者」|反社会人格障碍万字科普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949

相关内容

3个原则,辨认关系中的「掠夺者」|反社会人格障碍万字科普
《新生》大结局引热议:如何辨认你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
110种科普图书参评,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即将发布
话剧《原则》:充满思辨精神的当代校园寓言
有这3个能力的女人,到了中年会越来越有魅力
新人一年写作50万字,是不是很难?老司机揭秘真实情况
我国发布四类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
新疆库车市举办“楹联诗词中的库车”书画科普联展
改编粤语口碑剧 这一次话剧九人聊聊“原则”问题
话剧九人以当代视角推出新作《原则》登陆国家话剧院小剧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