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2024新高考Ⅰ卷·宋代诗人刘克庄《宿千岁庵听泉》诗赏析

发布时间:2024-06-27 10:09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

【原作】

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作者简介】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注释】

①襥衾:襥(fú),被单。衾,被子。

②将谓:以为,认为。

③当户:在门前。

④翻:反。

⑤清圆:形容泉声清越、圆润。

⑥兰亭贴:王羲之《兰亭集序》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是为《兰亭集序》。兰亭,在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

⑦湍流:《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作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⑧替:代替。

⑨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翻译】

我因为喜爱千岁庵前有一脉清泉,所以带着被单来这里借宿睡觉。

突然听到泉水声,以为溪水就在门前经过,听得久了,反而怀疑屋子是船。

当泉水发出的声音变成汹涌的怒吼声,尚且雄壮伟大,当泉水滴落成小水滴的声音,更显得清脆圆润。你看以前《兰亭集序》书法帖,也把湍急的流水声替代管弦乐器的演奏声。

【赏析1】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于嘉定十三年庚辰(1220)年(程章灿《刘克庄年谱》,1993),34岁,与友人在莆田同游玩,千岁庵是其中的一个景点。

首联点题,“借房眠”呼应“宿”,“庵”呼应“千岁庵”,“一脉泉”呼应“听泉”。开头直接点明了诗人留宿千宿庵的原因——喜爱千岁庵前的一脉清泉。诗人没有直接写泉声,而是写我因泉而留,这样写,已暗含了对泉声的迷恋,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颔联紧扣听觉的角度来写听泉的感觉。将“骤闻”和“久听”的不同感觉进行对比。从“骤闻”到“久听”,是一个时间由短到长的渐进的过程。与这个过程相适应,声音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轻到重,骤闻,泉声似溪水潺潺,还以为泉水在门前流过,声音又细又轻;随着时间的推移,声音越来越大,直至波涛汹涌,以为房屋是船,乘船海上。颈联以夸饰的方式,让人产生各种错觉(将听泉的不同感觉,幻化出出人意料的联想形象),从而突出了泉水的声音,加强了“听泉”的通感效应。

颈联借助不同的听觉感受,刻画出泉声富于变化的特点以及泉流的视像。泉声时而壮伟的怒声,时而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圆润。这里“怒声雄壮”和“细点清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怒声和细点突出了泉声大小声音的变化。雄壮既显现了泉流雷霆万钧之势,又写出了泉声的雄壮沉重。“清圆”既写出了泉流的形态,又写出了泉声的清脆圆润。

尾联突出了宋诗的特点,以议论入诗。尾联借古证今,借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帖,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诗人通过湍流泉声与管弦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泉声的音乐性和艺术性,表现了诗人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追求。

这是一首描写声音的佳作,我们应该联想到我们学过的《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音乐佳作,或可帮助答题。

【赏析2】

江湖派诗人多擅长写五七言律诗,他的这首《宿千岁庵听泉》,正是一首七律。江湖派诗歌也爱写生活中所见的小景物、小感悟,刘克庄的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这首诗所写内容为泉声,诗人通过听泉,表达一下自己的小爱好和听泉的所感。

诗的首联,“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千岁庵前泉水的钟爱之情,以及为此特意前来千岁庵的初衷。这里,“因爱”二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写出前来的原因,也是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襆衾来此借房眠”则以行动展示了诗人对这份钟爱的实际行动。

诗的颔联,“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自己听泉体验的感受变化。初听的泉水声音好像溪水流动,久听之后,声音渐大,感觉自己所住的屋子又像船只一般摇动,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泉水声音的变化与各自特点。这一比喻,丰富了诗的意象,也增强了读者的感官体验,让读者也仿佛亲耳听见了那潺潺流水声的变化。“将谓”与“翻疑”是一组转折,这一组变化,不仅展现出诗人由初闻到久听后声音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由衷的喜爱。

诗的颈联,诗人继续描写泉声,“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这一联,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泉水声音的描绘,将其变化多端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激昂澎湃的“怒声”到细腻柔和的“清圆”,泉水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在这里,诗人通过声音的对比,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和自己内心的喜爱之情。

诗的尾联,“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认为这里自然之美与觞咏之乐,胜过音乐之乐,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引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流觞曲水”这一典故,他也认同王羲之的看法,认为自然界的泉水声胜过丝竹管弦的音乐,赋予了自然景致以人文内涵。诗人在这里,由兰亭集会的自然之声与丝竹管弦之声作比,照应比较于他的听泉之感。泉水不仅成为了诗人与古人对话的桥梁,这一比喻,也表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关注和发自内心的欣赏,自然与人文和谐在这里很自然地和谐融合。

【真题再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答案】D

【解析】“放弃了乐器”错误。尾联“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是说你看曾经的王羲之,也认为这里“湍流”展现自然之美,胜过音乐之乐。诗人将兰亭集会的自然之声与丝竹管弦之声作比,照应比较于他的听泉之感,并没有说“放弃了乐器”。

(2)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

【答案】

(国标版)(6分)①听泉时间短与长的对比,乍一听仿佛溪水对着门户,听久了觉得屋子就是船;②泉声大小的对比,泉声有时如怒声般壮阔伟岸,有时如细点般清脆圆润。

(网络版)①乍听与久听的不同:乍听泉声时,感觉是一条溪水从门前流过;久听后感觉水声逐渐弥漫于四周,使人有身处舟中之感。②激流声与涓滴声的不同:泉流时而汹涌,听来壮阔雄伟;时而滴沥,听来清亮圆润。

【网络版解析】

①“变作”与“滴成”的对比。通过动词的变化,“变作”强调动作的急促,“滴成”突出动作的平缓。通过对比写出泉声的变化之快,也写出了泉水由急促转为平缓。②“怒声”与“细点”的对比。“怒”与“细”都是形容词,写出了声音的变化。③“壮伟”与“清圆”的对比。写出了激昂澎湃的“怒声”到细腻柔和的“清圆”。④通过对比,将其变化多端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写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关注和发自内心的欣赏,自然与人文和谐在这里很自然地和谐融合。

责任编辑:

网址:【古诗词鉴赏】2024新高考Ⅰ卷·宋代诗人刘克庄《宿千岁庵听泉》诗赏析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0319

相关内容

【古诗词鉴赏】2024新高考Ⅰ卷·宋代诗人刘克庄《宿千岁庵听泉》诗赏析
南宋诗人在夜里写的一首诗,宁静悠远,入选2024高考语文试卷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陆游《立夏》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程颢《春日偶成》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陆游《梅花绝句二首·其一》诗赏析
【古诗词赏析】宋代诗人杨万里《雪晴》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 唐代诗人戴叔伦《小雪》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赵友直《立夏》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明代诗人李贽《​ 独坐》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诗赏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