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联研讨民营剧团这十年:让观众被共情有思考,沉心打磨转向新空间

发布时间:2024-06-21 11:14

看电影时可以适当放慢速度,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剧情。 #生活乐趣# #电影观看#

“戏剧新力量——首都民营剧团十年繁荣发展”研讨会,近日在京举办。研讨会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办,与会文艺家和民营剧团负责人围绕近十年剧团创作、制作、传播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北京剧协副主席、北京朴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方旭从创作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十年来在创作选题和内容把控上的经验。他以改编老舍先生的作品见长,被业界称为“老舍专业户”。方旭认为,一部好戏好看是硬核。“被理解和接受,并激发想象,被共情,能打动观众”的演出才能称得上是精品之作。如果民营剧团想要常演不衰、首先就要解决自身能量问题。只有从创作的角度把选题和内容解决好,才能在市场推广、观众培育方面做进一步的文章与努力。面对消费市场疲软、观看习惯改变的当下,方旭表示,用创新型的表演形式和开放性空间的理念做融合与尝试,或将是戏剧未来创作的一个方向。

北京鼓楼西文化有限公司经理马向龙回顾了十年来鼓楼西的创作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成立于2014年的鼓楼西共创作了包括《枕头人》《边城》《一日三秋》在内的35部剧目,演出场次1220场。创作内容也经历了从西方经典到中文经典的变化。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各种挑战,鼓楼西积极拥抱变化,一直在观众的参与性、戏剧互动性和题材的创新性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行。

开心麻花剧场院线副总经理马悦舒分享了开心麻花从2003年成立至今,以舞台剧原创领域的厚积薄发为基础,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不断发展,在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拓展和创新实践的尝试与成果。在舞台剧创作方面,马悦舒从剧目创作持续化、剧目类型多元化、演出形式创新化、剧目IP产业化四个方面介绍了开心麻花创作与演出的情况。从2014年至今的十年间,开心麻花以“每年保持出新作”的节奏、“戏剧+沉浸式”剧目创排的尝试、多种形式放大IP价值的传播方法,累计创作剧目百余部,并力求保持创作的多样化,除了爆笑式喜剧,还创作了音乐剧、儿童剧等,以戏剧+文旅的形式,吸引年轻群体走进剧场。

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炜介绍了繁星戏剧村从2009年开始运营至今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戏剧IP的开发和运营是繁星戏剧村的核心发展板块,今年正值繁星戏剧村运营的第15年,迄今为止,繁星戏剧村积累的IP版权剧目达60余部,每年演出高达千场以上。作为演艺新空间第一批挂牌单位,繁星戏剧村的场地定位和内容创作方向也开始朝着新空间的方向转变与尝试,未来也会在这个方向上做更多的开拓和实践。

北京九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代表任慧岩分享了话剧九人的创作理念和剧团运营心得。十年来,话剧九人以每年一部作品的创作频率创排了10部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创作上,坚持做让观众看完能引发思考的戏;在剧团运营上,坚持“观众看得见”理念,注重观众的互动、反馈与需求。话剧九人的作品观众复购率非常高,这也启发他们去思考如何破圈的问题,在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发生变化的当下,小红书、抖音等线上平台也成为九人选择的重要传播渠道。“与国有院团相比,我们民营演出机构需要更多的政策、资源的支持。”

作为全场唯一一个戏曲剧团,北京凌空评剧团团长刘建国分享了剧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困难。从2007年建团以来,凌空评剧团整理和复排了传统剧目50余台,原创大型评剧剧目14台,评剧小戏小品20多台。2014年至2024年十年间,剧团创作了《大汉名臣》、《包拯还乡》等九部原创评剧,共计演出1300余场。尽管如此,剧团依然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断设法应对资金、人才、传播等方面的挑战,努力寻找民营剧团差异化发展路径。

