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看仇英文徵明笔下的文人闲雅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 #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
澎湃新闻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近日推出“文人的闲雅生活”,展出明代仇英《松阴琴阮》、陈洪绶《倚杖闲吟图》、文徵明书《醉翁亭记》等50件展品,透过这些书画作品,勾勒古代读书人的闲雅生活。
对古代文人日常的想像,除了研习诗书外,最普遍的印象大概是琴、棋、书、画等文艺活动。本次展览通过来自不同朝代、题材、书体、形式与风格的书画作品,包括园林斋室,竹石与菖蒲盆景,碑版、鼎彝等拓片,呈现古代文人的闲雅生活。
此次展出不少园林斋室图。园林斋室描绘文人的居所,常寄托着他们的自我认同,及对家园的眷恋。画中闲坐、宴饮、观花、赏月等场景,多有亲友为伴,也是他们理想日常的写照。竹石与菖蒲盆景等画作,可能是园林造景或居家摆设的角落。文人为这些静物写形时,也传递它们所代表的潇洒、磊落或清雅等特质。这些画作不仅可作为欣赏之用,也是自勉、自寓的载体。
书写是文人表达心志情感最简易直接的方式。无论是创作的诗文、寄予亲友的信札、抄录的典籍,或是装饰壁面的对联,都能展现个人的性情与才学。碑版、鼎彝等拓片,反映他们对古代金石痕迹的收藏与学习。作品上的各式钤印,则可让我们想象这些文人当年摩挲着印石、翻转把玩的模样。
明 仇英松阴琴阮
溪涧旁挺拔的松树下,士人脱下鞋子,对坐在兽皮上弹琴拨阮,似可与自然之声相融。这正反映着当时文人对于在何处弹奏乐器的风雅讲究。
由题款可知这是“吴门四家”之一的仇英1549年的作品。画中人物以几乎看不清楚的纤细线条描绘,让人联想到画史所载东晋顾恺之(约345-406)的“高古游丝描”,清雅至极,与仇英常见瑰丽精巧的画风有别,可能是因应文人订制者对古意的期待所做的精彩调整。
明 刘珏清白轩图
“清白轩”是明初苏州文人画家刘珏(1410-1472)的斋室。1458年夏天,他的僧友“西田上人”带了酒肴到清白斋欢聚后,请刘珏作画题诗留念。
刘珏以温厚的笔墨,让画中斋室坐落于元代文人吴镇(1280-1354)风格的山水中。临水小屋内,文人与僧人对坐席上,应该就是刘珏与西田僧。倚着栏杆眺望的文人,则是一同宴乐题诗的薛英。刘珏细细描绘右后方屋舍里的屏风,屏风上披挂的画竹,一定是清白轩里对他来说别具意义的艺术品。
明 黄炳中申时行适适圃图
“适适圃”位于苏州,是宰相申时行(1535-1614)1591年致仕后修筑的园林。万历三十三年(1605)五月,应徽州友人项士瑞之请,由苏州画家黄炳中将园中杏坛、柳塘、桃坞、水竹居、牡丹亭、竹径、莲池、菊圃、赐闲堂绘成十开。左幅搭配申时行题咏园景的诗作。这类文人园林斋室的图册,在明代蔚为风潮。从中可以感受到文人对修筑园林的兴趣、对居处的珍视,也可以看出对文人理想生活的设定。
本册申时行题跋笔画粗率,疑为根据真迹所做的摹本。
明 丰坊书秣陵七歌
丰坊(1494-1565以后),宁波人,是著名鉴藏家、书法家。家道中落后,藏书尽散,生活清苦。此作除了他抄录《秣陵七歌》外,还有《寒雨唫》及《冬夜卧病杂述,兼以自挽》两作。根据丰坊自识,他所抄录的都是“哀苦之辞”,而且“连日绝粮、病复加笃”。即便状况如此惨劣,丰坊向友人求援的作法,依然保持风雅,一本运笔快速、刚劲雄强的书风,抄录诗作,盼望得到李友轩的救助。
民国故宫博物院鼎墨拓本
“全形拓”拓取器物局部,经巧妙排列后,加上绘画填补修饰,提供记录器物造型、纹饰与铭文的立体形象,是十九世纪新发展出来的拓法。
此件拓自院藏雍鼎,在相片未发达之际,实为重要的复制品。文人间交换、交易、研讨金石碑版拓片,自宋代可见端绪,清代后期蔚然成风,一直延续到民国。
(本文图文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责任编辑:
网址: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看仇英文徵明笔下的文人闲雅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1470
相关内容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看仇英文徵明笔下的文人闲雅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沉浸式数字展
换个角度赏文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全新数字展
特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见”《红楼梦》
台湾写真:“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台北故宫博物院”
国际博物馆日|刘海粟美术馆聚焦明代仇英与海派名家
那一年,文徵明错过的那杯茶
在台北故宫“看见”《红楼梦》
故宫博物院与嘉德艺术中心再牵手办展,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下月启幕
文人笔下的春日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