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听专家“胡说”,《兰亭序》可以学,赵孟頫后人“亲自辟谣”

发布时间:2024-01-12 18:13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不要轻易打断别人说话,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别人的想法。 #生活常识# #人际交往#

原标题:别听专家“胡说”,《兰亭序》可以学,赵孟頫后人“亲自辟谣”

别听专家“胡说”,《兰亭序》可以学,赵孟頫后人“亲自辟谣”

永和九年,与文人雅士同聚会稽山阴的王羲之,写下“千古神作”——《兰亭序》,此作将情感融汇于笔尖,笔锋翻转多变,意态千变万化,一提一按流逸自如、婉转萧散,不仅代表书法展露艺术性的开端,也是1000多年来的行书“巅峰”

自然《兰亭序》备受后人追捧,无数人欲想寻到真迹,可一直不知所踪,终于在唐代,李世民听闻真迹被智永传给辩才和尚,让萧翼智取而来,命朝中的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等人拓摹,留下许多摹本。

而李世民割舍不下对《兰亭序》的喜爱,临终前命人将其一同埋葬,自此真迹彻底消失无踪,如今只有唐人的临摹本传世,在当代人看来,唐代摹本蕴含“尚法”理念,字体暗求平稳,不够灵活畅意,没有还原《兰亭序》的美感。

所以专家们建议学书者,不要轻易临摹《兰亭序》,尤其是初学者千万不要触碰,因为上述的临摹作品,基本是拓本传世,如启功所说“难从刀痕见笔痕”,拓本融合了工匠的刀刻习惯,缺失墨色、节奏感,参透难度偏大。

其次在现代人看来,晋唐笔法精细深奥,大多藏锋内敛,将切入角度、翻折变化等细节,隐藏了起来,若无一定基本功、感知力,不仅在拓本之上,把困难放大,还会失去对毛笔的控制,点画流俗虚浮,章法、结字彻底混乱。

那么上述观点是正确的吗?其实早在700年前赵孟頫的后人,就已经“亲自辟谣”,至正二十五年(1365),赵孟頫外孙王蒙,在苏州见到外祖父临摹的《定武本兰亭序》,因看后感触颇多,在卷后书写了一段跋文。

其中一段写的是:“后之子孙当世宝之,毋为富者财物所易,毋为强者势力所夺,真吾之子孙也。苟能专心临摹数千过,虽不能企及前人,要当不让今世能书者”,这句话是在告诫后辈,要认真保存、学习这卷《兰亭序》。

若能将此作临摹上千遍,即便无法超越古人,功力上也能胜过同时代的书法家,确实《兰亭序》融合了王羲之的笔法精髓,虽然唐人临摹时有所取舍,但欧阳询、虞世南、赵孟頫等人,皆是“二王”继承人,自然不会偏差太多。

全都极尽全力还原,展现魏晋的灵妙多姿、虚和散淡,而用拓本不可学这一观点反驳,着实有些太过单薄,毕竟魏碑、唐楷同样存在不少拓本,总不能一视同仁、全部抛弃,毕竟随着书艺的精进,总会有参透的那一天。

所以别再听网络上的专家乱说了,《兰亭序》是可以学的,只不过大家在临摹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范本,例如基本功不扎实的,可以从欧阳询的“定武本”入手,强化法度意识,想提升笔法丰富度的,可以学习褚遂良的“黄绢本”,依照不同兴趣、境况,随之选择风格相符的范本。

您对《兰亭序》的学习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

网址:别听专家“胡说”,《兰亭序》可以学,赵孟頫后人“亲自辟谣”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3188

相关内容

别听专家“胡说”,《兰亭序》可以学,赵孟頫后人“亲自辟谣”
赵孟頫行书《临兰亭序卷》在无锡博物院展出
时隔近五年,赵孟頫临《兰亭序》真迹再度展出
刘大锤亲自下场辟谣!
王羲之哪件书法最值得学?不是《兰亭序》《圣教序》,而是此作!
王阳正主下场亲自辟谣,合理又离谱
《兰亭序》真迹在哪里?若出土价值几何?网友和专家看法难得相同
只有这三种人,骂赵孟頫书法“俗”,网友:绝大多数是因为嫉妒!
《兰亭序》和《祭侄文稿》,谁是真正的“天下行书之冠”?
它才是名副其实“第一行书”,人大教授:《兰亭序》差它两个等级