树新风剧团制作总监李芳菲介绍了剧团的发展历程和创作方式。树新风剧团是从最初由北大、北理工、北外、北师大的“退役”剧社成员组成的一个剧社组织发展而来的,2014年12月为了演出话剧《顾不上》,剧团正式成立,今年刚好10年。树新风剧团坚持以中国普通人、平凡人的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和方向,在创作中把自己生活的困境、烦恼、痛苦当做一个宝贵的资源去抒发,顺着故事自有的纹理去拓展。创作过程中有意避免自己陷入到像有机农业一样自由生长出来那样。剧团平均一年半到两年做一部戏,追求细细打磨。每部戏都是在比较扎实的生活里寻感受找素材、寻找美学表达方式。

北京柯音剧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秋介绍了小柯剧场的创作与经营。小柯剧场成立于2012年,为国内著名音乐人小柯先生创办,是一座厂团合一的民营小剧场,主要演出自制品牌音乐剧(小柯音乐剧)。2013年底小柯剧场创作了第一部音乐剧《稳稳的幸福》,迄今为止已演出500余场。十年间,总计创作十二部音乐剧,演出场次高达2200多场。剧场注重观众培养与互动,在市场销售方面有目前市场上比较完整的票务销售系统和深厚的观众基础,其中注册会员超7万人。十余年来,小柯剧场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市场为导向、音乐为支撑、品牌为落脚的完整的小剧场音乐剧的商业模式。

哲腾(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监傅若岩介绍了哲腾从2008年成立以来创作剧目的数量以及经营民营戏剧文化公司的体会。最近十年哲腾共创作了《又见老爸》《阴差阳错》《偶然之城》《寻味》等共计35部戏剧作品,积极推广“哲腾演出运营院线”品牌和IP版权合作的理念,成功运营了六十余部备受口碑和市场认可的舞台剧作品,并在海内外四十多个城市留下了过千场的演出业绩。傅若岩表示,反观这十年的繁荣发展,在见证了太多身边民营团队的“生生死死”亦或起起伏伏之下,如何能让公司“活下来”和“坚持住”才是最重要的。

据北京龙马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玉冰介绍,龙马社是邹静之、刘恒和万方三位编剧在2008年成立的作家剧社,注重文本的力量一直是龙马社独特的经营之道。郑玉冰表示,龙马社的最近十年是大胆创新、极富想象力的十年,不论是引进韩国经典音乐剧《洗衣服》,还是创作“铁三角”合演话剧《断金》,亦或是制作全外班底的《肖生克的救赎》,“我们不敢说要做有意义的戏,但是我们想做有影响力的戏,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喜爱剧场”。

北京世纪华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汪鹏飞分享了身为制作人如何尽量平衡艺术创作与市场规律的经验。在最近十年,世纪华鹏出品了15部剧目。其中,《威廉与我》是创排时间最久的一部作品,能够获得业界的好评,跟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成正比的。优秀的运营必然依托于扎实的创作之上。他表示,认真做一个项目,就能够做得很好,这个项目也能够在市场上演很久。面对市场下行的当下,他认为,创作者更加需要沉下心来花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打磨一个作品,而不是很着急地推出很多作品。你很着急弄三个戏,三个赔了,不如认真弄一个好戏来赚钱。

据悉,“戏剧新力量——首都民营剧团十年繁荣发展”研讨会是2024北京新戏剧展演的活动内容之一。北京新戏剧展演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戏剧家协会承办,旨在为“文艺两新”提供创作展示平台,扶持首都新文艺组织戏剧创作的良性发展,引导首都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在实践中成长成为自律自强的新型“文艺两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弓立芳

责任编辑:

网址:市文联研讨民营剧团这十年:让观众被共情有思考,沉心打磨转向新空间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6678

相关内容

市文联研讨民营剧团这十年:让观众被共情有思考,沉心打磨转向新空间
“戏剧新力量——首都民营剧团十年繁荣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北京市文联举办研讨会 聚焦首都民营剧团发展
第四届全国民营剧团优秀剧目展演在福建泉州晋江启幕
研究古代 轻视现当代 市文联艺苑沙龙研讨书法批评
让古老的稀有剧种找到新舞台新观众
“农耕”二十年,乡愁载十省,李文杰和他的黄梅戏民营剧团背着帐篷守护戏曲根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届沙枣花文化艺术节文艺晚会在胡杨河市举办
平顶山市凌云小学联合市文联和民进平顶山市委共同开展送春联活动
本土题材带来新看点,上海市优秀民营院团展演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