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焦虑起来不比你轻!但他们的“药方”可能比你的管用

发布时间:2024-06-30 17:00

如果你的朋友说他们喜欢看《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但你不知道为什么,你可以回答:“他们一定是在找他们的隐形斗篷。” #生活乐趣# #幽默段子#

从古到今,焦虑总是与人如影随形。

在唐诗和宋词中,“焦虑”是一种普遍性情绪。比如张继,在唐朝虽算不上大诗人,但《枫桥夜泊》却让他名垂千古。张继写这首诗时,心境是非常焦虑的,从诗中看,他已经失眠了大半夜。如今,焦虑已经无处不在,工作上的焦虑,学习上的焦虑,身体上的焦虑……人们心里总在担忧、不安、恐慌,有的甚至已经到了需要看医生的深度状态。

怎样定义焦虑?在中华文化中,焦与虑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说文解字》言:“焦,火所伤也。”唐代王冰次注《素问》时说:“凡气因火变则为焦。”在人的身体中,火气过旺就会呈现出过焦的病态,形成焦急、焦虑、烦躁等情绪。而虑,是经人的志向、思考、要求而形成意念、想法和思路。《灵枢经·本神》中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思虑是人的精神活动。焦虑的产生,是生理、心理、行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病态。

调理身体,缓解焦虑

焦生于火,火应于心。心藏神,心的功能若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神不守舍,无法安心。有时就会精神恍惚,喜怒无常,甚至疑神疑鬼。唐代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中记载校书郎李播经常怀疑有人对自己下毒,把家里的井都上锁,方才安心饮水。散骑常侍李益也常常怀疑自己有病,以致工作废弛。思虑过多,心不安定,遇事就难以理性思考,想不清楚就越焦急,越处理不当就越焦虑,患得患失,形成病态。

焦虑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虚烦。烦躁,就是没有原因地烦恼、焦躁,手足无措,躁动不宁,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伤寒论》言:“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汤用酸枣仁、茯苓宁心安神,用知母清热除烦,佐以川芎辛散行血,甘草和中,收敛虚火,让脏腑平和,实现情志稳定。

焦虑的第二个特征是妄想。心中总有可望不可及的欲念,常思虑那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无法处理好眼前的事务,以致大事做不成,小事不想做。总拿别人的成功、成就与自己进行比较,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看似忙忙碌碌,却什么事都做不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要么处于焦躁状态,静不下心来;要么莫名其妙地思虑,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积累日久,便会情志不舒。《伤寒论》用桂甘龙骨牡蛎汤来治疗这类焦虑症。其中桂枝、芍药用于通阳固阴;甘草、生姜、大枣用来和中,让阳能生阴,实现阴阳平和;辅以龙骨、牡蛎涩固精气,潜阳入阴。这就使得虚阳不能上浮,实现阴阳相济、心肾相交,以缓解焦虑。

焦虑的第三个特征是恍惚。由于忧思过度导致心阴不足,心神失去滋养,精神恍惚,心中烦乱,或悲伤欲哭,或言行妄为。常用甘麦大枣汤来治疗,其中的小麦可以养心阴、安心神、除烦热,甘草补心气,大枣润燥和中,是通过养心来安神。这样来看,焦虑的形成,主要是心有欲望而不得,虚火上行为烦,入肺为忧,入神为躁,入脾为虑,日积月累形成烦躁、忧虑、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调养心神,避免焦虑

焦虑是由欲念产生的不良情绪。要避免焦虑,还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调养心神。在孟子看来,人的欲望、欲念、欲求少,人性之善就不会轻易失去;如果欲望过多,人性之善就常被遮蔽。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出了心神调养的基本法则,即少私寡欲。

孟子认为心生四端,恻隐之心生仁,羞恶之心生义,辞让之心生礼,是非之心生智,通过养心,形成仁、义、礼、智,也就是通过培养人的道德伦理来使人寡欲。同样,寡欲也有助于涵养心性,提高道德修养。这样来看,人只有放下不必要的执念、痴念和妄念,才能修养心性,形成健全人格。

道家也将“寡欲”作为心性修为的内容。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将之作为国家治理的法则。庄子认为少私寡欲的人,“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 ,做事只重过程,不求回报,也不汲汲于目的,便能一生快乐。在这样的认知中,少私,就是不要纠结于自我的私念和私心;寡欲,就是不要放纵食色之念,不要刻意地追求那些不能获得的东西。少私寡欲也就成为了道家身心修养的内在要求。唐代道士张氲曾对邠王李守礼谈及修炼工夫:“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恬淡寡欲,可以久生,可以尽年。”便将老子、庄子所言的少私寡欲,发展为心神调养之法。

