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发布时间:2023-11-16 07:12

艺术欣赏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有助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 #生活乐趣# #艺术欣赏#

原标题: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周东亮:省级院团要走进田埂头,走到大大小小的广场上,这是我们的根。

□ 本报记者 陈 洁

11月13日晚,“换季式”降温后的常州孟河镇南兰陵村寒风刺骨。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身着单薄戏装,在现搭的乡村舞台上露天唱了两个多小时。第二天一早,他又准时出现在南京的办公室里。这样的跨城奔波,对于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东亮来说,已是生活的常态。

不久前,周东亮在昆山举行的戏曲百戏盛典中,获评“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领军人才”。

“开展领军人才的评选,是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我看来,一方面,它检验了我们的努力和勇气——你得了梅花奖以后,是不是高高挂起了,有没有不断精进,敢不敢再次挑战自己;另一方面,这次竞争相当激烈,江苏有4人入选,入选人数位居全国首位,也说明江苏的戏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在周东亮看来,那么多梅花奖演员从天南地北而来,带着最具有剧种特色和魅力的戏,有传统的,也有当代的,展现着戏曲的昨天和今天,这种同台打擂更像是一场美不胜收的国风盛宴。

比如,他带去的传统锡剧《庵堂相会》和现代锡剧《装台·离别》就各具美感。

周东亮介绍,《庵堂相会》是沈佩华前辈的代表性剧目,无论从唱腔还是故事结构上来说,都具有小桥流水、抒情、典雅的锡剧之美,而根据陈彦同名小说新编的《装台·离别》,则展现了当代锡剧的另一种探索与思考。

“锡剧这个剧种一直以来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出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但生活化、接地气一直是它最大的文化特色。”在周东亮看来,真正做到“接地气”其实是很难的,这意味着锡剧必须不断把自己标注在时代的广阔时空中。

于是“创新”成了江苏省锡剧团这些年发展的关键词。从《大风歌》到《董存瑞》,从《苏东坡》到《装台》……一部部不同“视界”的锡剧作品,带着对剧种极限的突破、对剧种题材的突破,不断尝试着与当下观众建立新的连接。而在其中,周东亮也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个挑战:在《大风歌》中,英俊小生改工老生;在《装台》里,“锡剧王子”微躬身躯,将底层劳动者的形象跃然于舞台。《董存瑞》中,董存瑞不仅仅是载入史册的英雄,更是伴随许多人成长的精神灯塔。而《紫砂梦》则建立于对当代生活和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上,是对工匠精神、艺术创新的呼唤。

戏曲发展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除了开拓更多介质,将《珍珠塔》等拍成锡剧电影外,作为锡剧的领军人,周东亮还十分注重“人”的培养和“合力”的形成,比如他耕耘十几年的“小锡班”如今已在江阴、宜兴、无锡等地蔓延开来,不仅从中挖掘了不少好苗子,还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锡剧粉丝;再比如,他致力于联合全省各地的锡剧团拧成一股绳,互帮互助,共同守护锡剧艺术。

让周东亮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锡剧正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这让他对锡剧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一方面要在新作品的创作上紧跟时代,另一方面要把优秀传统剧目通过现代化的手段、现代化的舞台呈现给观众。传统戏曲的改革是迈小步、不停步,只要我们不断推出高质量、高水准的锡剧作品,一定会让锡剧在全国获得更多的观众。”周东亮说。

从青葱岁月演到两鬓染霜,一路走来,周东亮比谁都知道,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我一直说,我们省级院团不仅要进大剧院,更要走进田埂头,走到大大小小的广场上,这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根据地,没有群众基础谈戏曲振兴是空谈。”周东亮说,13日那一晚的下乡演出,虽然冷,但他的心是热的。看着台下黑压压一片村民和他们眼里闪烁的光芒,即使“身经百演”,已有4000多场演出经历的他仍无比动容——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啊!”

责任编辑:

网址: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52

相关内容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人民记忆——《人民画报》影像展”在京开幕
聆听读者声音,请“人民阅卷”
健康中国,护佑人民幸福生活
【人民需要这样的文艺家 】曹鹏:用音乐让大爱有声
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颁奖
托克逊县:爱我人民爱我军 翰墨飘香鱼水情
深圳作家吴君《万事如意》荣获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人民需要这样的文艺家㊴】曹鹏:用音乐让大爱有声
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