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完《孟子》,我懂了这6点

发布时间:2024-01-08 21:48

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文化 #生活乐趣# #阅读#

原标题:樊登:读完《孟子》,我懂了这6点

《更新书堂》专栏·第439篇

内容来源| 本文摘编自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书籍

《人生的底气》樊登 著

责编| 金木研

第7962 篇深度好文:6284字 | 12分钟阅读

在今天的职场当中,最热门的话题能反映出大家最大的困惑。比如:躺平还是内卷的问题,追求理想还是向现实妥协的问题,该创业还是守住这份工作的问题等等。

其实我们总是处在患得患失之间,孟子并不能替我们做出决定,但是读《孟子》可以培养我们的浩然之气,让我们的人生境界上升一个层次。

一、关于为人:要懂得扩充“四端”

现在是一个网红经济时代,虽然“网红”这个词颇有争议,但我看到很多网红都在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分享自己的各种知识和经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利。

不过,也有一些网红,为了“红”简直不择手段,对着镜头进行各种低俗的表演,通过各种怪力乱神成名,这到最后伤害的一定还是自己。因为这些行为已经让你丢失了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结果一定是不好看的。

孟子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四端”。其中的“端”,就是萌芽、发端、基础的意思,孟子对这四端”的解释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意思是说,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起点,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初始。

一个人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端,就像身体有了四肢一样,说白了,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如果你有了这四端,还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那你就是在自暴自弃,残害自己的本性。

孟子这段话其实是说,人天生是有四肢的,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端,就像人的四肢一样,也是生来就有的。

一个人只要把这四端努力地扩而充之,不断放大,“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从地下涌出来一样,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甚至足以让你保四海、安天下。

后来,王阳明先生还以“致良知”概括了孟子的“四端论”,认为一个真正具备良知的人,一定是个常怀恻隐之心、明辨善恶、懂得适时辞让、是非关头保持人间清醒的人。

作为普通人来说,要时刻做到孟子所提倡的扩充四端和王阳明先生所谓的致良知,并没有那么容易,毕竟能做到这些的,可能已经是道德完善、品格完美的圣人尧舜了。

但是,四端又是人人皆可从事的修行之道,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有意识地扩而充之,遇到问题时不要怨天尤人,懂得反省自己,那么它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还是大有裨益的。

二、关于规律:

遵从自然规律,才能万事畅达

任何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和规律。如果不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不会理解其中不可遏制的趋势。

古人常说“尊重天道,敬畏自然”,本意就是遵循规律,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社会,如果做了违背规律的事,都很难有好的结果。

作为古代大儒的孟子,对此更是深有感触,在梁襄王向他请教天下一统的根本时,他告诉梁襄王:“不喜欢杀人的人,就能统一天下。”孟子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在当时其实是有违国君所理解的常识的。

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在努力加强自己的军备力量,四处征兵、讨伐,尽可能多地杀掉别国的人,才可能让自己获得一块立足之地。

而孟子竟说不喜欢杀人的人才能一统天下,显然这与当时各个国家的主张是不一致的。毕竟在当时,你不杀人就代表没能力,镇不住人,这样谁会跟着你干革命呀?

孟子所要表述的,既是自然规律的问题,也是人生规律的问题。当时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如果突然出现一个不嗜杀的国君,全天下的老百姓肯定都会等着他来营救自己。

老百姓一旦归附于这个人,那就像瀑布的水倾泻下来一样,这股强大的力量谁能挡得住呢?这才是孟子真正要传达的观点。

我在讲书时也多次讲过,这个世界有两种规律,一种是自然规律,一种是社会规律。

比如说,我打败了你,你的领地被我占有了,短期来看,这是社会规律在起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一定是自然规律在起作用。就拿秦始皇统一六国来说,秦始皇是个嗜杀之人,杀了很多人,灭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国。

表面看,这是以武力、嗜杀实现了“定于一”,似乎与孟子的观点相左。然而如此强大的秦国,却仅仅维持15 年就被灭亡了,最终让天下安定下来的是汉朝。汉朝只在开国阶段打了一段时间仗,到文景之治时便开始让百姓休养生息,不再打仗。

所以你会发现,在文景之治之后,汉朝的所有斗争基本都限制在朝廷之内,对老百姓影响很小,这才是真正的“定于一”。那么汉朝的好日子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是到汉武帝之后结束的,因为汉武帝不但好大喜功,还有一个极大的缺点——杀人成性,大臣犯一点小错,他直接就将其处死,毫不留情。在这种状况下,汉朝最终走向灭亡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人的一生往往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来说,社会规律会在短期内起作用,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得足够长的话,最终真正起作用的永远是自然规律。

人遵循了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就会万事畅达;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也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似是天灾,实际是人祸。

三、关于教育:

想教好孩子,先活好自己

对于很多做父母的人来说,人生中除了健康、事业之外最重要的事可能就是教育孩子了。这不仅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十分关注,还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