在《黄帝内经》中,心神调养被作为养生的主要方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描述了人的健康心态,可以视为养生的基本法则:“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故其民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其中所言的“高下不相慕”,便是说人要知足常乐,不要对外物存有过多奢望,眼睛不看嗜欲之物,心中不想非分之事。只有做到不被外在诱惑吸引,才能做合适的事,让自己心态淡定。其中提到的“不惧于物”,是说人心中只要没有了欲念,就会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就是不被外物所诱惑,患得患失;不要为名利所诱惑,忽喜忽悲。否则就会心烦意乱,患得患失,精神恍惚,情志失常。

通过心神调养来宁心安神,不使欲念、贪求发展成为生理疾病。明代陈于陛在《意见·至人无梦》中专门讨论了虚烦不眠或者无法安睡的问题:“有时心神昏浊,似梦无梦,无可凭据者,乃悟至人者,梦觉合一,能自持定其心。”可见,克服睡眠障碍,一是要能自持其心,就是知道哪些该要,哪些不该要,避免太多欲念形成焦虑;二是要能思虑明晰,知其不可而不为。人的天分有别,过于与他人比较,就会生出羡慕嫉妒等不良情绪,导致焦虑。与其久则成疾,莫不如保持心源澄静,心态稳定,心性恒定,心神安宁。

调整心态,就能意识到外部的获得只是对工作的肯定,而不应该作为自己工作的唯一目的。调整心神,自觉放下心中的比较之心、名利之念,心平气和地面对得失成败,无忧无虑,不喜不惧,从容淡定。

调整行为,减少焦虑

焦虑也产生于客观环境。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考核要求高,就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往前冲。处心积虑去做事,始终绷着一根弦,唯恐有失,时间一长,就会思虑过度。如有良师益友,可以交流,便能缓解。如无法放松,思虑或化为郁积,是为抑郁;或内化为火,便会焦虑;入于脏腑,便要烦躁。在身体调理、心神调养之外,还可以通过行为调整来缓解焦虑,改良情志。

宋代欧阳修自幼孤苦,仕途坎坷。他始终保持平和淡定的心境,就在于他能调整心神,将兴趣转移到高雅的情趣中。他说自己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加上自己这个老翁徜徉其间,便自号六一居士。他曾说 :“闲居平日,以养思虑,故曰斋。每遇体之不康,则取六经、百氏,若古人之文章,诵之,爱其深博、闲雅、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遇到不平事、想不通的事,他便通过读书思考来平和情志,让自己忘却烦恼。

思虑过度、虚烦不眠,肝火郁积日久,便会头晕目眩,形成肝郁导致的高血压。明代冯汝弼在《祐山杂说》中记载自己在七十岁后调理好目眩症,不是通过药物治疗,而是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一省读书,二减思虑,三专内视,四简外观,五旦起晚,六早夜眠,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降气,蕴以胸中七日,然后纳诸方寸。修之一月,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箠之余……非但明日,乃亦延年。”具体做法就是读书适量,少思少虑,常常闭目养神,少去浏览外物,早睡晚起,学会放松自己。调整消解五脏之火,导阳入阴则阳平阴秘,就能躺得下、睡得香,肝郁一清,心火自熄,头晕目眩之症便能消解,人也恢复了正常。

清代名臣张英长期兼管翰林院、詹事府,事务繁杂,他谈及自己的养身之法,就是无论人事纠葛多么烦杂,自己时刻能守住心神,不让忧喜荣辱、进退升沉、劳苦生死得失一切之念,入于心中。心神有守,便行动有法,“非理事决不做,费力挽回事决不做,败坏生平、不可告人事决不做……不将迎于事前,不留滞于事后”。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做成,不图多,不图快,只图行稳致远。这样就能清心寡欲,陶然自乐,“所以每卧辄酣,当食辄饱,视斗室如千岩万壑。烛下浊酒一杯以解饥劬,清琴一曲以调心气” 。坚持了一两年,就觉得心境平和,处事泰然。

焦虑之人,常常难以静心,做事毛躁,浅尝辄止。心性浮躁,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进行调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能够专注下来,通过息事来宁人,调养心神。特别是对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焦躁之人,更要引导其调整行为,让其能够从小事、易事入手,善作善成,行稳致远。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人民论坛网 作者:曹胜高)

责任编辑:

网址:古人焦虑起来不比你轻!但他们的“药方”可能比你的管用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1324

相关内容

古人焦虑起来不比你轻!但他们的“药方”可能比你的管用
“她不是不爱你,只是她觉得有些事情比你更重要而已”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央视主持人龙洋也在考博…
小舍得的终章,比你想象中更带有刺痛的现实
看到你的幸福,我或许会比你还早落下感动的泪水
当有人喊你名字的时候,喜欢你的人会比你先回头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比你想得更复杂
我们缺的是书单吗?
“因为拔手指倒刺就去世了?” 生命比你想得更脆弱啊
新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可能加剧焦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