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一本新书,书里都是踩过的雷,掉过的坑,走过的弯路,做过的无用功……
阅读一本好书,无论是小说、传记还是自助书籍,都能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启发。 #生活乐趣# #日常娱乐#
出了一本新书《思辨读写十讲》,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虽然这本书浓缩了我近20年的实践与反思,但说到这本书的“亮点”,我能想到的竟然是下面这段话,如题目所说:
……20年来踩过的雷,掉过的坑,走过的弯路,做过的无用功……
这是我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课例研究》后记中写的几句话。在这句话前,我还有过这样的感慨:
总有一些不甘寂寞的人,在某个时段,在某个领域,在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或者还顶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压力,默默地探索与耕耘。
坦率地说,我写下这些话的时候还是有点感动的,因为我默认自己也算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也曾经因此而承受过某些压力,也踩过雷,摔过跤,掉过坑,做过很多无用功……
说自己做思辨读写20年,一点也不心虚;但要说有什么成就与成果,依然还是一头雾水。唯一值得骄傲的,唯一值得说道的,大概就是自己真的做过了,真的经历过了,真的体验过了,如此而已,仅此而已。想一想,最鲜明的记忆还是 20年来踩过的雷,摔过的跤,掉过的坑,走过的弯路,做过的无用功……比起那些让我荣耀与开心的时刻,走过的弯路与做过的无用功,给我留下的记忆更深刻。隔了这么多年的时间距离去看,其实给我的收益也更大。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我在书中说要警惕污名化、神秘化与空洞化。实在地说,这不是批评别人,我批评的就是我自己。当初的自己,不就是这样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吗?
再如,思维教学有无范式?其实我自己也曾萌生过构建范式的野心。但在短暂的冲动之后,我迅速给自己浇了凉水。一是自己没这个能力,二也是感觉范式本身很渺茫。我研究了中外诸多思维教育的经验,发现范式的构建不仅是艰难的,而且是存在风险的。于是,我遏制了自己构建“多快好省”的范式的冲动,而是回到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解读,从一本书一本书的教学设计入手,从改善自己的思维品质开始,从教学细节的反思与完善入手。
再如我反复地、近乎唠叨地提及文本的客观性,强调思辨的根基在文本。没有“文本”这个根基,思辨与诡辩不会有本质的不同。坦率地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信仰者。这里还是不得不提一下南开大学的某先生。20年前我读他痛批蔺相如的文章,那么酣畅淋漓,那么爱憎分明,那么颠覆认知,何等潇洒,真的让我入迷!我甚至按照那个痛批的思路上过课。不过,很快我就遭受了来自学生与同行的质疑。我意识到了问题之所在;当我深入研读了批判性思维的阅读原理之后,我对这个误区才有了理性的认识。试想,如果没有文本客观性这个前提,那阅读的意义将依附在哪里?如果我们读的是作家的创造物,却可以置作家的初衷于不顾,那创造的价值与思想的尊严又体现在何处?
阅读不仅是开放的,同时也是理性的。没有开放的理性与没有理性的开放,都是阅读的大患。而 理性与开放,正是批判性思维的精髓。
如果说,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给读者提供什么,那么我提供的就是对我自己的反思。20年持续的关注思辨教育,我唯一的优势,就在于我踩过的雷、掉过的坑、走过的弯路、做过的无用功比多数人多那么一点点。忝为特级,不敢自称“教学的专家”,因为有太多同行比我优秀;若说在思辨教育领域谁走过更多弯路,摔过更多“跤”,那我想我大概能算其中一个吧。向成功者学习,可以更成功;以愚钝者为鉴,可少走弯路。也算是我对专家的另类解释吧。
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呢?我想到的是“常识”二字。
20年前我出过一本《人文探究》。那时没有网络,为了搞清“人文”这个概念以及与人文学科相关的很多问题,有四五年的时间,我除了上课就是枯坐图书馆,终于弄出了这本近乎资料汇编的东西。出版后我很得意。没想到有人给我泼了冷水。他说,你这书讲的不都是些常识吗?很有些鄙薄的意思。当时的我其实是很失落的,因为总想弄出点不一般的,与众不同的,不甘于只是讲常识。多年后,我才发现自己也只能讲讲常识,高深的东西也讲不了。选择讲常识,这大概是此生最明智的选择。同时,在“讲常识”的过程中,我也渐渐意识到,讲“好”常识很不容易,像“讲常识”一样地讲道理,更不容易。
而且我觉得,教育最缺的是常识,最难坚守的还是常识。而且的而且,我觉得语文学科大概是最缺常识与共识的领域。也许这样讲,能给自己找到一点价值尊严,可以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更多意义吧?无论如何,这样一想,就不再为讲常识感到羞愧了,好像还增加了几分说话的底气。
以前我信奉“老生常谈, 不谈;人云亦云,不云”;现在我觉得,老生常谈的那些内容,注定要反复地不断地谈下去;别人说,我也要说,大狗们在叫,小狗们也该叫。
这就是我做《思辨读写十讲》的初衷。
(感谢王宁先生作序鼓励)
《思辨读写十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京东、淘宝等网店均有出售。商务印书馆购买链接见下方:
责任编辑:
网址:出了一本新书,书里都是踩过的雷,掉过的坑,走过的弯路,做过的无用功……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9450
相关内容
出了一本新书,书里都是踩过的雷,掉过的坑,走过的弯路,做过的无用功……王昶到成都第一件事是剪头发 称以前“踩过雷”
书写信念的力量,邹雷长篇纪实文学《燃烧的生命》举行新书发布会
《遗弃》,一本哲理小说走过的35年
别人可能是被陷害,黄心斋的每一个坑都是自己挖的
见过坑爹的,没见过这么坑爹的
怎样选择好的沉香?这四大误区一定要避开!
素人作者笔下的女性:在书里,读到了自己的妈妈、奶奶、外婆
《女性的力量》新书在深首发
《红楼梦》:最爱拉踩的弹幕鼻祖脂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