《父母的语言》的作者认为,“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与父母积极的、相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法想象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孟子》一书中,也涉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方法,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等。

比如,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曾经问孟子:“都说从古到今,君子不会直接教自己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

意思是说,这些人并不是不教自己的孩子,只是情势上行不通。因为在教自己的孩子时,教的都是正道。如果用这些正确的道理教育孩子后,发现没有效果,那么父亲就会发怒。

一发怒,就会伤害父子间的感情,让家庭失了和气。父子间感情不好,家庭不够和睦,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这样的教育就失去意义了。

孟子的这一观点在今天也仍然很有道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在家教不好孩,孩子不听话。但同样的话,老师说给孩子听,孩子就愿意听。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父母教孩子的那些道理,有一些自己也做不到,比如不能玩游戏、不能拖拉、不能说脏话等,但他们自己却可能会在家里玩游戏,自己做事也会拖拉,也会忍不住说脏话。

这时,孩子就会不服:凭什么大人能这样做,我就不能呢?也即“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你要我做这做那,你自己却没有做到呀!于是,之前的教育就失效了。

老师教孩子的那些道理,跟父母教的没有太大区别,但孩子之所以更愿意听老师说的,是因为老师在孩子面前展现出来的都是正能量,老师说给孩子听后,自己也会做到。

当然,老师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只不过在孩子面前,他们会把这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掩藏起来,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古人早已深谙此道,所以他们才会“易子而教之”,互相交换着教育孩子,你的孩子我教,我的孩子你教。

这样一来,孩子所接触的都是老师善的一面,学的也都是善的道理。

与此同时,孟子还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即父子之间不要相互求全责备,要求太多,否则就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幸。

我认为孟子这句话说得特别好。我们反思一下,现在有多少家长与孩子之间都在互相“责善”?

我就经常听有些家长说,我想让孩子弹琴,别的事都可以不在意,但弹琴必须要坚持,还要弹好,如果孩子不能坚持,我就狠狠地惩罚他。

可是,孩子真的喜欢弹琴吗?即使弹好了,未来就要靠这个生存吗?未来一旦人们发明出一种自动弹琴的东西,你的孩子是不是就会因此而失去生存的技能?

这就是一种求全责备,结果孩子不但没有从中得到更多快乐,还影响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得不偿失。

那么,我们是不是完全不能够教自己的孩子呢?我个人认为,其实是可以教的,但有个前提,就是你自己一定要先成为一个表里如一、内外一致的人。

你希望孩子什么样,自己首先就要做个这样的人,这时孩子才会觉得你是坦荡的、真诚的,与你相处也会更加舒适,学你的样子也会更加自然。

所以,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孟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了,就是不要对孩子要求太多,跟孩子搞好关系,同时努力活好自己,给孩子做好示范。

只有你活好了,心中有热爱,眼里有光芒,孩子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你的积极影响,并照着你的样子去生活,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四、关于选择:

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而选择就意味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意思是说,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

也就是说,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孟子的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有不为”,需要理解这句话里所包含的四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不要掉入机会陷阱。

在创业阶段,经常有人请我吃饭,而每一次饭局我几乎都会遇到一个诱惑。比如,有人会在酒桌上跟我说:有一块地皮不错,咱们一起投资房地产吧。

其实,无论在生活或工作的社交中,每个人都曾遇到过一些机会,有的是发财机会,有的是升迁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机会都是机会,有的机会很可能是陷阱。

很多时候,机会和陷阱只有一步之差。一旦踏入陷阱,就会觉得每个机会都不错,但最后的结果只不过是在自己周围挖了无数个坑。

有一个挖井人漫画,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有个人想要挖一口水井,他先是找了一个感觉有水的地方开始挖,挖了一阵发现没有水,就换了一个地方接着挖,结果还是没有水,于是又换了一个地方接着挖……就这样,反反复复操作下来,一口水井也没挖出来,周围只是徒增了很多个坑罢了。

同样还有一个人也要挖井找水。他没有像第一个人那样东挖一下,西挖一下,而是找准了一个地方,一直挖下去,直到把水挖出来为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机会都需要抓住,有些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第二层含义:不要忘记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不可为的事情坚决不为,否则很可能到最后一事无成。

比如在做生意时,客户为了获得更大利益想要给你回扣,你如果为了眼前利益而收取了回扣,就等于破坏了原则,丢掉了底线,甚至触犯了法律。

生意场上,真正可以让客户满意的,绝不是给回扣,而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与客户维系良好的关系,让生意做得长久。

第三层含义:不做战略分散,要做战略集中。

巴菲特曾让自己的私人飞行员在纸上写下25 个目标,然后他让飞行员逐一删这些目标,并把这些目标放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避免”的清单上——“无论如何,不要让这些事情引起你的注意”,最后只保留了5 个目标。

