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考者的姿态阅读
阅读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激发创造力。 #生活乐趣# #阅读体验#
陈华文
《阅读的烦恼》 张炜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在中国当代优秀作家中,张炜不仅是严肃的写作者,也是一个认真的思考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就笔耕不辍,三十岁凭着长篇小说《古船》,在文坛一炮打响,从此创作“一路开挂”,佳作不绝。2011年,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在4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他不仅写小说,还写了大量的散文、随笔、诗歌与文艺评论。散文集《阅读的烦恼》对于我们如何阅读文学作品、如何看待文学现象,提供了参考。
阅读的深度决定写作的出路
《阅读的烦恼》之书名,来源于书中的同题散文,其散文的副题是“关于二十五部作品的札记”。这篇文章成稿于1997年,当时张炜已经是很有影响的作家了,但此时的他依然在博览群书。一般来说,阅读中有所获是心情愉悦的,文章之名应为《阅读的喜悦》《阅读的快乐》《阅读的收获》岂不是更好?但是他阅读了国内的一些文学作品后,内心深处有隐隐的担忧和焦虑。在文坛,有的作家急功近利,总想着成为一流的、有名望的作家。于是,在作品的“包装”方面绞尽脑汁,指望在文坛和市场两端都讨好。
张炜作为有文学担当情怀的作家,对这类作家和作品很是担忧,阅读这样的作品,不但不能带来愉悦,还会带来无尽的烦恼,败坏文学的胃口。
对一个作家而言,是不是就应该天天写作?张炜在书中认为,勤奋是一个作品的优良品质,但是仅有勤奋是不够的。作为经验丰富的作家,日日写作、高频率发表并以此为乐,会影响作家对文字、对生活深度的追问和思索。写作与工厂流水线上生产是有差异的,比拼的是智识和积淀。作家有时候不妨放慢写作的脚步,即便才情四溢,灵感迸发,也需要“停一下”,深思熟虑后再动笔写作,或许作品会出现不同的面相。
当今文坛,有的作家总是急急忙忙写得太快、出版得太多,但是又有多少作品,能真正经受时间的检验呢?每个作家其实都应该慎重提笔,文章千古事,若敷衍了文字,文学也会同样敷衍你。
文学圈并非净土,存在一些问题和乱象。尤其是一些炒作火爆的作品,是值得警惕的。张炜对文艺评论之生态,颇为担忧。他在书中,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说有色盲的评论家,对色彩之间的差异都分不清,然后对一幅画作滔滔不绝地“指点江山”。他写道,“这是令人同情的”“在别人眼里,这种尴尬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消除的”。
文学评论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氛围,作品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有一说一,这是常识。但是在文学评论中就很难实现。文学评论中的真知灼见,都很稀有和宝贵。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创作者和评论者双向奔赴,文学作品需要真诚,文学评论也要说真话、敢于硬碰硬。否则,文学生命力就会萎缩。
传记写作不仅仅是讲故事
文学写作中,各类人物传记备受作家、读者和市场的注目。张炜在本书中,袒露了对优秀人物传记阅读的偏爱。中外文学史上,有一些人物传记写作的高手,如中国的司马迁、国外的茨威格等就是典型的代表。张炜写道,“一些大部头的传记,比起传主本人就显得无聊和单薄多了,不吸引人。而实际上,他们所记述的每个传主本人几乎都令人神往。他们常常是极为怪异、有趣,而不仅仅是博大、伟岸、高尚。”
人物传记的写作,并不是对人物进行事无巨细地描写,也绝非迎合读者哗众取宠。张炜认为,“杰出的传记作家越来越少。更多的人都忙着自己的创作,其实一个真正杰出的人物才可以更好地写出另一个人物,而这种写作又绝不会损坏或剥夺他至为可贵的东西:天才的创造力。”简单地讲,人物传记的写作,除了调动一切文学的手法之外,我认为有三点要注意:一是需要大量的传主素材,尤其是对于著名人物传记的写作,更要寻找鲜为人知的素材,当然不能陷入素材无止境的搜集之中。否则,这样的传记写作可能沦为一堆素材的堆砌,淹没了人物真实鲜活的一面。二是无论对哪个领域的人物传记进行写作,都要写真实的人、立体的人,即便是为成就斐然的人物进行传记写作,也要兼顾日常生活,毕竟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都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高大上”的人物传记只会让读者觉得不可信。三是文以载道的传统在人物传记写作中依然适用,人物传记不是简单地讲一些故事,更要在故事叙述中体现人物的性情。读者如果阅读一本人物传记之后只是记住了几个小故事,不能从中获得触动人心的启迪,那这样的传记忽略也罢。
当前,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很多“网言网语”,有的接地气,逐渐走进严肃文学的视野,有的则全然是搞怪和低俗,不能步入大雅之堂。作家如何面对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一切时髦的东西?对于这个问题,文坛一直争论不休。张炜在书中认为,追求时髦和接受时髦的能力甚至会被视为一种天赋,进而又会被形容成天才、智者之类。实际上这一切与天才、智慧,与一个生命的创造力几乎风马牛不相及。他在书中写道:“一个艺术家和思想者是不可能以贩卖和传递最时髦的术语和概念而得以生存的。相反,这往往是他变得中空、浮泛的开始。他慢慢变成了一个消息的传递者,一种场合的描述者,是从乙地到甲地的义务传播员。”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肤浅而新奇的所谓新知识、新的艺术方式、新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极有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一个功力深厚的作家如果热衷于此,那就是危险的写作信号。反过来讲,一部文学作品要是以非常朴素的方式,甚至是有些传统的方式写出来,那么作品真实感人的力量就会加倍增长。
阅读和写作就是孪生兄弟。一个作家不广泛阅读是不可思议的,若阅读只是被作品牵着鼻子走,或者不求甚解地阅读,无异于假装阅读,非但无益,害处还不少。张炜所言的阅读之烦恼,显然是以思考者的姿态在阅读,此乃阅读之佳境。作为作家,写作的节奏可以慢下来,但是阅读与思考一天都不能停步。(作者为中国地质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
网址:以思考者的姿态阅读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0784
相关内容
以思考者的姿态阅读高端的狩猎者通常会以目标的姿态现身
银甲将领李逍遥以神秘姿态战胜匈奴…
青莲之魂重燃,即将以霸者姿态震撼回归,智谋对决,力克挑衅者
最好的写作姿态
她以赤足的姿态屹立舞台,32岁的风,轻轻唤醒了21岁的梦想
梁鸿、李清源共话阅读:以更包容的心态看待科技改变阅读
著名评论家喻向午《叙事者的远见》新书分享会在武汉举办
以书为媒,阅读新业态如何创造新体验
《艺术与文明II》 | 年度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