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祠堂牵系着岭南文化的“根”和“魂”

发布时间:2024-06-06 07:1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生活常识# #历史文化常识#

朱雪梅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羊城晚报记者文艺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朱雪梅长期致力于古村落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三十年余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广东省内各个村落,对祠堂文化保护和活态传承颇有心得,羊城晚报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岭南文化就像一块“活化石”

羊城晚报:以广州城区为例,祠堂建筑几乎随处可见,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独特的城市景观?

朱雪梅:这体现了广东人对祠堂文化的坚守和执着。千百年来,因战争或灾荒,大量中原人南迁来到岭南地区,移民们面对新环境的挑战聚族而居,加之对故乡和祖宗的眷恋,往往兴建祠堂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五岭阻隔,交通不便,受外界的干扰比较少,使得岭南人保留了很多习俗、方言等传统文化,很多学者常常形容岭南文化为汉文化的“活化石”。同时,近现代很多远离故土、到海外谋生的广东人往往有更厚重的乡土情结。对他们来说,祠堂是精神的寄托,是“根”和“魂”的载体,因此他们热衷修建祠堂。

另外,一般祠堂的产权由很多族人所共有,产权状况复杂,也是古祠堂在城市建设中得以幸存的一个原因。

羊城晚报:在现代生活中,祠堂的某些功能消失了吗?

朱雪梅:过去,祠堂除了有祭拜祖先的精神功能,还有实际的议事、庆典表彰和婚丧嫁娶等功能,也是管理和公共活动等的场所。

如今乡村的常住人口在流失,管理方式也发生变化,以往主要是乡村自治,靠乡规民约,由族中威望高的长者管理,祠堂就是其载体。现在由村委会管理,村委有自己的办公楼,所以祠堂的治理功能基本消失了。虽然乡村有的地方很多红白事依然会在祠堂里举办,但总的来说祠堂实用功能正在弱化。

让后人记得祖辈的来时路

羊城晚报:但它依然还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比如不少古祠堂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朱雪梅:是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祠堂的重要地位,人们建祠堂往往会举全族之力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祠堂建设非常讲究,雕梁画栋、技艺求精,展现了高超的地方乡土建造技艺和独特的习俗。其实,今天的古祠堂就和古驿道一样,它们最重要的或许不是实用功能,而是作为文化精神的载体来发挥其社会价值以及科学艺术价值。

羊城晚报:那么您认为应该如何通过活化利用来应对古祠堂的衰落?

朱雪梅:尽管现在很多人都离开了乡村,到城市生活,但逢年过节依然有很多人回村。一是祠堂功能还在发挥作用,族人的凝聚力比较强,可以按照传统乡村治理方式,由大家集资去完成修缮,还可以在村里设立慈善基金,用于祠堂等的修缮、日常维护和管理。二是祠堂已完全荒废,可以把它转化成乡村老年人活动场所、公共书屋、村史馆或展览馆等。三是可以作为村委的办公场所。

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抓手

羊城晚报:这对我们当下的乡村振兴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朱雪梅:古祠堂、古树、古桥、古道……这些东西往往能引发人们的乡愁。所以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文旅融合过程中,可以将祠堂等作为抓手和纽带,大家在修缮祠堂的时候,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重新将他乡的族人聚在一起,加强情感联系,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和人才队伍建设。只有把祠堂利用好,古村落的乡愁守护好,才能吸引人才和资源回到乡村,助力乡村建设。

责任编辑:

网址:古祠堂牵系着岭南文化的“根”和“魂”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2362

相关内容

古祠堂牵系着岭南文化的“根”和“魂”
【文艺评论】从源头发掘文化的“根”与“魂”
泉州留住世遗之城的“根”与“魂”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彦:从源头发掘文化的“根”与“魂”
蒙古族长调传承人:守住民歌的根与魂
清明时节怀先古,少年清音颂烈魂!荔湾小学举行第七周升旗仪式
科技与岭南文化的融合盛宴
一首《新月牵影》,唤起你我浓浓家国情
醒狮、咏春走进课堂,广州青年夜校推出“岭南文化”系列课程
姜梨决心冲破常规,踏入祠堂向母亲行礼,那一刻,众人的默许如同潮水般涌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