这就是巴菲特的时间管理法则:专注20%的要事,坚决不做剩下80%的次要事。强调战略集中,就是要让大家把子弹集中打在最有效的阵地上,这样面对再强的敌人我们也有战胜的机会。

第四层含义:不要即时满足,而要延迟满足

20 世纪60 年代,斯坦福大学选取数十个孩子做了一个实验。实验人员给每个孩子分了一颗糖,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掉这颗糖,那么他们就只能吃到这一颗;如果等15 分钟之后再吃,就可以再得到一颗糖。

结果,有的孩子没能坚持住,马上吃掉了这颗糖,但有的孩子却忍耐了15 分钟,然后又得到了第二颗糖。经过长达30年的跟踪,实验人员发现,那些能够坚持15 分钟再吃糖的孩子,比马上吃掉糖的孩子所取得的成就普遍要高得多。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句话的四个层面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不被欲望和琐事所左右。当断掉多余的欲望,自然就能擦亮双眼,认准一条主路勇往直前,直到成事为止。

五、关于交友:“三不原则”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除了亲人,朋友同样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存在。但现实中很多人在交朋友时都怀有私心,比如只愿意跟有钱有势有能力的人交朋友,认为这样的人才对自己有用。

但是,交朋友需要以心换心,需要的是真情实意,如果怀有这种功利心,很难交到真朋友,即使交到了,也多半只是点头之交。

既然对方的权势和能力都不是我们结交的重点,那么什么才是重点呢?孟子告诉我们说:“友也者,友其德也。”也就是说,交朋友,我们最应该看重的是对方的品德。而且,孟子还提出了交友的三个原则: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也就是说,在交朋友时,不倚仗自己年龄大而倚老卖老,让对方尊敬自己;不倚仗自己富贵而颐指气使,让对方屈服于自己;不倚仗自家兄弟的权势而予以震慑,让对方惧怕自己。为此,孟子还以自己的祖先孟献子为例来阐述这个道理。

孟献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家中富贵,有上百辆兵车。孟献子有五个好朋友,孟子记得其中两个人的名字,分别叫乐正裘和牧仲。

他们两个都没有官位,却都是贤德之人,孟献子与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孟献子在跟他们交往的时候,从来没有把自己大夫的身份放在前面,也从来没考虑过他们的身份,他最看重的一点就是对方的德行。

六、关于内省:

善于反省,才能不断成长

古人都特别讲究反观自省,曾子就曾经说过:“吾一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自己每天都要多次检讨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想法,看看有没有不恰当的地方。

孔子也说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个君子,一定要能够约束自己、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只有小人才会经常怪罪别人、指责别人,很会原谅自己。这些智慧都是在告诫后人要善于反省自己。

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对自己的不足视而不见。一旦遇到问题或麻烦,第一反应就是埋怨外界的事和物,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好像这样就能让自己轻松一些,心理压力小一些。

但是,这种缺乏担当、不敢正视自身弱点的做法,轻则阻碍自己心智的发展,重则害人害己。

孟子曾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当我们想对别人好,想跟别人亲近时,发现对方并不跟我们亲近,那我们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当我们想要管理别人,对方却不服管时,我们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智慧还不够,处理的方式不够好;当我们对别人以礼相待,发现对方不搭理我们时,我们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恭敬程度不够,或者不够诚心。

归根结底,这些反映的都是一个本质问题,就是“仁德”,你自己的仁德够不够。仁德够了,一言一行都合乎天理,一切就都顺了。

就像《诗经》上讲的那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这里的“自求多福”与今天的含义不一样,它的意思是你只要努力做好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配合天命,就会获得更多的福报。相反,仁德不够,又不经常正己,只会责怪别人,那你就什么都做不成,也得不到。

我之前讲过一本书,叫作《思辨与立场》,其中也提到,如果你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烦恼的话,那一定是因为你的思维方法错了。这句话听起来虽然绝对,但却不无道理。

它就是在提醒我们,遇到困难、烦恼要向内找原因,看看自己能够改变些什么,不要动不动就抱怨,求仁而得仁,有什么可怨的呢?

我们如果能把孟子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和《思辨与立场》中的观点想通的话,也许真的就会把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想明白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责任编辑:

网址:樊登:读完《孟子》,我懂了这6点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850

相关内容

樊登:读完《孟子》,我懂了这6点
搞懂读书的商业价值,你或将是另外一个樊登!
樊登:“允许”是解决心理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樊登:读哲学类书会让你不容易生气
王弘毅孟子义,我也是没想到这两个人能变成cp…
这歌真是这样唱的?我以为樊振东乱叫的
孟子义这造型绝了
帆书知识进化论年度演讲 樊登、梁永安、李蕾用好书给生活松绑
3月22日樊登对谈梁永安 听经典找寻幸福密码,用文学解答人生之题
我彻底懂了他的心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